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大国”到“负债大国”,人均背债14.2万,国人钱都花哪了?

文:桐影

中国人普遍都有储蓄的观念,把钱存起来以备将来之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成为了一个“储蓄大国”。虽然储蓄率从2008年的54%下降到现在的46%,但与全球平均的储蓄率29%相比还是高出不少。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新增7.82万亿元,家庭存款总额为111.16万亿元,相当于人均存款约7.9万元。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负债大国”,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总负债超过200万亿元,人均负债高达14.2万元,这一数据远高于存款。

此外,根据央行的数据,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债务高达51.2万元,而这些债务主要来自银行。于是,就有专家甚至惊呼,中国现在已经从“储蓄大国”变成了“负债大国”。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是,现在我们的生活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负债率也在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种现象,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事实上,仔细研究数据发现,中国居民的负债大部分是消费负债,还有少部分是经营性负债,而消费负债绝大部分来自住房贷款。特别是年轻人,几乎我国的房贷负债都在年轻人群体上,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现在的房价如此之高,不贷款几乎没有人能够买得起房子。

据数据统计,2022年4月35个重点城市成交均价为1932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44%。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均价5544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78%;二线城市成交均价1908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21%;3、四线城市成交均价1313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31%。

资料显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国内90%以上的购房者都想贷款买房。中国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已经超过38万亿,房奴2亿,还有4亿人要一起还房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居民债务规模大幅增加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房贷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总负债持续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据悉,中国90后群体人均负债约12.7万。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超前消费理念逐渐盛行并传入中国,这种消费观如今在年轻人中特别流行。

此外,市场上的贷款产品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卡外,还有花呗、借呗等,都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选择。据悉,目前各平台推广的消费贷款金额已达1.7万亿元左右。

根据有关部门的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我国90后群体约有1.75亿人,其中90%是通过借贷来进行超前消费。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中只有42.1%的人有能力偿还欠款,对于逾期半年的信用贷款整体金额也高达892亿,这一数字比十年前增长了十几倍。

第三就是通货膨胀。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国经济都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尽管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但美国的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众所周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与各国经济紧密相连,而美国为了挽救国内经济,前期无节制地印美元,导致国内经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而影响中国对外采购的价格。

由于国际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一直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再把人民币存银行不划算,不如选择用贷款的方式来对抗这种通货膨胀。

第四,工资不涨,物价却不断上涨。最近这两年,大家发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房价涨不动了,工资也涨不动了,但是物价却在不断地上涨。尤其是2022年以来,受疫情等原因影响,粮食、蔬菜价格仿佛坐上了火箭一般。现在大家去超市至少要2-300元,而几年前去一次超市也用不了100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觉得钱越来越不够花,就开始进入到负债的生活之中,而且债务规模也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目前来看,80后的负债大部分来自房车和老小,而90后的负债大部分是来自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国内居民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负债心理,不要因为奢侈享受和相互攀比而选择提前消费。至于房车等必需消费品,国内已经从调控市场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减轻居民的消费负担。

总而言之,高负债率其实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的是,高负债率也能充分促进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无论是储蓄还是负债,过多过少其实都并不好。只有把它们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它们自身的优势,减少它们自身缺点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大国   通货膨胀   疫情   债务   中国   国人   居民   我国   国内   数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