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结果,方式不一样会有不同

因为疫情封闭,我们都是在家里,不能外出。我们大人在家是穿着拖鞋,可是孩子不管你,我们看着就穿,没有看到就不穿。喜欢光着脚在家跑,说了多少遍,都没有效果。打他,不让吃饭还是没有。

我们有千般要求,他就是不听,你能把我如何,他们光着脚在床上、沙发、地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我们越是要求,越是发火,他们越是高兴。你做出要收拾他们的样子,他们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开溜。

为了让他们好好穿鞋,可是想了很多方法,威逼利诱都是没用的。但是从昨天开始妈妈想了一个办法,你不是不喜欢穿鞋吗?

我发现了,我也不打你,我也不骂你。发现了第一次就罚背一首唐诗,第二次就罚背两首唐诗,以此类推。没有想到,还是很管用的,两个孩子不穿鞋子的次数少了,拖鞋时刻都不离脚。以前我一说他的臭脚丫,他们就把他的臭脚丫在你身上蹭。更过分的是用手在光脚上摸一下,过来就往你脸上、手上摸,让你气得欲罢不能。真想把它揍一顿,但是想想可以,打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同样让他们穿鞋,可以要求穿,但是他们还是不穿,因为不做没事;可以威胁他们让他们穿,当时管用,一旦玩了起来,又忘了,收拾他们时,又是哭又是喊的,听得你都闹心,还是不改,还是不穿;采用商量的语气,当时管用,过一会没用;采用惩罚试的,他就记住了。因为不穿鞋子,就要背唐诗,会占用他们玩的时间,不用要求,自己就长脑子记住了。

不同的方式,有不一样的效果,为了穿鞋,孩子和我们就是在博弈。穿、不穿我们来回打太极。我们为了让他们穿鞋头疼,他们为了不穿鞋,挑战我们的要求而高兴。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我们大人不用头疼了,孩子习惯也是养成了。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无限开发的,为了让孩子穿拖鞋,不能光脚跑。我们想了很多种方法。

我们为啥会有这么多办法,因为我们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他们一直穿拖鞋,不要光脚乱跑。不穿鞋就是困难,让穿鞋就是方法,主动穿、被动穿。方法总比困哪多,为了他们穿鞋,我们是不是花费了不少心思,从苦口婆心,到大吼大叫,再到轻声细语。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方法。

有了目标,我们就会不抛弃、不放弃,特别是在孩子身上,在我们自己身上,在他人身上,我们可能就不会这样有始有终地坚持了。因为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把孩子教育好,养成好的习惯。

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是要求,走出有样子,对于父母是教育,孩子走出去不丢人,对于他人,看到了,这个孩子懂礼貌,父母教育的好,我们父母有脸上有面子。

一个小小的目标,我们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完成。对于这个小目标,我们就会克服各种困难,这个目标让我们完成有意义。

对于孩子我们是这样上心,对于其他我们需要完成的目标,我们也是一样上心。事事上心、事事尽心,就会有行动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上心   脚丫   唐诗   身上   父母   习惯   目标   办法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