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老家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教过一名台湾学生。她和其他大陆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台湾口音也不明显。我是有一次无意中发现她来自台湾,有些好奇,之后就多了一些默默的额外关注。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小姑娘为人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有几个常说话的同学,但貌似也谈不上是好朋友,我和她也说过几次话,倒是挺尊重老师,但多一句的话也没有。我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是她个人的性格原因,还是和从台湾来的有点关系。时间长了,对她的额外关注也就淡了些。

有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有事,我临时代开,见到了她的妈妈。在众多家长里,一眼看去,就知道那是她的妈妈,长相是一方面,主要是气质太像了。她妈妈坐在那里,就是会让人有一种感觉,就是她不属于这里。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当时也没深想。

后来,班级举办活动,每个学生要带一个自己做的菜。除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也要参与。我这人对吃很感兴趣,就高高兴兴去参加了。活动中,又见到她的妈妈,和她一起来。每个学生做的菜都摆在桌上,我很有兴致的东吃西吃,真是不亦乐乎。别说,有几个同学带的菜真是好吃,我很怀疑是从饭店里买的。另外还有一道菜是咸水鸭,也快见底,虽是家常味道,也觉得好吃,很地道的感觉,不过我是北方人,平时吃的不多。

我正在这几道菜前转悠,思索着怎么才能不那么明显的再多吃几口,突然发现那个台湾学生的妈妈一直站在那个咸水鸭旁边。我心想这怎么比我还不知道掩饰,这太不像她的性格了,我就又多瞅了两眼,她妈妈的表情竟是怔怔的,一时间我也有点诧异。后来那个做咸水鸭的学生家长过来了,台湾学生妈妈主动和这个学生家长攀谈起来,我没听得太清,好像是咸水鸭做法之类的,我看他们还加了微信,倒出乎我的意料。

那次咸水鸭给我的印象很深,不久以后,我去一家小店吃饭,我朋友点了咸水鸭,我觉得和上次班级活动那个家长做的味道很像,我朋友也说做的地道,我就想到了台湾学生妈妈。巧合的是,没过几天,我在校门口碰上了她,虽然直接说有点尴尬,不过我这人自来熟,也就和她打了招呼。

她刚开始见我,属于比较客套那种感觉。听我说要给她推荐个餐馆,确实有点惊讶,直到听我说那家咸水鸭地道,她愣了一下,感叹道:“真是没想到,你们都这么细心,还这么贴心。那次学校活动的那个周末,陈静夕妈妈特意请我们家孩子和我去家里做客,专门做了咸水鸭,我和她妈妈聊了很多,原来我们祖籍是在一个地方,都在福建泉州。这个咸水鸭就是当地的一种做法。”

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味道是让你想起了家里长辈”。她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说,“是的,我也没想到味道的记忆这么强烈,以前是我姥爷给我做的,小时候我特别爱吃,他总给我做,后来他去世了,已经很多年我都没有吃到过这个菜了,再后来来大陆这边做生意,也没有专门想着吃这个菜,偶尔吃过也没吃到过以前的味道。直到那天,我一吃到那个味道,回忆一下就涌了上来,姥爷的笑容,姥爷的声音,确实一下子有点没有忍住。”

她说着说着又有些激动,平复了一下以后说,“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你们竟然留意到了,还这么为我着想。静夕妈妈在我们回家的时候,把这个咸水鸭的做法又特别仔细的给我写了一份,我特别感动,没想到老师您也注意到了,还专门给我推荐饭馆。”说着她又摇摇头叹气,“真是后悔,怎么没有早点发现。”

我听的也很是感慨,又说起来了那个饭馆的事,“我是和我朋友一起去吃的,她老家是福建安溪,是叫西坪镇的,这个咸水鸭就是她推荐给我的。”“西坪?”她睁大了眼睛,“我姥爷祖籍就在是那里的”。“啊,这可是太巧了。”我说。聊了一会儿,她女儿出来了,我们也就道别了。

本来以为这个故事就结束了,没想到才是一个开端。后来她给我打了电话问起来我的朋友,她说想回西坪去看看,因为实在不太了解当地情况,想问问我朋友,我把联系方式给了她。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朋友这个热心肠,在机缘巧合下,凭着她姥爷的名字,居然帮她找到了她姥爷的家人!

