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为何险成第二个台湾?为何很多人后怕?谁最终力挽狂澜?

在历史上,有很多让人想起来感到后怕的事情。比如当年由于军委认为解放海南岛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渡海攻岛作战一推再推,而且不少官兵也出现畏战心理,甚至连第40军参谋长为了避战竟然选择“自伤”。

唯有第40军军长韩先楚“一意孤行”,极力主张尽快解放海南岛,为此他不但和直属领导吵得不可开交,还三次越级“上书”,最终他的意见获得了毛主席和军委的通过。而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韩先楚也身先士卒,作为一军之长冲在了第一线,带领部队打败了果党的“天炉战神”薛岳。

海南岛解放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这让很多人终于意识到,如果之前没有尽快解放海南岛的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就连毛主席在事后也都感叹不已。

那么当时解放海南岛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军委为何犹豫并让官兵避战?韩先楚又为何极力主张尽快解放海南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段光辉的历史,喜欢的朋友还恳请您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1950年春,当我解放军第40军和第43军正在为解放海南岛进行备战时,第40军参谋长宁贤文却突然受了伤,而且据说还是被特务给打伤的。

宁贤文原来是第40军120师师长,和40军下属的118师师长邓岳、119师师长徐国夫,都是能征善战,在我解放军内部被称为“40军三大金刚”,在敌人嘴里,他们则是“40军的三大活阎王”。

40军军长韩先楚对宁贤文也非常器重,在1950年年初的干部调整中,还推荐他做了军参谋长。但在这关键时刻,参谋长居然被特务给打伤了,作为军长的韩先楚自然十分着急,赶紧去探望宁贤文。在见到宁贤文后,他发现宁的左脚面血肉模糊,伤得还挺重。

宁贤文告诉韩先楚,自己是在海边视察的时候撞见了特务,结果被特务给打伤了左脚面。

韩先楚愤怒的责备宁贤文的警卫员为什么没有保护好参谋长,没想到警卫员却一脸不忿地说,自己能够保证参谋长不是被特务打伤的,但不能保证是参谋长自己把自己打伤的。

听到这个警卫员话里有话,韩先楚忙问到底怎么回事。这时宁贤文也知道瞒不下去了,承认是自己砸伤了左脚面,目的是为了逃避参加接下来的解放海南岛的战斗。

那么,宁贤文作为一名颇有能力的战将,在过去的战斗中一直表现得颇为英勇多谋,这次却为何要选择通过自残方式来避战呢?

1949年12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广西歼灭了白崇禧军团后,便接到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解放海南岛。

当时军委决定,要在1950年2月1日前发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之后,四野40军和43军先后进入雷州半岛,作为解放海南岛的主力部队,由15兵团司令员邓华担任此次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前线总指挥。

只是没多久,受正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的指示,军委决定暂时推迟解放海南岛。

之所以推迟,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在广西战役结束后,果党广西白崇禧部和广东余汉谋部都率领他们的残兵败将逃到了海南岛,加上海南岛本身就有陈济棠部五个师的守军,所以岛上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0万人以上的规模。

并且老蒋由于果党军队在广西战场的失利,对海南岛寄予重望,希望海南岛的果党守军能够挡住解放军的步伐,到时候就可以跟台湾岛的果党军队互为犄角,钳制大陆。

所以他命令心腹爱将,有着“天炉战神”之称的薛岳亲赴海南岛,担任防卫总司令。而薛岳上任后,在海南岛整编出了11万兵力,在大量舰艇和战机的辅助下,将海南岛打造得跟铁桶一般,薛岳甚至还经常派出空军轰炸大陆沿海地区,气焰一度极其嚣张。

与之相比,当时的我军连一艘像样的军舰都没有,要想横渡琼州海峡,只能靠那些简陋的木板船和帆船。而且,即便是木板船,我军手上的存货也不多,因为果党军队在败退海南岛时,怕我军追击,所以一路跑一路毁掉了他们所能见到的一切船只。

而且四野,包括40军和43军的官兵大部分都是北方来的旱鸭子,甚至没见过海,更没有海战经验,所以心里确实没底。

并且在不久前,我三野在进攻金门岛时,三个团9000人虽然率先登上了金门岛,但之后恰逢落潮,我军的船只被搁浅,导致后续增援部队无法及时跟进,结果先登岛的三个团被果党优势兵力所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这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也给我军上至军委,下至广大官兵都留下了一个心结,甚至影响到了全军的士气。

