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俄罗斯能源供应后,德国或再玩坏中国市场,自己打断两条腿?

自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卸任后,如今的柏林方面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据环球网报道,德国联邦政府的多名高级官员披露,德国经济部希望调整德企海外投资的国家担保规则,以防止所谓的“投资过度集中在中国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德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均可向国家申请担保。在这一背景下,倘若该公司的投资产生亏损,其中一部分损失可由国家补偿。如今,德国经济部打算对这一规定进行限制,而针对的对象就是中国。事实上,前不久德国经济部以所谓的“人权”为由,拒绝延长对德国大众汽车在华一项投资的担保。除此之外,朔尔茨政府还在讨论对德国海外投资实施控制,以“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包括限制在华投资关键行业,而这一灵感来自美国政府。

然而我们都知道,联邦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带头大哥”,乃至是“欧洲经济的压舱石”,与俄罗斯廉价便利的能源供应和中国广袤的市场有着密切联系。

如今,在俄乌冲突的持续冲击下,德国经济辉煌不再,与欧洲一票国家一样“哀鸿遍野”。今年5月,德国出现了自2008年后的首次10亿欧元级别的贸易逆差。德意志联邦银行还预测称,到今年秋天,该国通胀指数很可能达到双位数,这些都与俄罗斯的能源断供不无关系。

然而我们知道,光靠嘴是解决不了一个国家的实际能源需求的。到了冬天,德国民众或许就要回到劈木砍柴的“怀旧岁月”中去了。而可用能源的不足可不仅仅是影响民生,更会让德国的轻重工业生产陷入“无资源可用”的境地。

原本良好的俄德能源合作,被朔尔茨政府给“玩坏了”,现在中德经贸合作,似乎也快出问题了。要知道,仅在今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就高达100亿欧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足见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如此想来,朔尔茨政府真的承受得起同时得罪中俄两国的后果吗?

事实上,当前的德国政府内部存在着不小的分歧,绿党控制的经济部和外交部希望采取对华强硬的立场;总理府赞同改变对华政策,但并不希望仓促行事;经济部内部则认为,当下与中国市场进行脱钩“绝非良机”。不过,从政治“大方向”来看,德国的对华政策恐怕仍会在短期内出现不小的改变。

毕竟对西方政客来说,选票和个人政治利益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很多情况下,就连国家利益都只能“靠边站”。尤其是在美国的舆论攻势和威逼利诱之下,很多所谓的“欧洲政治精英”都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将本国国家利益与美国霸权绑定后,诸多欧洲国家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话说回来,朔尔茨政府的态度让中德关系产生了些许的不确定性,虽然尚不意味着两国会走到对立面,但柏林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合作双方失去“信任基础”,就很难继续发展关系。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之际,德方的任何对外政策都需要谨而慎之,否则后果恐怕不会是德国上上下下喜闻乐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俄罗斯   德国   中国市场   经济部   能源   欧洲   中国   政治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