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须一战!但美国已落入“中国陷阱”

9月8日,美媒《外交政策》刊登了白洁曦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章称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须一战的地步,但是美国确实已经落入了“中国陷阱”。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几乎“逢中必反”,对中国在国际上各种行为的回应缺乏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也无视了有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需求,最后反而将自己置于了不义之地。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美国在与中国互动的时候需要更加务实和更有远见,不可为了反对中国而反对中国,走上极端的道路。

所谓的“中国陷阱”,其实指的就是美国因为中美地缘政治博弈对自身的削弱。这种削弱并非是因为中国做了什么,而是因为美国自身所选的应对手段过于偏颇。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根本就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每次回应都针对的是单独事件,长此以往只会导致美国在外交上的左支右绌,进退失据。另外,美国对中国的防备已经导致美国社会包容性的缺乏,许多本来能够为美国所用的亚裔反而变成了被排挤的对象,这实际上是变相削弱了美国。

对于“中国陷阱”,白洁曦教授认为深陷其中的美国国力会被削弱,价值观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模糊,而美国维持世界领导地位的基础就是这两件事物。因此,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角色,而中美的对抗的结果又是美国难以承受的,那么还不如打造一个由美国领导但是容纳中国的国际体系。在她看来,美国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击败中国”,而是确保美国对国际秩序的领导权。想要做到这一点,美国需要做的就是增强实力,明确价值观。

其实这名学者所设想的国际秩序仍然与公平二字沾不上什么边,因为按照她的设想和预期,美国仍然是那个居高临下的美国,与中国的对话和沟通也只是为了避免无意义的冲突,避免对美国利益的损害。不过她的部分观点在对策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管控中美之间的竞争,避免零和博弈。只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激化矛盾的是美国,发起零和博弈的也是美国,呼吁管控冲突的反而是中国。在嘴上天天喊着要为两国“设护栏”,实际上却在不停掏空中美关系的也是美国。

或许对于拜登总统来说,当下的局面也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但是没能实现对美国国会蠢蠢欲动试图涉足外交事务野心的反制也算是他的失职和无能。因为按照美国宪法惯例和政治传统,在通常情况下,美国总统对外交事务是具有主导权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则是美国国会已经在绕开外交部门擅自进行外事活动,并且开始影响左右美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是总统必须要打起精神认真对待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内部政治秩序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碎片化趋势,白宫的政令也不够通畅,还想要指望现在的美国明确价值观和构建所谓新秩序恐怕不大现实。

事实上,随着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斗争的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割裂程度正在进一步升级,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正在积累。如果不能解决或者缓解这些矛盾,美国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场新的内战。很可惜,现在的美国并没有一位能够软绳捆硬柴游刃有余解决相关问题的政治领袖,因此美国内部强势的鹰派们对于转移矛盾嫁祸于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缓解美国内耗,管控中美之间的冲突将变得非常困难。

无论是想要通过加强对话管控中美之间的竞争,还是强化美国硬实力,明确美国的价值观,在美国内部都充满矛盾的时候都是很难实现的。现在美国更需要的可能不是对重塑国际秩序指手画脚,而是应该练内功整肃内部,不然不管想干什么都需要面临克服内部的各种阻力与不合带来的无力感和衰退感。

可能在白洁曦教授看来,中国已经改变了美国在战后塑造的世界秩序,因此才有了另起炉灶的想法,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是承认和尊重美国在二战后国际秩序形成中的重大历史贡献的,而且也在享受稳定的国际秩序给本国发展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并未对其作出怎样的改变,更不愿意挑战美国所看重的全球事务领导者地位。事实上,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都是中国在为世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罢了,中国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全力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反倒是美国,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而带来的日益激烈的国家竞争而更加的不安和暴躁,随着霸权主义的衰落而忧心忡忡焦虑恐惧进一步加深,反而越发认为现行国际秩序限制了自己肆意妄为的行动,开始主动地退群让解构主义大行其道,甚至疯狂地破坏既有的国际秩序。

如果美国对于自己主导塑造的国际秩序都主动放弃破坏,那还有何资格去塑造催生出能被广泛接受的新秩序呢?即便美国方面暂时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但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一向是很擅长苦练内功反求诸己的国家,可能在若干年后美国又发现自己领导下的国际秩序有成为了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助力和条件,又要主动对其进行解构和破坏,如此这般的反复操作下去,未来的美国不就彻头彻尾地沦为世界的笑话了吗?如果做不到打铁自身硬,那么美国在所谓新的国际秩序中可能也只会自我放逐最终边缘化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在塑造新国际秩序时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自身号召力的下降。虽然在表面上美国的各个盟友都与其保持的立场一致,但是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阳奉阴违的国家有之,出工不出力的国家有之。对于前者,意大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美国一直试图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着干,而意大利却义无反顾地直接加入了这一项目,只是在表面上碍于北约成员和七国集团成员的身份而迎合一下美国。

而对于后者,新西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2020年中美、中澳贸易都横生波折的时候,新西兰与中国却签订了进一步的自贸协议,对于美国呼吁号召的针对中国的各种行动大多也就意思一下,然后继续闷声发大财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其实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洞悉这个乱象丛生世界幕后的基本规律,把握世界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不论是从国际层面还是从一些重要国家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来看,预计中国的GDP在10年之内将完成对美国的超越,这几乎已经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共识,美国在硬实力上的优势今后只会越来越有限,即便美国能够按照自己的如意算盘和战略设计重新完成对世界秩序的塑造,并且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领导权,但是,这样的世界秩序能够长久吗?能够有效运行吗?能够让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无动于衷甚至束手就擒地接受吗?

天道轮回,潮涨潮落。历史就是这样,已是沧海桑田,却又风轻云淡,从来暗流涌动,却又峰回路转。这个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即将迎来历史巨变的临界点,希望美国华盛顿的政客们能够头脑清醒地看一看世界大势,切勿野心膨胀执迷不悟到头来却落得个满盘皆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中美关系   美国   美国国会   中国   新西兰   中美   领导权   外交政策   价值观   秩序   陷阱   矛盾   政治   国家   国际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