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主席收到华国锋一封电报,看后嚎啕大哭,说道:快去唐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唐山遭遇7.8级大地震,24.2万人死亡,数以万计的家庭分崩离析,4200多名儿童沦为孤儿”。

地震发生之后,华国锋第一时间给病床上的毛主席送去了《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虽然明知此事会给毛主席的病体雪上加霜,可华国锋还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知道,这件事瞒不住。

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可是,当《通报》送到毛主席手里之后,毛主席却久久地握在手中,一直心痛得难以看下去!

这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这都是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的同胞,可是一场天灾却带去了这么多条无辜的性命,这让毛主席如何接受?

毛主席在床榻之上嚎啕痛哭,在场的警卫和护士也个个哭泣不止。

“国锋同志,快去唐山,代我去看一下灾区的百姓,代我带领人民渡过此次难关。

毛主席

毛主席多想在这件事情上亲力亲为,可此时的他,却连走下病床都已成了奢侈!

21分钟后的呼救

“请首长迅速转告党中央和毛主席,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人员埋在废墟之中,请求支援,请求立即支援”。

1976年7月28日凌晨4点零3分,在地震发生过后的21分钟,在京的电报员收到了吴东亮发来的求救报告,告知了上级部队地震之中的唐山景象。

电报员

那么,在房屋坍塌、道路瘫痪的情况之下,吴东亮是如何做到发动电报的呢?

真实情况是非常的危险的。

7月28日的凌晨,吴东亮当值,虽然夜深,但是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突然之间,地面就开始了晃动。

吴东亮一开始以为是自己的眼花,可顷刻之间,地动山摇,强烈的震感将他摔倒在地,通讯营中的调压器也在晃动之中重重的砸向了吴东亮左脚的大拇指。

电报员

突然地剧痛让吴东亮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即便如此,吴东亮忧心的却并非自己,而是电台。

自己的性命可以不要,但是电台是部队首长的耳目,也是唐山向外界呼救的第一声呐喊。

于是,吴东亮使出全身的力气,在满目的废墟之中挣扎地扑向工作台,抱着电台从窗外钻了出去。

但是因为手摇发电机的失灵,吴东亮千辛万苦抱出来的电台成为了一个美丽的空壳子,灵光闪现之间,吴东亮突然想到屋内还有一个备用电台,但是重返取出却是相当的危险,因为房屋已是摇摇欲坠。

大地震

可是,吴东亮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冲向屋内,顺利取出电台,在灾情发生后的21分钟,将震中第一手的状况上报给了领导部门。

在北京中南海,躺在床上的毛主席也察觉到了震感,但是处事不惊的毛主席却并不慌张,等到汪东兴来到屋内询问主席安危的时候,毛主席还询问其发生了什么事。

除了震中的群众,所有人在最开始的都以为这只是一场小风波,但是在吴东亮的电报内容传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止不住的悲痛。

毛主席

但是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得知此消息之后的华国锋选择“避重就轻”的陈述。

“国锋,怎么回事啊?是哪里传来的震动?”

听闻毛主席的问话,华国锋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主席,是唐山。

听到华国锋的这句话,毛主席立马就就紧张了起来,因为牵扯其中的是中国的同胞,是毛主席想要守护的人。

华国锋

“国锋,你不要在我这里耽搁时间,快回去组织工作,灾区的人民比我更需要你,你只需将最新情况及时托人向我汇报即可”。

进入1976年之后,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而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的离世,对毛主席而言也是一场不小的打击。

于是在1976年的4月7日,毛主席提议让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书记,负责国家的事务。

面对突发的灾情,毛主席虽是心急不已,但却多了分无能为力,虽然华国锋也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但是在毛主席“半命令半委托”语气之下,华国锋还是离开了毛主席的住所,以最快的速度赶至中南海的紫光阁,与中共中央的核心成员开展紧急会议。

中南海

早上八点,一位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也在中南海见到了包括华国锋在内的一众中央领导人。

