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被开除党籍,16年后中纪委决定:平反

中日关系一直都是非常微妙的存在,两国虽然建交几十年,互相之间也有许多合作和学习,甚至日本在曾帮助我国建国后的发展。

但中国和日本,在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心结,那就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人犯下的恶行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日军的残忍,所以对于日本,无论是老一代还是年青一代,内心中都有着一定的愤恨。

但在日本,对于我们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也同样愤恨,甚至还时常与我国对着干,而这其中就有我们最难忍受的事“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次日本官方人员参拜,都会引起不小的新闻。

而且不仅仅是我国,隔壁的韩国对于这件事也同样愤慨,因为在日本侵华战争之前,日本便对朝鲜进行了入侵。

在朝鲜半岛上,日军的行为与在我国时,基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对于日本的憎恨,中韩两国都是出奇的一致。

然而在1985年10月,我国一位官员竟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事。

当时,中日建交已经13年,中日关系也在逐渐的升温,两国之间的来往也更加的密切,日本为了更好的进入中国市场,时常会派人来中国进行商谈。

而我国当时在很多地方都非常落后,所以为了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我们也同样会派人进行交流和友好访问。

然而就在这一年,作为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的周而复,在率领团队进行访日的时候,竟然参观了“靖国神社”,这个举动可是吓坏了所有人。

一个中国的官员,公然参观靖国神社,这任谁来看都是大逆不道,这不是站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了么。

在党中央知道这件事后,1986年3月4日,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开除共产党党籍。

而在《人民日报》上,一篇题为《中纪委决定开除周而复党籍》的报道也让全国人民,知道个这个“汉奸”,文章中还对周而复的行为,称之为“严重违反外事纪律,丧失国格人格”。

当报道一出,全国人民一片哗然,一个中国的官员,竟然公然参观靖国神社,这不是自己个自己找不自在呢么?

在开除党籍之后,周而复十分的沮丧。许多人开始对他指指点点,甚至有人还趁机对他进行指责。

那周而复为何回去看管靖国神社?这其中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么?

对于靖国神社,相信但凡是个中国人,都会十分厌恶,因为这里并不像名义上真的是个神社,而是供奉着二战时期,日本的14名甲级战犯。

谁能想到,如今的日本,竟将他们神话,丝毫不避讳地进行供奉,也就是说,日本人并没有认为自己在二战中做错了,而是让后代时时刻刻了解到,这些杀人狂魔,都是神一样的英雄,所以这样的靖国神社,让很多中国人痛恨。

不知道你还记得11年前的一场大火么?

在2011年12月26日,一位中国前往日本的留学生刘强,就干出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

这天凌晨,刘强拿好自己事先买好的汽油,在躲开几个保安的监控后,分三次将汽油泼在了靖国神社的大门上,随后一个燃烧的汽油瓶,在远处扔过去,一瞬间整个靖国神社的大门被熊熊大火覆盖。

在点火之后,刘强转身便坐上了事先预约好的出租车,来到了东京成田机场,乘坐飞机飞往了韩国。

而另一边,日本的警方,还在不断地寻找着纵火人员,但始终没有线索,不过就在刘强到达韩国之后,他再次做了件惊天的事。

这一次他仿照着先前的举动,再次点燃了日本驻韩领事馆的大门,然而这一次他没有逃脱,他选择被警方逮捕。

当事件一出,刘强一夜之间成为了中韩两国的英雄,并且亲自承认了靖国神社就是他烧的。随后日本向韩国交涉,希望能够交出刘强。

但此时的韩国和日本刚刚进行了民族大战,对于慰安妇的事,日本始终不愿承认,这件事让整个韩国上下都十分气愤,在这个情况下,谁会把刘强交给日本呢?

随后刘强便在中国的交涉下,回到了中国,可以说靖国神社,绝对是中韩两国人民最痛的伤疤,而日本一次次的参拜,无疑是在挑战两国人民的内心的底线。

可是周而复,竟然以中国官员的身份,进入靖国神社参观,甚至还因此被开除党籍,难道说周而复与日本有着什么关系么?

其实周而复也是一个革命家,在年轻的时候,便加入了共产党,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

周而复出生在一个非常混乱的年代,1914年1月3日,周而复出生在江苏南京。

当时正处于清末民初的时候,各路军阀割据一方,整个中国混乱不堪,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而周家虽然还算富裕,但在这个年代很多事都无法预料。

就在周而复出生之后,张勋率部来到南京,在当时军阀就是一片地区的天,但他们那有什么章法,对于收集军饷,都是大肆的烧杀抢夺,就这样一座南京城,被他们抢夺一空,而这其中也包括周而复的家。