而相比金门,大陆和海南岛之间相隔的琼州海峡水域更加宽阔,所以横渡过去的难度更大,海南岛的果党守军人数也更多,而且海陆空具备。

所以连40军和43军很多官兵,包括各级指战员都不看好自己能够顺利解放海南岛。

另外,由于当时军委认为,金门战役之所以会失利,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指挥系统没有及时跟着上岛,导致先登岛的三个团失去指挥后战斗力大减,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吸取金门战役的教训,军委下发命令,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打响后,指挥系统也要跟着先头部队率先登岛。

也就是说,包括40军和43军的指挥层,都要率先登岛。而40军参谋长宁贤文考虑解放海南岛战斗的危险性很大,自己不想白白“送死”,于是就拿钝器砸伤了自己的脚面,以躲避这次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1955年的大授衔中,118师师长邓岳、119师师长徐国夫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宁贤文则只是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所以很多人认为就是受到了这次“自伤避战”的影响。

正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当时解放海南岛的条件还不成熟,建议推迟。所以1950年2月1日,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召开了军政委员大会,宣布军委决定,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发动时间推迟到6月份。

但这个决定却引来了一个人的反对,那就是40军军长韩先楚。

话说韩先楚也是个旱鸭子,但相比于宁贤文的怯战,他对解放海南岛却表现得非常迫切,极力主张要尽早解放海南岛。

之前,在接到解放海南岛的任务后,韩先楚立刻进行实地调研。他通过当地渔民了解到,要从大陆渡海去海南岛,最佳时间是正月到清明这一阶段。

因为这段时间海上刮的是北风或者东北风,所以从大陆去海南岛的话,坐的是顺风船,就算是简陋的帆船,也能在一夜间到达海南岛。

而一旦过了谷雨这个节气,风向就会改变,从大陆去海南岛就变成了逆风,坐船速度要慢得多。

因此韩先楚主张要尽快发动解放海南岛战役,最好是在谷雨节气,也就是4月20号之前发动战役。

不过,当时上层对于韩先楚的意见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没有改变将解放海南岛战役推迟到6月份的决定。

甚至不久后,15兵团领导还向军委写信,说可能到6月份也不一定能完成准备工作,所以建议最好不要限制时间,并且建议购买100-200艘登陆艇。

当时四野的后勤部部长,也亲自跑去香港、澳门,找人购买登陆艇,可惜忙活了挺长时间,就买到了一些罗盘针、晕船药等小物件,登陆艇一艘没有。因为当时西方也知道我军正在准备解放海南岛,所以对登陆艇等机械物品看管得很严,严令禁止相关厂商出售给我军。

另一边,虽然自己关于尽早解放海南岛的建议没有被接纳,韩先楚却不气馁。回到40军后,他向下面隐瞒了推迟解放海南岛的消息,让40军跟往常一样进行紧张的备战工作,甚至连春节都没给官兵放假。

这在军队中,可是违反纪律的事情,因为按照规定,军委的命令,除非要求保密的,否则至少要下发到团一级。

当然,这也不是韩先楚第一次违抗上级命令,他曾经连彭老总的命令都违抗过。

那是在1936年5月,当时韩先楚虽然才23岁,但已经是红15兵团第78师师长。当时他带着78师准备参加红军对果党军队发动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结果在路过陕西的定边城时,发现这里居然还掌握在果党马鸿逵所部手里。

之前,先头部队已经攻打过定边城,可现在定边城里的果党守军虽然只有两个骑兵营,却依托坚固城墙,龟缩不出,所以一时没能把它打下来。

于是韩先楚亲自到前线观察了一番,认为虽然定边城城墙坚固,但是并不高,而且守军也不多,如果准备好攻城用的云梯的话,应该不难把它打下来。

他便向彭老总请示攻打定边城,结果彭老总没同意,指示韩先楚部绕过定边城,继续前进。

可是韩先楚觉得,现在定边城的果党守军很少,正是攻打的好机会,如果等到果党往城里补充了兵力,再想打下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听从彭老总的命令,率领78师对定边城发动了猛烈进攻。

最后,定边城一举而下,78师在歼灭敌人守军后还缴获了700多匹战马和大量军事物资。战后,韩先楚跑去找彭老总承认错误,结果以往不苟言笑、雷厉风行,对下属违令行为深恶痛绝的彭老总却没有处罚他,反而肯定了他及时捕捉战机的能力。

而对于解放海南岛,其实韩先楚的心思也是跟当年攻打定边城差不多,他觉得如果不尽早攻打海南岛的话,至少还要拖延半年多时间,到时候还不知道又会出什么变数,很可能我军要付出更大代价。