这位幸存者名叫李玉林

1976年7月28日凌晨地震发生的时候,李玉林正在家中搂着孩子睡觉,可是震感突来,他的孩子直接从炕头被震到了炕尾

可是面对3个孩子的啼哭和妻子的不知所措,李玉林却是顾不上了,因为在他的背后还有一支“更为壮大的队伍”生死未卜。

李玉林是五口之家的一家之主,但与此同时他还是开滦唐山矿会的副主席,手下掌管着两万多人。

地面的震感尚且如此,地下矿场的遭遇更是难以想象。

衣衫不整的报信人

果不其然,唐山“不存在”了。

唐山大地震

昔日的楼房被夷为平地,井架也被直接直接扭成了麻花,底下的惨状李玉林不敢想,他深知自己一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和曹国成一起坐上了去北京报信的车。

但是路程却并不好走,到处都是地震造成的阻断,到处都是废墟和间或传来的震感,直至早上八点,李玉林一行人才抵达了中南海,现身陈述。

吴东亮用灾后21分钟的电报让世界听到了唐山的第一声呼救,李玉林也用浑身是血、衣衫不整的模样为华国锋带来了震中难民的第一声哀求。

唐山大地震

“领导,救救唐山,救救地下的矿工,救救埋在地下废墟的唐山人民吧”。

在妻儿的心中,李玉林一直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是在国家领导人的面前,李玉林却哭得像个孩子。

华国锋止不住地落泪,其余的领导人也纷纷泪目。

但是这些毛主席还尚未得知,因为华国锋忧心毛主席的身体。

“同志,你是从唐山来的,你们需要国家做些什么?”华国锋焦急地询问道。

“解放军,越多越好”。

李玉林的话音刚落,陈锡联立马就站了起来:命令,立即集合野战军,目标唐山。

陈锡联

李玉林还在接着说“请把全国各大矿的矿山救护队全部调到唐山”。

此话一出,李先念立马开口询问“开滦煤矿井下28日有多少上夜班的工人”,李玉林深呼一口气,缓缓说出了“8个矿,两万多人”。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李先念立马就下令“从全国各大矿务局,抽调矿山救护队”。

李先念

因为李玉林的出现,中央领导对震中的情况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并且迅速地做出相关指令,派遣增援部队火速赶往唐山,营救受困的灾区群众。

1976年7月29日,在地震发生两天之后,华国锋发来的关于地震伤亡人数的电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一连串的数字是骇人的触目惊心,电报不长,但是毛主席却看了许久,心中的悲伤情绪难捱,毛主席终于哭出了声。

他是真的心痛,也是真的难过,但拥有更多的却是深深的无力。

“让国锋代替我立即赶往震区,慰问灾区的人民,让他安置好灾区人民的生活”。

华国锋

而这封电报也成了主席在世时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在大难面前,国家与灾区人民同在。

收到毛主席的指令,华国锋在7月30日以总团长的身份带领着中央慰问团,向着灾区唐山前进,并在抵达灾区之后,转达了毛主席对灾区人民的慰问及牵挂。

天灾是无力可挡,但越是关键时刻,就越是不能出现意志的涣散,只有坚定获救的心思,那么才能多出一分生还的可能。

唐山大地震

在7月28日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共中央就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慰问电,中央代表团抵达灾区之后,不仅对唐山的地市开展了慰问,还在滦南等县区也展开了自己的慰问工作。

8月4日,背负着毛主席殷切期待的华国锋来到了唐山,5日的时候,华国锋就和唐山分团的同志抵达煤矿查看灾情,探寻井下工人安全脱险的情况。

生命线工程的恢复

“毛主席说人是最宝贵的因素,只要有了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毛主席

在慰问团的工作过程中,华国锋建议大家把棚子搭好一点,让震中的居民能够睡好吃好,其余的就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华国锋等人的关怀让灾区人民受到了鼓舞,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也夯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害、家园重建的决心。

