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7件事,保护血管不受伤→

这几天,湿热天气仍然时不时杀个回马枪,对心脑血管不太“友好”。建议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日常牢记以下7个要点,做好保护血管的准备。

用力别太猛

临床数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血管狭窄,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者,生活中不要做“猛回头”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

此外,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和运动,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坐起等,高血脂和血压不稳的人群,要更加小心。

晨练别太早

清晨往往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因为很多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猝死都发生在这个时段。天气炎热的时候,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温度高时要尽量减少外出,尤其不要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多的地方。

必须外出时,建议穿着浅色、透气、宽松的棉质衣服,并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喝水别太少

当出汗较多时,体内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建议保证每天的饮水量不少于2000至2500毫升。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喝1杯水。

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充水分,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别“重口”

天热会令人食欲下降,往往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来“提提神”。

不过,建议大家尽量清淡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也可多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生冷食物,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空调温度别太低

如果室内的空调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加大,进出门时很容易造成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所以,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建议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为宜。同时,应每隔几小时开窗通风换气。

房颤治疗别拖延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造成脑卒中。

炎热季节,一般出汗增加,水分流失快,导致血液黏稠,更易发生血栓类疾病。

临床数据显示,每6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因此,房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评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防治。

康复训练别耽搁

规范的康复训练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即使天气炎热,脑卒中患者也要坚持做康复训练,并控制基础疾病,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血管   血栓   狭窄   炎热   水分   患者   温度   脑卒中   发生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