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健康杀手”-胃肠疾病,中医胃病自救手册

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突然增大,上个月,有一位李女士因为独居、新冠肺炎、过于饱和的工作量等,导致长期情绪比较压抑,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暴怒如雷及自我否定等,一开始没注意,到后面才发现自己的肠胃经常感觉不舒适,就医后才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所致。

在这里,告诉大家肠胃不好,很可能是由于心情不好,从中医角度来说,心情不好,容易导致肝气不舒,而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所以要保持开心呀。

根据《中国12城市肠胃年龄洞察》显示,在我国很多城市35岁-55岁人群的肠胃健康意识尤其薄弱,年轻男女肠胃疾病高发,,且每5人中平均就有3人肠胃年龄指数超龄,肠胃超龄比例高达57%。

不少受访者对肠胃健康较大意,出现不适也忍着。78%的受访者在过去半年内出现过食欲不佳的状况,80%的受访者存在偶发或经常性口腔异味,63%的受访者排便不规律或存在排便问题,62%的受访者则存在腹痛、反酸嗳气等肠胃问题。

胃肠疾病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从个人来讲,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得过胃肠疾病,有些人甚至长期忍受着胃肠疾病的困扰,使身心受到伤害。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胃肠道呢?

中医看脾胃的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归属于脾胃病范畴。

脾在众多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的主要功能为运化,升举,统血。

胃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

运化水谷精微,通俗地讲就是促进食物和水液消化、吸收,并运送至全身各处,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正常生活。

所以如果脾胃得了病,就会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引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气血生化乏源,则神疲乏力,肢体倦怠,生长发育迟缓;水液代谢紊乱后人多出现大便溏泻,水肿之类的症状。

升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持脏器位置,防止其下垂,在人得病时最常见的病症就是胃下垂。

还有一项是统摄血液,保持其行于脉中,而不致溢于脉外。常见症状有便血、尿血,月经淋漓不尽一类出血性疾病。

西医看脾胃的功能

西医讲的完整的消化道功能包括摄入、转运、消化、吸收、排泄,以及胃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胃肠道黏膜、动力、分泌激素以及淋巴免疫组织产生疾病都可以出现相关症状,治疗多以抑制病情发展,治疗情况治标不治本,停药后反复发作

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和检查项目

得了胃肠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呕吐、胃痛、胃胀、嗳气、腹泻、便秘等。

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检查项目主要有血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检测、胃镜、结肠镜等消化道内镜检查、胃动力检查、食管测酸测压等。

经常胃胀怎么办?

吃点东西后就会出现上腹部饱胀的这种现状,多数情况下是消化不良症状,是由于胃肠道动力低下,导致胃肠运动缓慢,进而出现上腹部饱胀、忾气(类似于打嗝)等症状。

有这种情况的患者记住一定不要暴饮暴食,在通过增加自身运动量后会有改善。但要注意的是靠饭后喝酸奶、吃山楂等助消化都不是一种靠谱的方式。

胃烧心反酸水如何快速解决?

你会不会经常性的感觉上腹部,肋骨下夹角的位置,会有烧灼感、反酸?这种类似的症状,大部分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胃酸分泌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如果在生活中碰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吃一些碱性的食物,比如苏打饼干、面食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中和的效果,尽量避免摄入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经常胃痛怎么办?

经常胃痛,首先要明确胃痛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经常性的疼痛,但是疼痛感不是特别的强烈,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用热水袋捂着肚子的时候会感觉比较舒服一些,胃部受到按压时,也会感觉舒服一些。

这种情况可能是脾胃虚寒导致的,有的患者在胃部隐痛的同时,可能还伴随反酸的症状,对于这样的胃痛,一般采用暖胃祛寒,止酸止痛,可以适当吃一些干姜、胡椒等温性食物。

肚子一饿,感觉胃痛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但也有可能是胃炎等情况,如果你有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饮食、熬夜、经常抽烟、喝酒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情况主要可通过正常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两餐间可加餐)、作息规律、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而改善,如果消化能力特别好,或每日活动量比较大,而经常感到饿,建议可以身边常备一些酸奶、坚果等“零食”,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因为肚子饿而出现的疼痛。

情绪不好,口臭怎么办?

口臭是因为肠胃不好吗?不一定。

口臭与胃肠道关系不大,除非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像胃癌、胃溃疡等,才会伴有持续性的口臭。如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那可能会同时导致口腔粘膜感染、胃病、胃炎等疾病。

经常便秘怎么办?

当代人的无精打采,很多是来源于“不排便”,这是一种让人非常苦恼的事情,好几天不排便,甚至连便意都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这种情况就是便秘的问题了,而且是慢传输型便秘,有时出现四五天、甚至更多天不排便的情况,一般还会伴有腹痛腹胀以及食欲下降的现象出现。

这时最好寻求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有一个大家从小到大都知道的动作,有助于帮助改善便秘,那就是高抬腿,每只腿抬的时候大腿和小腿成90度,左右交替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腰部感觉有拉伸感,每次做5-10分钟左右,早、晚可以各做一次。

养护脾胃的原则

1.戒烟限酒,限制饮用咖啡、巧克力、浓茶,不宜食用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食物。

2.起居有时,就是说不宜熬夜、不睡懒觉,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要有一定的活动量。

3.舒畅情志,中医常说忧思伤脾,焦虑、抑郁、忧伤、紧张过度、压力过大,这些会伤害到脾胃功能,所以保持心情轻松、舒畅是保护脾胃的重要方面。

4.饮食自节,是说三餐定时,粗细搭配,饮食多样,保证全面营养。细嚼慢咽,不宜过饥过饱、偏食、过食肥甘厚味。结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要保证早餐一定要及时吃。

5.进食后适当活动,以散步为佳,保持上身直立状态,不宜立即坐卧,也不可剧烈运动。

6.夜晚睡前不宜进食。消化不良的人群限制大豆、白薯、萝卜等易产气的食物,保证饮食中可溶性纤维素的摄入等。

俗话说:想长寿,先“肠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呵护肠胃的健康,除了以上一些小妙招外,如果您存在长期的肠胃疾病,建议您去医院就诊,该做B超、胃肠镜还得做,抗拒心理要不得。

另外,许多消化过程依赖于肠胃中各种细菌的平衡,如果这些细菌失衡,则可能发生胃肠道疾病,所以通过中药材调理好身体肠胃内的菌落微环境,保持有益菌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很重要。

并不是所有的肠胃疾病都可以依靠自己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就能恢复的。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对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对子女的教育不能等,对自己的健康更不能等。想要知道如何有效地调理自己?还是要咨询中医医生,一对一,对症下药,才能少走弯路,少受罪。

关注我@中医杨小平主任,每天更新分享肠胃健康知识,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有朋友深受胃炎,胃息肉,胆囊炎,脂肪肝,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这些疾病的折磨和困扰,欢迎私信联系我,我会积极为大家辨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胃肠   中医   疾病   受访者   脾胃   胃痛   胃病   肠胃   上班族   症状   胃肠道   杀手   饮食   手册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