灾区人民的生活正常是毛主席的内心所愿,民生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营救灾区人民,全国各地的武装力量不惜日夜兼程迅速集结唐山。

华国锋

7月28日当天,北京军区的指挥部派出2.8万多名指战员,140个医疗队,6500台各种车辆,迅速奔赴唐山,开展紧急救援。

沈阳军区的3个师的队伍也在7月28日的下午两点出发,分别在29、30两天抵达唐山。

为了保障救援队的快速抵达,铁路维修部门在7月28日当天就立马投入抢修灾区铁路的紧急战斗之中。

铁路

即便所有人都未可知余震是否传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7月底的唐山充满着凶险,但是所有的解放军和救援队都毫不惧色,他们只希望有更多掩埋在废墟之下的同胞被成功救出。

虽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恶化到连说话都困难的程度,但是毛主席也始终心系唐山,时常询问陪护人员“国锋来信了吗?灾区人民的基础生活得到保障了吗?”

即便自己身体已有诸多的不适,但是毛主席心中牵挂的却依旧只有灾区人民。

毛主席

解放军没有辜负人民的期待,1976年8月2日,救援队用五天的时间从倒塌的建筑之下解救出了上万条的生命。

虽然他们的身体在震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幸运的是,他们还活着,他们还有喘息的机会。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但是对于李玉林而言,他的家人却没有这般幸运。

在小家和大城的选择之上,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李玉林毫不犹豫地坐上了去北京求救的车。

这是天灾面前的正义之举,李玉林为唐山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但是灾情却是“铁公无私”,从北京报信回来之后,李玉林才知道自己的家里人有14人在震中遇难。

救援队在废墟之下伸出生命之手,医疗队在争分夺秒之间唤醒新生,这是发生在唐山的生命传递,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的争分夺秒,也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之中发生。

救援队

抗震救灾工作全面展开之后的7月30日,唐山市救灾指挥部的负责人交给了王庆珍一项特殊的任务:把唐山地震孤儿全部找到,安置好,这些孩子一个都不能饿死。

年幼的孩子在地震之中失去父母,成为了孤儿,他们不会再有父母的陪伴,但国家会是他们永远的依靠。

据统计,这样的孤儿整整有4204位,最小的还只是六个月中的襁褓幼儿。

他们的成长需要人的照顾,于是国家就将这份职责揽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们在震后兴办了多家育儿所,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救援队

华国锋说“有要求及时提出,一定要将群众的情绪稳定住,将灾害的影响减至最低”,所有人都在为唐山加油,而这也正是毛主席心中的时刻所念。

为此,关于唐山的建设和救援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76年8月7日,受灾地区的铁路恢复通车,两个月不到,唐山恢复了供水供电,1976年11月份的寒冬来临之前,唐山的居民已经住进了简易住房,吃住得到了正常的保障。

唐山的情况在逐渐好转,但是毛主席的身体却在地震发生之后每况愈下。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毛主席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毛主席依旧牵挂灾区人民,每天都会让工作人员告知其灾区的最新近况,有多少人被救出,又有多少人不幸殒命……

在对唐山的忧心之中,毛主席离开了人世,全国上下止不住的悲痛,但是华国锋却知道,唯有尽快让唐山的建设恢复如初,让唐山的百姓都过上灾前的正常生活,毛主席才能够真正的安心。

华国锋相信,这一定是毛主席的内心所愿。

华国锋

1988年10月,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十二周年之后,所有的灾区人民都住进了新居,地震的阴霾从唐山的空中散去,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之下,唐山昂扬着的是无限的生机勃勃。

虽然毛主席不能亲眼所见,但是只要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毛主席一定会安心的。

毛主席的一生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国人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之上挺直腰板,彰显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唐山面貌对比图

这是所有国人历代传承的发展任务,吾辈定当奋勇向前,守护好这片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土地,让中国傲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唐山   李先念   电报   中南海   震感   震中   灾区   废墟   说道   主席   身体   发生   华国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