为此韩先楚几次去找15兵团司令邓华软磨硬泡,要求邓华同意他40军马上开展渡海登陆作战。

可延迟攻打海南岛是军委做出的命令,邓华也不敢擅自同意40军开战,为此两人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到后来,邓华也是被韩先楚给磨得烦了,说韩先楚既然不服从他的命令,大可以去跟四野的林、罗两位首长报告。

结果韩先楚也是头铁,竟然真的在3月20日,越级给四野指挥部发了一封电报,说主力部队渡海作战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

结果他的电报却石沉大海,连个回应都没收到。

韩先楚不放弃,在31号又发了第二封报告,说大规模渡海作战时机已经成熟,意思是可以行动了。

结果再次石沉大海。

韩先楚也标上了劲,越不回,我越发。于是马上要发第三封电报请战,然而40军政委鉴于前两次电报的结果,不想再“丢脸”,所以怎么都不肯和他一起署名,于是韩先楚就自己一个人署名,给四野指挥部发了第三份电报。

在这封电报里,韩先楚的语气还挺冲,说,如果首长觉得43军还没有准备好的话,那就由他率领40军主力渡海作战。潜台词就是说,就算没有43军,我40军也一样能把海南岛打下来。

他三番两次发电请战,终于引起了四野指挥部的重视,在经过认真研究后,他们终于认可了韩先楚的意见,并立即上报了毛主席。

没多久,军委终于下发命令,决定在4月16日全面开展夺岛战役。而这时候,离4月16日已经只有十来天时间。

但是相比于准备仓促,连船都没凑齐、一次只能送2个团登岛的43军,一直在积极备战的40军却已经全面做好了准备,他们收集的船只,可以供40军一次性全军登岛。

只是,因为攻岛命令下得有些突然,不少官兵没有思想准备,所以情绪都挺不稳定。

除了前面说的40军参谋长宁贤文自伤避战,官兵们也各种怨言,常说一些什么革命要革到海底去了的牢骚话。并且,在各个连队报上来的第一批登陆作战的名单上,竟然大部分都是政工干部,而不是军事干部。

对此,韩先楚严肃整顿军纪,加强军队思想工作的同时,还把自己名字列入了第一批登岛作战的名单之中。有他亲自带头示范,众多官兵也纷纷争先恐后主动请缨出战,全军士气很快得高昂起来。

4月16日夜晚,韩先楚身先士卒,带领40军和43军共计约3万人,乘坐400多艘船只,借着北风,疾速向海南岛冲去。

17日凌晨时分,我军船队突破了果党的海空防线,终于逼近了海南岛,但也迎来了果党守军的顽强阻击。韩先楚不顾安危,率先跳下船,带着全军冲了上去,如果不是后来警卫队强行拉住了他,估计打得兴起的他都要一头扎进敌人火力网中去了。

当时在北京,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原本一夜未眠,不过在得知韩先楚已经率先冲上海南岛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说,有这个消息就足够,韩先楚既然已经上岛,自己可以放心了。

之后,负责进攻海南岛西北方向的40军作战也颇为顺利,很快就打垮了守军,韩先楚猜测果党守军可能会把主力放在43军主攻的东北方向,于是便马不停蹄带着40军跑去支援43军。

结果到了那里后发现,43军率先登岛的128师,果然被果党守军主力设伏包了饺子。幸亏40军及时赶到,和128师里应外合,并在冯白驹带领的海南岛琼崖纵队的倾力支持下,给果党守军来了个反包围,最终全部剿灭。

主力被全歼,号称“天炉战神”的薛岳也知道大势已去,乘坐飞机逃到了台湾岛。到了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只过了一个多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紧接着美国第七舰队隔断台湾海峡,阻止我军解放台湾岛。

这让很多人感到阵阵后怕。如果当时海南岛还没被解放,仍在果党手中的话,估计琼州海峡也会被美军阻隔,我军再想解放海南岛,可能就不知道是何年马月了。

甚至那么一来,中国东面南面都被封锁,南海一带,到现在恐怕也是另外一种局面。就连毛主席都说,如果晚打两个月,“海南可能就成了第二个台湾”。

只不过,韩先楚并没有沉醉在解放海南岛的功劳中,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紧跟着去了朝鲜,担任了志愿军的副司令员,并且在抗美援朝期间留下了“坐镇三十八军,打出万岁军”的威名。

1955年的大授衔中,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我们向永雄致敬!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为视频点赞并关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祝福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琼州海峡   海南岛   海南省   守军   力挽狂澜   作战   边城   军委   台湾   后怕   我军   官兵   战役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