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火箭遭雷劈



文/行走斯图卡

重返月球,已经成为美国的一项政治任务。华盛顿想借此机会,证明美国依旧拥有无与伦比的科技水平,依旧是引导人类前进的灯塔;在此背景下,美国宇航局将主要精力都倾注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上面。

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克服了种种困难后,这个推迟了又推迟的登月计划,终于要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8月29日,SLS重型运载火箭搭载着“阿尔忒弥斯一号”实验飞船,矗立在肯尼迪宇航中心的发射架上;这是美国“重返月球”的第一步、也是美国证明“将再次伟大”的重要一步,美媒纷纷云集观礼区,在无数目光的翘首以盼中、在无数摄像头的聚焦下,火箭,它被雷劈了。

48小时内5次雷击、火箭又出现燃油泄露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美国宇航局最终宣布,取消这次发射,下一次发射时间待定;美国重返月球的第一步,终归还是没有跨出去。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被雷劈和火箭故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毕竟燃油泄漏不是新问题,过去几个月里,美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解决。但是这次发射失败必然跟“被雷劈”联系在一起;再联想到前段时间,白宫草坪被雷劈、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少好事网友都吐槽说,“这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此前美国各界对“阿尔忒弥斯”计划寄予了厚望,一旦顺利实施,就证明美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摆脱冷战红利。上一次美国实现“阿波罗”登月,是在冷战时期美苏太空争霸、美国政府不计代价投资的背景下,如果美国能够重返月球,美媒必然会大肆炒作一个新的宏大叙事:在冷战后的商业模式下,美国依旧拥有无可争辩的软实力。

但很快希望变成了失望,“阿尔忒弥斯”计划一拖再拖、研发成本不出意外地超标,为该计划争取联邦资金的手段又回到了冷战时期的老套路;唯一的变化就是对标的对象,从苏联变成了中国。

在火箭被雷劈的前几天,五角大楼和智库还联手出具了一份所谓“报告”,宣称“中国准备在2045年取代美国成为太空霸主”。报告的内容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傲慢,并竭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描述为“另一个苏联”。

甚至就在前一天,美国宇航局局长还在叫嚣“阿尔忒弥斯”计划将阻止“中国独霸月球”,并且宣称美国“将赢得这场太空竞赛”——然后他的火箭被雷劈了。

当初“沃尔夫条款”未能限制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能够让华盛顿反思。按照眼下白宫、国会山的尿性,他们很可能会制定一部针对中国的“太空竞争法案”,一方面会想着法子砸钱,另一方面将会继续加大对中国航天科研单位、航天企业的制裁和封锁力度,美国商务部前段时间宣布将7家中国机构列入黑名单,其中大部分是航天领域的研究院。

然而“阿尔忒弥斯”计划至今未能迈出第一步,这应该给华盛顿一些警示:遏制中国,不可能让美国进步;美国很多问题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自己的原因。有网友对这次取消发射的评价就非常犀利:看似管道问题,实际上是设计问题;看似设计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看似人的问题,实际上是体制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雷劈只是意外插曲,如果美国非要盯着中国,却忽略了自己的问题,就算投资再多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无法拯救美国的“灯塔”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美国   灯塔   火箭   华盛顿   苏联   宇航局   月球   中国   太空   尴尬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