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这几种症状,不要以为是简单的感冒,需警惕肺炎

前段时间,小王家的孩子(2岁)出现了咳嗽、咳痰的症状,刚开始小王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自己去药房里面买了感冒药。

但是吃了两天后,小王发现孩子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所以只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进行拍片、抽血检查,通过检查结果判断,小王家的孩子应该是得了肺炎,并且病情已经进一步发展,需要住院治疗。

小王非常的后悔,她表示都是自己粗心大意,宝宝得了肺炎自己还觉得是感冒,要是早点带孩子来医院,说不定宝宝就不用受这么多苦了。

由于感冒和肺炎的症状容易混淆,所以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咳嗽、咳喘等症状时,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了。

那么,我们还能通过哪些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是肺炎呢?

二、宝宝得了肺炎你竟然不知道?这些早期症状需注意

很多宝宝得了肺炎,父母误以为只是感冒。这是因为肺炎的早期症状与其他上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类似,所以常常会出现误诊、漏诊的问题。

因此建议各位家长,应当对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当孩子患病后,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在患上小儿肺炎后,患者的体温会逐渐升高,通常持续在38℃以上,一般持续2-3天不退烧。若服用退烧药物,发烧的情况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药效过了之后,体温又会再次升高。

孩子之所以会发烧,主要是由于肺部感染炎症后,会在孩子体内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导致体温中枢紊乱,使孩子发烧。

临床上,多数小儿肺炎患者会因为肺部功能受损而出现咳嗽、哮喘的症状;若是病情严重,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此时患儿的表现主要为憋气、嘴唇发紫

若出现此类症状,表示孩子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应当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就诊。

此外,孩子患上肺炎后,精神状态、睡眠状况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睡眠不安、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且容易生气、哭闹、不易入睡、容易醒来,孩子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次,孩子患上小儿肺炎后,进餐量通常会有所减少,甚至不吃东西。因为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憋气的表现,从而减少孩子的进食欲望。

若患有小儿肺炎,患者胸部还可能会发出“咕噜”的声音,因为肺炎会影响呼吸,此时患者肺泡的通气和通气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发出异常声音。

通过上述的早期症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孩子是否患上小儿肺炎,不过想要进一步诊断,还是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如今患上小儿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危及儿童的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详细掌握导致孩子肺炎的因素。

二、宝宝为何会患上肺炎?

呼吸道发育不成熟以及免疫力低下,都是小儿肺炎的高发因素。

因为儿童的肺泡数量在8岁以前,都处于增长阶段,而肺部的功能需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

并且儿童的免疫力,同样需要发育到12岁左右,才能达到成年人的正常水平。此时儿童的呼吸道若接触到病原体,很容易导致炎症的产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存在着非常多的病原体,口腔、双手、衣服上都有可能携带,而成年人又经常与儿童接触,若是不做好自我清洁的工作,儿童很容易就被病原体感染,从而导致小儿肺炎的产生。

此外,空气当中也有可能存在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若儿童的生活环境,通风条件不好,病原体可能会通过呼吸道进入儿童的肺部,从而导致肺炎的产生。

另外,在婴幼儿时期,宝妈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如果喂奶过程中奶汁因呛咳进入儿童的肺部,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从而诱发肺炎。

以上,就是肺炎的常见诱发因素。那么,孩子被诊断出患有肺炎后,应如何护理呢?

三、宝宝患上肺炎要如何护理?

在患上小儿肺炎之后,家长应当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病情不断加重。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家庭护理,这样更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宝宝患上肺炎之后,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首先需要注意孩子的居家环境,平时家长应当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但是需要注意室内不能太干燥,因为如果室内太干燥,会导致孩子呼吸道干燥,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其次是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给孩子喂食的时候,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同时还应避免孩子吃饭速度过快,以免因食用过快导致呛咳。

若孩子食欲不振,或是伴随出现发烧、哮喘等症状,则需要让孩子多喝水。因为上述症状都会使患者体内的水分流失,若不重视可能会导致机体缺水,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患病期间,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如果进食方式不当,可能加重肠胃负担。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无法通过饮食补充,病情恢复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患病期间,应避免孩子进食过多高蛋白食物、油腻肥厚的食物、高糖食物、生冷食物。因为这4种食物,会通过不同机制,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影响,影响病情恢复。

再者是控制孩子的体温,当患者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表示已经达到高烧的范围,此时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治疗,同时需要给孩子增加白开水的饮用量,加快孩子体内热量的散出,帮助降低孩子的体温。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热水擦拭孩子的腋下、颈后等部位,帮助出汗退热。

最后一点是注意孩子的穿着,如果在患有肺炎后,仍然穿过厚的衣服,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易怒等现象,此时可能会诱发哮喘,从而使呼吸困难的问题加重。

在患病期间,可让患儿呈半卧半坐的姿势,有助于增加患者肺通气,加快痰液的排出,减少因痰液堵塞引起的不适。

除了日常护理的几个要点之外,家长给孩子用药期间也需注意几个要点。

四、儿童肺炎用药几大误区,需注意

在患病之后,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服用药物,儿童肺炎也是如此。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不少人对于该病的用药,存在几个误区,下面给大家列举出来,希望大家能够规避。

首先,“老药不如新药好,越贵的药越好”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思想误区。可能大家会认为:最新研发的药物,就一定比以前的药物好,而价格越贵的药物,也要比价格便宜的药物好。

但是对于肺炎使用的抗菌药而言,药物需针对特定的病菌才会有治疗效果。而越新越贵的药物,并不代表适用于所有致病菌,所以只有合理用药,才是正确的做法。

其次,很多家长都认为:“输液要比吃药好的快”。觉得孩子只要生病了,去医院挂两针,孩子好的就会快一些。但是孩子身体本就偏弱,输液治疗虽治病效果快,但对身体的刺激性也大。

因此,如果孩子肺炎程度不严重,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即可,并非一定要输液。

临床上,一般对于病情较重的孩子,或者因为剧烈呕吐而无法口服药物的孩子,才会采取输液治疗的方式。

输液治疗通过血液将药物输入人体,起效的确要比口服药物快,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引起不良反应、感染等。因此建议广大家长们,若非必要,无需给孩子进行输液治疗。

此外,还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咳喘的症状已经消失,就可以停止用药了

其实症状消失并不代表孩子的病情已经痊愈,而小儿肺炎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倘若在病情好转的过程中擅自给孩子停药,反而会导致肺炎再度加重。

因此建议家长们遵医嘱给孩子定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带孩子前往医院复查,在医生没有通知停药之前,不能随意给孩子停药。

写在最后

宝宝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常常会被家长们忽略,希望各位家长了解肺炎的前兆,一旦发现及时前往医院配合治疗,并且在生活中做好防护,同时避免上文提到的用药误区,相信很快宝宝就能够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吕凯峰,张伟,陈宏. 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6):37-39

【2】明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临床医学,2021,41(01):120-122.

【3】黄梦雪,杜琳麟. 小儿肺炎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06):473-476.

【4】王爱华,赵霞. 从肺热论治小儿肺炎喘嗽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2015,56(07):620-62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肺炎   症状   孩子   可能会   肺部   小儿   病情   药物   患者   简单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