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展现乡村特色风貌-河北省宽城县花溪城周边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案例

■高宜程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承德市东南部,东与辽宁接壤,西与北京、天津相邻,北与平泉和承德相连,南与秦皇岛和唐山市相邻。宽城花溪城生态康养文化体验园正式入选河北旅游十大投资项目,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日接待游客能力超万人,间接带动周边就业可达万人以上,花溪城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对周边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项目在用地上呈现了三个村庄、一处污水处理厂、瀑河将花溪城水乐园包围的态势。在交通方面,承秦出海路这条连接承德及秦皇岛的交通要道,行驶的车辆类型较为复杂,对道路两侧商业活动有一定负面影响。花溪城整体展现出富丽堂皇的欧洲风格,建筑细部构件的雕饰较为细腻,而周边村庄多为民居建筑,不注重建筑雕饰,整体风貌不统一。

乡建创新方法

满族文化传承

如何更好推动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其在新形势下文化引导的价值,是当地村庄整治规划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在民居改造方面,充分研究当地建筑风格文化元素,延续满族传统建筑风格,通过粉刷建筑外墙,增设红砖包边及修缮“跨海烟囱”等方式进行民居建筑改造。景观广场内选用索伦杆、大酱缸、满族文化墙等元素作为景观小品,体现满族文化特征。定期组织剪纸竞赛、满族寿宴、满族特色运动等传统文化活动,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重乡土特色

在建筑建造、改造选材方面,强调 “就地取材、循环使用”的原则,保留和传承乡土特色。建筑改造及景观节点打造时,选用当地土、木、石等建筑材料,保留石磨、石碾、大酱缸等代表乡土元素的物件,并在景观打造上加以利用,通过材料组合手法,结合现代工艺来满足建设标准。此外,在村庄整体风貌塑造中,注重与村外的田园景观进行互动,实现乡土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协调。

规划注重经济、可行

整体规划立足于花溪城周边村庄的实际情况,涉及的建筑材料多为当地石材及木材,绿化树种选用乡土植物,利用石磨、石槽、陶罐等废弃物作为景观小品,节省资金投入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乡土文化特色。

村庄整治设计

农房建筑改造

综合当前建筑质量、建筑风貌及规划区性质,采取保留、改造、拆建等方式对现有建筑进行提档升级。镇工作人员及设计人员经过现场踏勘调查后,对花溪城周边村内219户农房的现状及整治模式进行整理,形成农房档案,便于管理。

保留类建筑——建筑质量较好,建筑立面与村庄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建筑。规划对其进行保留,对部分破损、开裂的墙面、围墙等进行修补。院内增加绿化和场地铺装,丰富院落景观环境。

村庄民居街巷设计及实施效果 高宜程/供图

改造类建筑——建筑质量一般,建筑风貌与村庄整体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对建筑构件进行修缮处理。若建筑风格为传统建筑,则按照传统样式进行适当装饰;若为现代建筑,则对其建筑墙体、屋面、门窗等进行整饰,院墙墙裙处贴仿石材面砖,加装墙头装饰瓦,与村庄整体风貌相融合。

拆建类建筑——建筑质量、建筑外观评价为中、差等级的建筑,占用农田、林地等非建设用地的违章建筑。根据用地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土地使用性质为宅基地的,对其进行拆除重建或改造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使用性质为农用地等非建设用地的,对其进行拆除处理。

公共环境塑造

梳理村内开敞空间、违章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用地,明确公共空间底数,根据村庄游览线路、村民活动范围、村庄空间格局等功能需求,提出村内公共活动场所用地布局及发展策略。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及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村庄公共空间设计及实施效果 高宜程/供图

在景观设计方面,因地制宜选用当地河光石作为沿街花坛砌筑的主要材料,减少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并且与村庄风貌相互协调。增加沿街建筑院落铺装,明确院落空间与街道空间的边界。在植物配置方面,强调“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符合当地气候生态型及土壤生态型的树木种类,确保植被存活率。店铺门前花坛以小灌木为主,沿路花坛中采用乔灌草搭配的方式,丰富景观色彩。沿路增加景观灯及旅游宣传牌,结合花坛分段增设座椅,增设村庄入口标识。

公共设施提升

村内现有幼儿园、小学、文化活动中心、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提升村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花溪城景区的入驻,游客及商户的增加,也显现出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种类单一、服务人群单一、缺少旅游功能等弊端,村民、商户、游客的互动体验感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开始逐渐显现。规划从公共设施的多样性及复合型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公共建筑选址时尽量与公共活动场地相关联,利用村内闲置农房、空闲地建设文化活动室、卫生室等服务设施,缓解景区内供需关系不平衡的问题。结合村庄入口和主要道路,设置机动车集中停放场地,减少机动车进入村内对村民生活产生干扰。拆除露天垃圾池,增设垃圾收集亭、可卸式垃圾箱及公共厕所,完善村内环卫配套设施。

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在经济效益方面,整治改造的村庄紧邻县重点旅游项目——花溪城水上乐园,在村庄人居环境得以改造提升后,有效地改善了花溪城周边村庄整体风貌,提升了游客游玩体验,促进了乡镇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优先选用当地石材、木材、砖瓦等材料的设计手法,降低了改造成本,改善了居住环境,体现了当地文化特色,避免了 “千村一面”,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风貌。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6月27日3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风貌   村庄   满族   村内   河北省   花坛   乡土   乡村   景观   设施   案例   特色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