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区划变动,11个专区的格局,如何形成了16个地级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个省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东省。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合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但是,山东省的区划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变迁。建国初期,山东省有11个专区,如何一步步演变为16个地级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山东省的基本情况。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粮食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的数据,山东省总人口1.01亿人,在我国所有的省份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山东人朴实、尚武,山东各地是历朝历代募兵的主要地区。山东省的粮食产量很高,种类非常丰富。长期以来,山东省的粮食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黑龙江省、河南省。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建立了一系列的蔬菜基地。形成的完善的供应体系,被称为“全国的菜篮子。”在山东省的很多地区,到处都是蔬菜大棚。尤其是潍坊等地,蔬菜种植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2021年,山东省的GDP总量达到了8.3万亿,仅次于广东省、江苏省,排名全国第3位,属于标准的经济大省。

目前,山东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属于副省级城市,属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由此可见,山东省非常重要。在国家各方面的规划中,比重都非常重。

山东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古代军阀混战或者南北对峙中,能否夺取山东属于重中之重。首先,控制了山东以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源。山东籍官兵骁勇善战,十分强悍。从地缘战略来说,北方政权控制了山东以后,既能够拱卫华北、中原,又能南下直逼两淮。对于南方政权则正好相反,一旦夺取了山东,就直接控制了战争主动权。

至于山东16个地级市的区划,先后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变迁。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了几百年时间的变化,才形成了各省的大体区划格局。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山东省形成了10个府的区划结构,分别是: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武定府、沂州府、泰安府、曹州府。

在近现代历史上,山东各地先后遭遇了黄河改道、潮灾、蝗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再加上部分地区的土匪肆虐,百姓们的日子非常苦。为了讨生活,在清朝统治的末期,山东各地的大批群众,开始陆续进入东北各地,被称之为“闯关东。”按照统计,目前,很多东北人都是山东省的后代。其中,一些东北家庭与山东老家的亲戚们,联系很密切。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山东地理位置重要,各地军阀反复争夺,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赴山东,陆续组建了一系列的根据地,军民们英勇抗击日本军队。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

在各个省内,组建了一系列的专区。其中,在山东省内,组建了下辖了3个地级市、1个特区和16个专区,分别是:济南市、青岛市、徐州市、淄博工矿特区、北海专区、南海专区、东海专区、西海专区、昌潍专区、沂蒙专区、滨北专区、滨海专区、台枣专区、尼山专区、泰山专区、泰西专区、清河专区、垦北专区、沧南专区、泺北专区。

也许大家会奇怪,徐州市明明隶属于江苏省,为何会出现在山东省的区划中呢?在建国初期,出于管理苏北地区的实际需要,徐州等苏北各地,曾经被划入山东省代管了3年多时间。1952年冬天,这些地区才重新划入了江苏省。同一年,山东省下辖的专区数量,进一步增加。1949年,出于治理黄河的需要,山东省的西部,划入了平原省管理。

这些区域形成了菏泽专区、聊城专区和湖西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以后,这3个专区划入了山东省管理。当时,山东省下辖的专区数量太多,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发展。1952年11月,除了昌潍专区保留之外,其他各个专区都被撤销,合并为10个专区。

分别是:滕县专区、临沂专区、泰安专区、沂水专区、德州专区、胶州专区、惠民专区、莱阳专区、淄博专区、文登专区。鉴于发展沿海港口城市的重要性,1953年,烟台市被提升为地级市。同一年,淄博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周边专区管理。鉴于淄博城区的实际情况,组建了淄博工矿特区。

沂水专区被撤销,原来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临沂专区、胶州专区等几个专区管理。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原有的管辖范围不变。1954年,淄博工矿特区被撤销,组建了淄博地级市。1956年,山东省的文登专区、胶州专区、德州专区被撤销,下辖的专区数量进一步下降。1958年,在山东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泰安专区被撤销。

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济南市、聊城专区管理。菏泽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济宁专区管理。烟台地级市、淄博地级市被降级为县级市,划入了周边专区管理。此时,有的专区总计管理了20多个县,管辖范围非常大。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管理的区县太多,反而会进一步增加管理难度。

1961年,惠民专区、德州专区、泰安专区等几个专区重新组建。同时,淄博地级市重新组建。鉴于枣庄等地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钢铁、石油、煤炭等各方面的资源。枣庄地级市组建,不过,管辖范围只包括了城区和矿区。截至这个时候,山东省的区划格局暂时性稳定下来。

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山东省的各个专区陆续更名。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开始进行各方面的区划变迁。鉴于实际需要,1981年,山东省的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2年,出于开采石油资源和发展港口城市的需要,山东省组建了东营地级市。

1983年,山东省的济宁地区、潍坊地区、烟台地区等几个地区被撤销,组建了地级市。1985年,泰安地区被撤销,组建了泰安地级市。为了发展山东的各个沿海城市,80年代后期,威海地级市、日照地级市先后组建。鉴于莱芜在钢铁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1992年,山东省组建了莱芜地级市。同一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山东省各地的持续发展,区划调整仍在进行。1994年,德州地区、临沂地区被先后撤销,组建了德州地级市、临沂地级市。1997年,聊城地区被撤销,组建了聊城地级市。2000年,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被撤销,组建了滨州地级市、菏泽地级市。截至这个时候,山东省形成了17个地级市的区划格局,并且持续了将近20年时间。

2019年,莱芜地级市被撤销,并入了济南市。此时,山东省形成了16个地级市的区划格局。从清朝时期的10个府,到建国初期的11个专区,再到现在的16个地级市,山东省历经了沧桑局面。按照山东省的发展规划,济南市会努力争取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市则会全力建设成为全球海洋城市。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山东省   区划   胶州   惠民   聊城   菏泽   德州   泰安   济南市   青岛市   临沂   淄博   专区   山东   变动   格局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