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看投资中的羊群效应

2022年8月30日晚间,港交所数据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22年8月24日以277.10港元/股的减持均价,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近3.7亿港元。此为巴菲特买入比亚迪以来首次减持。次日,比亚迪AH股均暴跌收盘。比亚迪方面回应称这是股东的正常交易行为,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且中报表现非常亮眼。巴菲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一时间对于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的猜测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巴菲特不看好比亚迪未来的成长,有的人认为巴菲特是为了增加手中现金的比例等等。但是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巴菲特减持比亚迪影响了比亚迪的经营情况和基本面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否“。那么为什么巴菲特非常少量的减持会造成巨大的市场波动呢?这就不得说投资当中的羊群效应了。

首先我们来看羊群效应是什么,以及羊群效应的定义。“羊群效应”本义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而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而享有“股神” 美誉的巴菲特也自然成为了投资界中的领头羊。

为了通俗易懂地讲清楚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一个凯恩斯的”选美理论“的故事。“选美理论”是凯恩斯(John Maynayrd Keynes)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投资理论,那就是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获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先生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这诀窍就是要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

而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位数次获得大奖的选美届权威人物,站出来对大家说“我认为5号美女最美”,那么大多数人一定会跟随他选择5号美女,因为选择5号是最有可能获得大奖的。原因在于,在没有权威人物的情况下,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亦是有难度的一件事情;但是跟随权威人物的选择却非常简单,因为权威人物主导了大家的选择。在投资界中,巴菲特无疑就是这样的权威人物。

还有一个例子是巴菲特买入苹果。巴菲特在2016年买入苹果公司,此前苹果公司的PE大概在12倍左右,而现在苹果公司的PE区间大概在22-30倍区间,相对估值水平相比2016年翻了接近一倍。难道说库克的能力和经营水平远超于乔布斯么(当然库克也是一位顶尖的管理者)?我想原因应该并不在于此。巴菲特的领头羊效应具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在A股当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效应。比如明星基金经理的顶流效益,以及基金抱团导致市场波动加剧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基金抱团呢?是因为这一些基金经理真的非常看好某个行业么?还是说很多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不得已而为之。去年我看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个散户跑到基金公司问一个消费类的公募基金经理:“你为什么不买新能源?”来自客户的压力,让基金经理分外尴尬。此外,公募基金的收入来源是管理费,而非像私募一样的收取后端的业绩提成,所以公募基金更加看重规模而不是绝对收益。

那么公募基金怎么增加规模呢?除了本身公司的路演等募资行为以外,公募基金依靠的是曝光率和推荐率(比如某宝金选或者某基金网优选等)。那么公募基金获得推荐率的重要参考是业绩排名,这个业绩排名显示了相对于同类基金的收益情况,或者说相对收益。简单地来说,在某一年,如果同类平均赚了50%,你赚了30%,那无疑你是垫底的存在;同样,如果同类平均亏了30%,但是你只亏了15%,你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基金抱团行为的本身。也许基金经理对于抱团的行业并没有那么看好,甚至于对于抱团的行业研究并不深入,但是抱团的目的不是为了跑赢别人也不是为了赚到足够高的收益,单单只是为了在排名上不输给别人而抱团,或者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抱团而抱团。所以基金抱团的行业往往在涨的时候一路不回头,在跌的时候一塌糊涂深不见底。但是投资者真的希望这样么?投资者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取绝对收益,而不是为了赚个排名。

当然市场中的羊群效应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坏事。比如趋势跟踪策略,本质上就是建立在这种市场行为上的。市场当中的羊群效应就构成了一种买或者卖的合力,而这种合力就构成了趋势。投资者完全根据趋势或者合力来进行交易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建议投资者还是需要对投资的标的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毕竟合力不是平白无故的产生的,往往一股合力当中会有一个或者多个领导者,但是普通投资者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领导者是否买进或者卖出了。一般来说投资者知道领导者是否买入或者卖出的时候,距离领导者真实的交易时点以及过去了一段时间,投资者已经丧失了先手的优势。

另外我建议投资者对于要投资的标的,还是需要自己有一个锚定的估值点或者锚定的基本面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或者盲从权威。因为当你想要抄大佬作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一个问题,在你看起来的数亿的大资金,对于大佬来说可能就只是1%的仓位,大佬只是建了个观察仓而已。如果买入逻辑被推翻,假如股价下跌了30%,大佬可以很轻易的止损,并对总资金来讲亏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你盲从,看到大佬买入就满仓梭哈,那么到时候你可就是实打实的总资金亏损30%。当然如果你自己经过深度地分析也同样认可该逻辑,那么就是愿赌服输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羊群   苹果公司   凯恩斯   大佬   效应   抱团   合力   投资者   经理   基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