周家一直经营着一家布料店,虽然不是很富裕,但生活上基本无忧,但经此劫难,周家一蹶不振,周父也是恨透了这个人世,变得萎靡不振。

就算到了周而复该上学的时候,家里都拿不出钱来供应他读书。

不过幸好周父是个颇有知识的人,于是便亲自辅导起来,周而复之所以能有之后那么多文化素养,其实都和父亲的启蒙教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但人有穷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父亲就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了能让孩子上学,父亲把能借的钱借了一遍,这样才让周而复进入私塾。

在入学之前,周而复已经被父亲教育多年,所以在学习上始终名列前茅平。

进入中学后,周而复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书籍,而在这时革命的红色,让周而复看到了中国的曙光。

在经过了解之后,周而复明白了革命的重要性,为了中国的未来,革命是势在必行的。

带着这样的热血心情,周而复进入了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光华大学。

当时正处于老蒋“白色恐怖”阶段,蒋介石的“北上剿共”政策,让周而复十分气愤。

在当时,日军攻占了东三省,东北老牌部队奉军,也因为老蒋的不抵抗政策,被赶出了东北,在民族大难当前,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应该拧成一股绳,共同抗日,但老蒋竟然想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共产党。

于是周而复,开始撰写文章,抨击和反对老蒋的“剿共”政策。

然而在那个年代,周而复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蒋介石也不是你几篇文章就能打动的人,并且在1933年,周而复还因为这件事,与同学一起被关进的监狱,最后还是学校保释才将其释放。

从监狱出来后,周而复并没有死心,而是继续参加革命,并结识了鲁迅、茅盾等人,经过一番交谈,周而复的思维更加的清晰,他认为自己一定要为革命做出点什么。

于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周而复放弃了稳定高新的工作,转而来到了武汉,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周而复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当时延安最缺少的,就是周而复这样的知识分子,正所谓仗是要打的,但宣传也是要做的。周而复来到延安之后,很快便得到重用,成为了文化协会的委员会主任。

在来到延安之后,对于更加先进的共产思想,周而复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学习。

在抗战的岁月里,周而复不仅跟随部队抗日,还在各地不断地进行宣传,并撰写文章抨击和披露日军的恶行。

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日本接受了波次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周而复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重用。

甚至还派遣他亲自采访十大元帅以及国民党的一些积极抗日人士,并将这些内容,通过报道告诉给每一个中国人。

在解放战争时期,周而复又被安排到了香港工作,担任了香港地区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委员会副书记职务。

在1949年5月,此时的解放战争基本上全面胜利,周而复也被调派到了上海,在上海解放之后,周而复便担任了统战部秘书长职务。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而复带领文化部,多次到周边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访问,其中包括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一直以来周而复都做着与文艺相关的工作。

在1959年,周而复就任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文化部副部长、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等众多职务,然而就在1985年,这场日本之旅让他走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官员出国与我们不一样,每一步行程都是要提交给大使馆进行报备的,只有经过同意之后,才可以实施。

而当时周而复正在撰写一部抗日小说《长城万里图》,为了让内容更加的贴合事实,于是才有了参观靖国神社的想法。

其实早在他去之前,就已经将行程报备了上去。

然而巧合的是,第二天没收到通知的周而复以为使馆同意了行程,于是便直接前往了,但就在他参观完靖国神社的当天晚上,他才受到通知,公职人员是不可以私自参观靖国神社的,但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周而复已经参观完了。

于是党中央决定,开除周而复党籍,并撤销其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职务,党内对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在得到结果后,周而复为了自己的清白,多次提交材料,表明自己只是想创作书籍,并不是有意参观。

但这种事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因为作为中国的官员,参观靖国神社,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日本别有用心的人,一定会那这件事做文章,甚至还会认为这是中国官方的行为,而中国官方对于靖国神社,始终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这直接关乎了一个国家的国体。

就这样周而复苦苦等待了16年,在2002年9月18日这天,经过中纪委的严格审查,最终更改了周而复的党内判决。

由于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的目的,的确是为了创作《长城万里图》一书,于是原本的开除党籍,更变成了留党观察一年。

终于证明了清白,周而复也是满心欢喜,在2004年1月8日,周而复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而他至今标签,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

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是每个中国人内心的痛,在东北到处可见的万人坑,每一个都是日军血淋淋的残暴事实。

尤其是南京大屠杀,触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但日本对此始终没有承认。

如今我们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航母作战群,拥有自己的5代机,在国家基建以及科技发展上更是世界首屈一指。

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月球车也登陆了月球,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任人欺压的国家,而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盛世,都是因为有着这些革命先烈,不畏艰苦不惧牺牲的奉献,才有了如今和谐的生活。

“勿忘国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于心的事,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向刘强那样激进,但民族的历史,我们决不能忘,正是有着历史的存在,才能鞭策我们更好的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靖国神社   党籍   党中央   延安   中纪委   韩国   日本   日军   副会长   中国   官员   年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