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机长袁斌因不满分房,携妻劫机逃往台湾,两人结局如何?

1998年10月28日,35岁的文飞早早地来到北京首都机场,今天他要执飞从北京飞往云南的一架客机。随着舱门得紧闭飞机缓缓进入了跑道,而此次他的搭档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袁斌

文飞知道这个小伙子,传言他的性格比较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前两天还因为公司分房子的事情和领导大吵,但是工作能力很强,文飞看了一眼正在一旁检查仪表的袁斌。袁斌长相很文静,瘦瘦高高的他异常冷漠,没有与文飞搭话。

年轻人嘛,有时候脾气会倔一点,文飞边想边做好起飞准备。空姐开始检查乘客的安全带,乘客们有的看报纸有的准备小憩,唯独一个女人有些坐立不安,她就是袁斌的妻子徐梅。

飞机飞到一半,逐渐察觉到袁斌不对劲的文飞把注意力多放在了他的身上,仍然冷漠的袁斌眼里却逐渐攀爬起来一丝疯狂。

“我要飞到台湾去,你最好配合我,不然大家就同归于尽!”这是袁斌开口的第一句话,一旁的文飞足足震惊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袁斌要劫机。可他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联系地面,生怕激怒袁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袁斌要做出这样的举动?那一场飞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六小时绝命惊魂

时间回到那个早晨,文飞抵达机场后才得知与他一起执行任务的是袁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文飞虽然知道袁斌的性格,但是对他的飞行技术还是放心的,起飞后文飞操控着飞机一时没有注意到驾驶舱进来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袁斌的妻子徐梅,那个年代管制并不严格,文飞也就没多想。可是他慢慢发现,徐梅似乎心事重重,完全没有出去旅游应该有的高兴。

说起来文飞是见过徐梅的,在他印象里徐梅的性格偏软弱,而袁斌不通人情世故,性格又比较倔。袁斌不跟自己搭话也就算了,可是他们夫妻二人的状态让整个驾驶舱的气氛稍微有些诡异。

文飞摸了摸自己的右眼皮,猜想可能是吵架了,三人谁都没有说话。注意力回到飞行上的文飞看了一眼仪表,此时飞机正处于山西上空。就在这时,袁斌开口了。

“我打算把飞机降落到台湾,你最好配合我,否则这些乘客的安全我不敢保证!”文飞以为他在开玩笑,看着袁斌面无表情才确信他是真的要劫持航班,还没等到他从震惊中回过神。

后面的徐梅就哭了起来,显然,徐梅是知道丈夫袁斌今天的劫机计划的。

冷汗直冒的文飞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激怒袁斌,一个倔上头了的年轻小伙子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他不敢保证一定能控制住袁斌。

倘若一个不成反而会让袁斌更加极端,文飞不敢赌,只能先稳住袁斌“千万要冷静,你还很年轻,不要钻牛角尖儿,飞机上这么多条人命,你现在掉头回去,我保证帮你保密”。

袁斌听了并没有动静,依旧固执地要把飞机开往台湾,文飞知道自己劝不动袁斌,只能配合他,他的身上不只是背负了他的家庭,还有客舱的一百多号乘客,等到飞机飞过海峡中线的时候。

文飞说了第二句话“让我和地面联系吧,你已经飞过海峡了。”这时的袁斌眼看计划已成,也就答应了文飞的请求,文飞马上联系了台湾省中正机场,并告知他们的情况,要求机场方面做出准备。

经过六个小时的飞行,这架飞机终于成功安稳地降落,舱门打开的一瞬间无数警察围了上来。袁斌和妻子徐梅戴着手铐从里面走出来,看到这次事故毫无伤亡,文飞的心才放了下来。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袁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劫机事件的真相

袁斌是科班出身,家世也没有众人猜想得那样富有,普通家庭的他考到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校。在校期间的袁斌同样不爱与人交流,与他特别孤僻形成反差的是他优异的成绩。

理论知识扎实加上刻苦的学习让袁斌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副机长,还结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徐梅。两人当时的甜蜜在众人眼中就是幸福的一对儿,可他为什么要策划这场劫机事件呢?

有人说是为了财,可他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和地面联系索要钱财,似乎他的目的就只是简简单单地飞到台湾,而且1998年的飞行员的工资都在千元上下,身为副机长的袁斌工资更高。

查到袁斌名下还有一辆捷达,90年代捷达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从这些证据上来看,袁斌不可能是为了勒索,那他是为了什么呢?难不成是临时起意,骄傲放纵了一回?

