高质量的贸易业务是怎样的?

当前,无论在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企业微观层面,“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提法日益频繁,这源于中央财经委多次经济会议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把脉。“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新理念”和“高质量”,是对比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前经济发展实际的新论断,也反映出过去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的陈旧与落后。未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核心要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追求发展规模向追求实质的经济效益转变。结合贸易业务实际,浅析如何理解高质量贸易业务和如何实现高质量贸易业务。

如何理解高质量贸易业务

以往说起国有企业开展贸易业务,大家的刻板印象是“要规模”,即国有企业主要追求贸易收入规模,对于贸易利润不太重视。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在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率先改变对中央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将“两利四率”作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这一考核指标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营的新要求,主要是由追求规模向追求利润转变,企业要回归到发展主业上。如何理解贸易业务追求高质量发展呢?结合贸易业务类型与盈利能力分析,对于高质量贸易业务的基本判断标准是“上游不预付,下游不赊销”和“追求经营利润达标”。这个判断标准是对以资金推动贸易业务的“否定”,也是对企业以“能力”推动贸易业务的充分肯定。

以往的贸易模式主要分为资源推动、市场推动、信用及资金推动等,其中以市场资源和需求推动的贸易,是传统的贸易方式,贸易模式相对简单,主要是“一买一卖”,由于对市场资源或需求具有掌控力,占据业务主导,较容易实现“上游不预付,下游不赊销”的要求,若能再满足“经营利润达标”的要求,则就是高质量的贸易业务。以信用及资金推动的贸易,其交易链条相对复杂,交易模式也在“一买一卖”的基础上包含了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控制,主要利用贸易商信用平台的融资能力以对上游预付或对下游赊销的方式介入贸易业务。因此,以资金推动的贸易业务尽管“经营利润”是达标的,但其对上、下游的掌控能力较弱,在贸易环节的控制力不强,因此资金风险较高,仍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模式,在当前“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贸易的要求下,开始出现不适应的问题。

如何实现高质量贸易业务

在当前经济面临“供给冲击、需求不足、预期转弱”的下行压力下,贸易企业由追求规模向追求利润进行艰难求变,内外双重压力,如何实现高质量贸易业务转型呢?

首先,“先立后破”介入贸易业务的供应链条。贸易转型初期要坚持“先立后破”的思维,以原有贸易业务为基础,通过对供应链条上介入的环节进行灵活让利,主动介入物流、仓储等环节,以“供应链”思维完善和介入到贸易的完整链条之中。此外,要摒弃“环节多,麻烦多,风险多”的懒惰思维,贸易商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赚取高利润,这种思维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较高的风险。完善供应链条,从上下游介入采购、销售、仓储、物流等各环节,不仅能够提升业务风险把控能力,也有利于增强业务稳定性,拓宽业务合作深度与广度。最后,在供应链条基本稳固后,逐步减少、退出“盈利低、风险高”的资金推动型贸易业务。

其次,实体化的“供应链”是贸易业务的终极归宿。供应链不仅是链条上各环节的“合同角色”,更应该是“实体化”角色的参与,才能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供应链在贸易中的最大价值。例如,中国中化由最初的贸易角色转向以上下游布局实体化资源的企业转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稳定;中国航油由简单的航油贸易转向在航油供应领域背靠完整供应设施的航油供应企业,实现航油供应链的完整、稳固。贸易企业要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环境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下具备竞争力,终极归宿一定是向实体化转型,依托实体化的供应链,建立稳固的贸易业务体系。

再次,围绕产业上下游需要打造“实体化”供应链。实体供应链一定是围绕产业需求和企业自身主业的业务需求建设,基本上都需要通过资本方式建设。无论投资新建还是资本入股现有企业,最好是依托现有的业务方向进行,既有利于投资见效快,又能有效推进业务与实体资源的“磨合”。

贸易企业在面临经济转型或叠加内部主业转型等形势下,其生存压力凸显,但“无远虑,必近忧”,时代抛弃一个企业也不是不打招呼的,寒气已经传递到市场和企业了,最早转型、最快转型的贸易企业必定也最早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实体化   业务   贸易   链条   下游   经济发展   环节   利润   理念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