我当时觉得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是经过这个事,我和她成了朋友。提起这略显无心的寻根经历,她特别感慨。她说这次经历对她的人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她很爱她姥爷,但因为她姥爷走的早,她那会儿才六岁,对姥爷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多,大了她妈妈倒是给她讲过一些,但她妈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曾想十六岁她妈妈突发脑溢血病逝,姥爷的故事也就好似留下迷题。她开始做生意,从台湾到香港,再到国外,后来又回来大陆做生意,走南闯北,生意虽然越做越好,可总有种说不上来的孤独感,可能是因为她妈妈走的早,她爸爸后来重新组成了家庭又有了孩子,他们联系的也不多。她总觉得自己像无根的浮萍,觉得自己是台湾人吧,没有经常回去,也没有太多的牵挂,现在住在大陆吧,总也觉得好像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直到那次吃到了咸水鸭,她感觉自己的根又活过来一样,好像又有了牵挂,有了思念,有了很强烈回祖籍看一看的想法。

那时其实她对于想看什么并不清楚,更没想到竟找到了姥爷的亲人,这可是有些台湾人花了很大的力气,甚至穷尽一生,都不一定能找到的。

当她站在祖屋门口的时候,她在颤抖,就是姥爷随便讲的几个小时候的事,什么屋外的井,不远的很粗的大榕树,居然她都看到了。她好像看到她姥爷小时候在这里奔跑,打水,上树,泡西瓜的模样。真的震撼,好像感受到身上流淌的血是从这里流出来的一样。当时陪她一起的有几个同族的后辈,她说看到这些人,更是奇妙的感觉,彼此也不认识的陌生人,见面也是客套,彼此经历差异太大,也并没有什么聊的,可是见到了以后,真的能看到和自己很像的身材,眉眼间的相似,让她这个兄弟姐妹少的人,说不出的亲切。

如果说这时候的感受像是浪潮不断叩击她的心门,那么见到她姥爷的妹妹,她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第一眼看到那老人她就呆住了,因为和她姥爷长的太像了,她的泪水止不住的流,那一刻好似时光穿越,她又变成了小姑娘,看到坐在树荫下的姥爷在等着她回家。又一恍惚,她好像成了她姥爷,看着自己的妹妹,感受到了强烈的家和亲人的呼唤,感到了回到家的踏实和归属感。

就这样,她和眼前的老人对着流泪了好久,她从未想到会有一天,她会趴在一个算是素不相识的老人腿上流泪,仅凭一张相似的面庞,和看不见摸不着的身体里血液的部分关联,甚至把这么多年的孤单委屈都哭了出来。而那个老人就这么轻轻抚摸着她的头,没有任何的假装刻意,一切竟然那么自然。这样的场景,即使是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让人动容。

后来她和老人其实并没有聊很久,因为老人身体情况不是太好,耳朵也不好,说起话来很是费劲,又流了很久的泪,她明白老人需要休息和平复心情。再后来过年过节只要她在大陆,有时间她都会去看老人,也不多说什么,就是陪老人坐坐,老人也很喜欢她,虽然依旧大多时候都相顾无言,但老家的人都说每次她来了,老人饭都能多吃一点,她就觉得很值得。她也觉得就是每次回老家这么短短时间,自己心中的烦躁和孤寂都没有了。

听到她说到这儿,我注意到她竟然用了老家这个词,她之前肯定是不习惯这么叫的,她讲了这么半天,我感动了好多次,可竟然是她说起了老家这个词,让我一下破防了,因为我想起了我的老家。我本来觉得我在听故事,一下子我明白了,其实我们都一样,本来我们身上就流淌着同样的血脉,我之前的那点好奇也是觉得我们有些不同,可故事听到现在,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如同这个学生的妈妈,如同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谁真心明白老家的意义,一心都想着向外闯,尤其对于能够呼朋唤友的人,总觉得青春是永远的,世界是自己的,未来是无限的。直到年纪大些,或是遇到了些变故,变得沉稳些,才会逐渐明白真正的朋友只有那么几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也就那么几处。偶尔开始回头望,却看不见来时的路,送你的人。初时不觉得怎样,随着岁月流逝,回望的次数越多,心中的怅然便会加剧,直到变成心头的一道无法抚平的伤痕。

这个学生妈妈无疑是幸运的,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回家的路,误打误撞中感受到了归家的心,也是她历练经历的多,读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求,珍惜了这来之不易的感情寄托。

最近,有关台湾的事情又闹的沸沸扬扬。我时常在想,台湾当局何时把台湾人民这这颗回家的心放在心上,何时能明白这血浓于水的羁绊,他们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企图昧着良心遮住台湾人民回望的目光,企图让时光冲淡归途的祈愿,他们压筹码于志在四方的年轻人,殊不知人都会长大成熟,他们一意孤行,这种反人性的做法,只会被后代钉在耻辱柱上。

最后,放上一段让我很感慨的话作为结尾,只愿这些已经形成的伤痛能够早日得到慰籍。

“多少人年少时期离开家乡,飘洋过海,想着我会去台湾多久?端午以前大概回不来,中秋总可以吧,绝不可能在那里过年的。谁知上了船,就是一生!”


-------------------------

在故事中体味人生,在故事中洞见世界,我是喜欢写故事的小潼,欢迎评论、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关注我,尝人生百味,留人间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台湾   老家   咸水   姥爷   祖籍   没想到   做法   味道   老人   妈妈   感觉   情况   大陆   朋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