可这更没有事实依据啊,飞行员最忌讳任性,最忌讳自以为是,袁斌过去直飞的五年里,从来都是冷静睿智地完成任何,哪怕处理一些风险时也一直特别理性,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袁斌并没有害人之心。

一筹莫展之际,警方从袁斌的妻子徐梅的口中,得到了答案。

据徐梅所说,她的丈夫袁斌因为不善交流,在公司里多次遭到了排挤,加上袁斌的性格本来就倔,认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因此经常会和上级争吵,久而久之同事也都慢慢疏远他。

这一切袁斌都看在眼里,也十分气愤,但他在公司无法排解这样的情绪,只能把这些发泄在妻子徐梅的身上。袁斌在家里经常对徐梅破口大骂,甚至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

徐梅的性格又比较懦弱,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她只好默默忍受丈夫在工作上受的气,好在丈夫有什么事都愿意告诉徐梅。

起因是袁斌所在的公司有一条员工福利,那就是可以给员工分配房子住,袁斌也在此列。可是袁斌看到别人分到的房子又大又新,地理位置还好,而分给自己的又小又旧。

这件事导致了袁斌心里极度的不平衡,并且他固执地认定是他的上司公报私仇。起初袁斌找到了上司沟通,袁斌认为上司是故意的,可上司认为袁斌资历不够只能分到老房子。

两人再次因为这件事吵了起来,回到家里的袁斌越想越气,他逐渐想到了劫机,可是他知道一旦他的飞行生涯中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他这辈子都不可能继续当飞行员了。

如果在大陆被封杀,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要他,唯一有机会的地点,就是台湾。袁斌知道自己如果出现劫机这样的事情,他的上司也一定会因此受到牵连,想到这里他就更加坚定要劫机去台湾。

袁斌计划的时候徐梅就在旁边,可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规劝丈夫,丈夫还威胁她不许告诉任何人,包括他们的父母,不然他就做出危害更大的事情。徐梅也是热锅上的蚂蚁,她本来就性格懦弱。

对她来说,丈夫要做违法的事情,既然她劝不动,只好陪着丈夫一起去了,就这样徐梅才出现在了驾驶舱中。

可是选择意味着要承担后果。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袁斌最后的选择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愚蠢的,不管他的上司是不是故意的,他都没有权利拿别人的性命来冒险。这样的人如果未来遭受了更大的刺激,是不是还会做出类似劫机这样的事情呢?

我们不得而知,在袁斌看来他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他就让一百多位乘客也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这样的行为我们一次都不能纵容。

从飞机进入台湾省开始就被相关部门探测到了,所有乘客都是落地后才发现自己到了台湾。而后他们乘坐另外一趟航班回到了目的地,但是袁斌和妻子徐梅就留在了台湾。

袁斌和妻子徐梅被留在了台湾,等待他们的就是法律的惩罚。袁斌的心里应该是后悔的,虽然他的上司在这次事件过后的确受到了牵连,可是袁斌赔进去的,是自己的一辈子。

这样的极端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袁斌也只是芸芸众生之间的一个。对于袁斌来说只有通过这样的极端才能平复他的怒火,而代价就是他的人生都被这样的心理给毁掉了。

不只是他,还连累了妻子徐梅。

徐梅原先是北京某小学的一位老师,收入也还不错,袁斌更不用说了,工资高达上万。他们真的很缺公司分的那套房子吗?其实也不算是,只是因为袁斌觉得自己受了不该受到的委屈,不该给他穿小鞋。

导致袁斌这样过激是因为他的上司吗?其实是因为他自己,他这样的心理就注定他这辈子会活得太过自我。只要他觉得你是故意的你就是故意的,袁斌没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

徐梅也没有在他最需要唤醒的时候把他叫醒,两个人性格上都有所缺失,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或者说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任由其充斥的时候,就离毁灭不远了,袁斌正是这样,害了自己的一生。

袁斌接受审批的时候还心存最后一点希望,因为培养一个飞行员非常不容易,他希望台湾方面能够在他刑满释放后给他一份工作。而承办这起案件的台湾省检察官许炳文反问他:“你身为机长,策划劫机,还想当飞行员,你觉得可能吗?”

最后袁斌被判处了七年的有期徒刑,而徐梅只好留在台湾陪他,两年后袁斌被遣返回国。到了大陆又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并且终身禁飞,这样的结果是袁斌想不到的。

他的一次任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辈子挥之不去的伤痛,从一个前途无量的飞行员到一个锒铛入狱的罪犯,袁斌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有战胜自己,克制心理的欲望和情绪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如果他当时能从牛角尖里走出来,不那么偏执,也许现在的他仍然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惜没有如果,希望我们都引以为戒,不要走极端,对自己,也对别人,都掂量好心中那杆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机长   台湾   台湾省   捷达   驾驶舱   飞行员   上司   乘客   结局   丈夫   妻子   性格   飞机   事情   人生   公司   袁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