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为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支持

本报记者 朱宝琛

9月8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同在丽泽金融商务区举办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论坛现场,与会人士深入探讨了共建数字人民币开放生态、数字人民币无障碍设计等议题。

目前,我国在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实践证明,‘双层运营’架构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的最优方案,也被各国央行广泛借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一方面,央行通过实施中心化管理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央行为商业机构提供开放、中立、可信与稳定的基础设施。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范一飞提出,未来,在具体推进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在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其次,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坚持开放包容、公平竞争,要在央行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架构的原则下统筹推进,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壁垒;再次,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注意制度衔接和剩余风险防范。

在论坛上,与会人士还就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特点、生态体系等话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具有控制风险、保障权益、增进互信、降本增效等积极作用,能够为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支持。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预付资金类商户卷款跑路、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充分调研了消费者、商户、监管机构等各方需求和痛点,设计并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元管家”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介绍,在传统账户模式下,预付资金管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为商户开设专户的方式解决,预付资金全部归商户所有,无法彻底解决用户权益保护的问题。

北京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维久评价称,该模式开辟了预付式消费资金管理新路径,是金融监管科技应用的典型案例,也是对完善商业治理和社会治理,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有益探索。

对于下一步工作,狄刚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仍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接下来数研所将在央行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框架下继续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有序推广成熟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解决方案,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助力相关行业防范风险、促进消费、激发活力;二是响应各行业差异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解决方案,在资金归集、智能分账等资金结算领域,商户营销、智能缴费等零售领域,内外贸易等领域落地智能合约应用;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持续优化底座支撑能力,加快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建立完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保障合约模板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互通性,推进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信环境,并制定配套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广泛发挥社会创新力量。

运营机构也将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领域持续发力。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张晓峰表示,交行后续将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的开放和开源,协同合作机构共同丰富智能合约模版,共建智能合约生态,拓展在财政、民生等公共领域的应用,实现对公共资金的全链路监控,提升政府资金效用。

当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中面临的制度衔接、剩余风险防范等难题仍有待解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认为,智能合约虽然可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增加便利、降低交易的履约成本和风险,但也要避免透明度低的问题,防范偏见与歧视,同时还需要考虑相关法律的执行与纠纷解决的机制。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步添认为,下一步应致力于不断探索如何保证合约的安全,如何让普通用户也能读懂数字合同,如何更好地让合约开发标准化,降低开发难度,降低生态伙伴的投入成本,从而具有更广泛场景的适应性。

(编辑 白宝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人民币   数字   智能   央行   合约   货币   生态   资金   领域   金融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