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戒“中国制造”,西方打压无效,中国产品席卷全球,碾压美德日

从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到最近的芯片法案,美国一直在试图打压中国、推进自身产业回流,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但是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美国政府要失望了。在西方屡次三番在外贸上打压中国的情况下,这个世界仍然难以“戒掉”“中国制造”,在2021年的全球出口额占比更是碾压美德日,可以说西方的打压毫无成效,中国的商品继续席卷全球。中国外贸的强劲表现,正是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的最好体现。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数据,中国在出口货物总额占比从2019年的13%提升至2021年的15%,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占比分别从2019年的7.8%、3.7%和8.6%降至7.3%、3.4%和7.9%。其实如果将这三个国家在2020年与2021年的新冠疫情状况相对比,就不难发现疫情控制越好的国家出口货物总额占比的下降就越少。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间日本对疫情的防控确实也优于德国,而德国的情况也比美国好一些,因此美国的全球货物出口占比下降最多,德国次之,日本最少。

中国与这些国家相比,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自然是好了很多。当美国和德国正因疫情蔓延经受劳动力短缺、劳动参与率不足的情况时,中国却及时控制住了疫情,工业产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发挥出“世界工厂”的作用,填补了其他国家因疫情空缺的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增加,现在的中国虽然仍然是“世界工厂”,但是能够提供的产品范围比以往广阔了很多。下至生活中各种小商品,上至高精尖工程机械和电子产品都在中国的供货单上,而且如果从性价比角度来看,中国制造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最优选择。当然,从2020年全球新冠流行开始,全世界都对中国的医疗物资和药品原料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出口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现有数据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没能阻止中国对外贸易,包括对美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在特朗普开始贸易战的2018年,中美贸易额较前一年增长了8.5%,在201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双边贸易额仍达到了5413.8亿美元。至于2020年和2021年,中美贸易额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8%和创纪录的28.7%,而且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9.1万亿人民币,相较于2020年暴涨21.4%。这一切数据说明的不仅是中国强大的经济韧性,更体现出了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上打压中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对部分技术进行出口管制,换言之就是在技术上对中国企业卡脖子,稀释中国产品在产能和成本的优势,为美国产品谋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实特朗普的贸易战就包含技术出口管制,但是这样做反而刺激了中国在相应产品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毕竟被封锁的领域肯定是之前有所不足的地方,如果能够将技术欠账补齐,那么中国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将更加无懈可击,无惧打压。

西方的第一种打压方式好歹是基于自身技术实力,在这一方面技不如人只能够加大追赶力度,但是第二种方法就是彻头彻尾的不正当竞争了。对于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有些西方国家会故意设置贸易壁垒,在中国商品未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情况下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者更进一步直接禁止本国对部分中国企业产品的采购,终止与中企签订的合作协议。这就是典型的竞争不过就掀桌子,正当竞争手段行不通就走歪门邪道,行逆全球化的倒行逆施之举。

只是无论西方使用何种手段试图与中国进行脱钩,对中国的产品进行打压,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过去的20年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早已融入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西方去工业化的浪潮之下,很多产业转移到了中国,这也就意味着供应链上游的位置也随之转移到了中国。西方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是除了中国之外哪个国家能够提供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又有哪个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几乎所有商品?

况且西方市场本来就不是中国唯一的选择,远的不说,就是距离中国最近的东盟,都在2019年取代美国成为了中国第二大外贸合作伙伴。拥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东盟仍旧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深耕这一市场必定能为中国商品带来更多的销路。其实除了东南亚市场之外,中东与非洲地区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虽然这两个地区的国家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国民收入差异很大,但是中国制造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覆盖,能够适应各种市场定位。

另外,现在困扰西方的可不只是新冠疫情,同时袭来的还有猴痘、流感等多种传染病,而且能源短缺还进一步抬高了西方自产商品的成本,如此一来就更竞争不过中国产品了。中国虽然也面临着能源成本增加的情况,但是整体供应非常稳定,而且也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能源贸易的结算,这就又变相避开了西方日益严重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只要西方的生产秩序不能恢复正常,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就会持续下去,中国产品市场份额也会一路走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国产品   东盟   贸易额   德国   日本   美国   疫情   产能   中国   美德   商品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