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一生不服毛主席,为何参观完井冈山旧址后,转而崇拜?

1964年,杜聿明和末代皇帝溥仪等人一起去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去井冈山的愿望是杜聿明提出来的,因为他真的想搞懂这个他一生的问题,那便是:毛泽东到底是怎么战胜国民党的?

这个问题从当初杜聿明在解放战争被俘后便是困扰着他,直到后来特赦出狱,被分配了工作,他还是想不通。

毛泽东到底是怎么赢的?

今天参观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杜聿明找到了答案。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年少成名 北伐初识毛泽东

杜聿明刚刚出名时,是根本没有听过毛泽东这三个字的。

杜聿明家庭条件好,家里是大地主,在当时那个常常饿死人的时代,他却从小没差过肉。父亲更是一代举人,杜聿明的人生开端可谓领先了大多数人。

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杜聿明却并没有成为纨绔子弟。相反,他从小便是极其独立自觉,无论是学习,家务,他都没让别人操过心。更重要的是,杜聿明从小便展现出了极佳的军事天赋。这也是他后来放弃北大,选择报考黄埔军校的原因。

杜聿明曾经给妻子自豪地说,他虽出身于封建地主,但其一生都在为民主做贡献。早在当面他见识到北洋军阀的腐败后,便是下定决心,要跟随中山先生的脚步,去实现民主事业。

杜聿明

在黄埔军校,杜聿明认识了很多人杰,加入黄埔军校的他相当骄傲。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黄埔军校是妇孺皆知名满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未来的将领都会从这所军校里产生。在国共合作破裂后,杜聿明一度认为今后最大的对手,一定会是他在黄埔军校的同窗。

却没想到,未来打败国民党的人,会是当时寂寂无名的毛泽东。

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的名字,是从蒋介石嘴里听到的。

在国共关系破裂后,杜聿明选择了继续留在国民党。共产党人四处逃亡,北伐将要结束时,杜聿明在会上听到蒋介石评价共产党建立农村根据地的事情。当时的国民党人把这当做件趣闻,谁成想,这个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年轻人,最终会是国民党的掘墓人。

毛主席

蒋介石在会上刚刚说完北伐的情况,停顿了一下便是继续开口。

“对于共产党的措施不能停止。我听说他们现在跑到山里去躲起来了?”众人听到皆是一笑。当时大局已定,除了东北,整个中国都是国民党的,逃出来的几个共产党,能在山里干出点啥来?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蒋介石停顿片刻,补充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一鼓作气,不能放松。等到北伐结束吧,到时候把他们一锅端了!”说罢便是不再提起共产党,仿佛已是宣判了他们的命运。

可结果,却是让蒋介石大跌眼镜。

这场本以为摧枯拉朽的胜利迟迟没有到来,直到1935年,杜聿明听说毛泽东带共产党的军队横穿松潘草地成功。当时的杜聿明和蒋介石一样,都感到不可思议。

红军长征胜利

这几年杜聿明没有参加剿灭共产党的第一线,但整体情况他却是清楚。共产党军队就和野草一样,打完继续长,灭都灭不掉。本来以为第五次围剿成功了,终于可以结束这持续好几年的追击,却没想到,这些极其缺乏物资的“散军”,竟然最终长征成功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杜聿明不由得生出一个不详的预感。当初让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是不是放虎归山?

杜聿明明白,共产党能长征成功,要多亏了他们的领袖,毛泽东。他的各种料事如神的操作,让杜聿明感到不安。

但也仅此而已,他相信毛泽东的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只是成功躲避了国民党人的追击而

已。凭借国民党精良的装备,等到正面战场相遇时,胜利的一定还是他们!

红军长征结束

淮海被俘 狱中为解放军做炒面

此后的几年,杜聿明的重心放在了抗日上。他是远赴缅甸军队的副司令,那几年在缅甸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年的国民党军队与英国军队并肩作战,他也是与英国的将军们相识了起来。杜聿明记得很清楚,有一天他在和英国将军闲暇时聊天。将军问杜聿明:“杜,你说中国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杜聿明微笑着回答:“蒋委员长领导出色,中国一定会蒸蒸日上。等到我们打倒了日本,就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到时候欢迎元帅再来中国,我届时一定带着元帅参观!”

中国远征军

英国将军却是笑了笑,话语中暗有所指:“杜,我听说过毛泽东,他好像挺有本事的。”

杜聿明哈哈大笑,嘲讽道:“将军,一个只知道四处逃窜的人能有多大本事?他可敢和蒋委员长正面交锋?”

英国将军没有回应杜聿明的嘲讽,他看着缅甸荒芜的街道,轻声说:“杜,我不太懂你们中国的具体情况,但我得说,好多军事天才,他们的战略都是跨时代的。当初拿破仑在法国崛起时,我们英国人也没有在意,但后来却是追悔莫及。”

他拍了拍杜聿明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杜聿明却愣在原地没有动,因为突然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消息,毛泽东带领着游击队对日本军队进行骚扰,让日本人无可奈何。

敌后游击战

杜聿明想着毛泽东这些年,一路从土地改革,到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再到今天搞什么敌后战略根据地。好像不知不觉,他的名气已经大了起来。

他也想起了,当初在黄埔军校面临选择时,好多人才都是义无反顾跟随了毛泽东。难道毛泽东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

杜聿明这些国民党将领自然是明白,抗日胜利的那天,也就是国共重新内战的时候。这些年来,杜聿明对党国从来都是信心满满,最担忧的都不过是国外的局势以及日本人的入侵。但慢慢得,越来越多的人说起了毛泽东,他们口中的赞美之词在杜聿明听来是格外刺耳。

但杜聿明还是相信,在国共内战重开之日,他们一定还是会战胜毛泽东。

国民党合照

抗日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杜聿明本来有机会一睹他的风采,但蒋介石在毛泽东离开后才把杜聿明叫回重庆。目的,是想把东北交给杜聿明。

杜聿明深知与共产党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此时的杜聿明兴奋不已,他期待已久的这场战役终于要打响了。在他看来,蒋介石发动战争,便是宣告者共产党的末日即将到来。

不只是杜聿明这样认为。不说本身国民党早已建立国民政府,就单纯靠美国赠与蒋介石的装备,国民党战胜压制共产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傅作义更是对美国记者明说:“他毛泽东若是能赢,我傅作义给他牵马执鞭!”

蒋介石检阅军队

在前往东北的飞机上,杜聿明看着窗外的南京城,心中暗暗发誓:再次回来时,一定要成为国家的英雄。

只是这个愿望,最终却被现实残忍地击碎了。

在前期躲过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后,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共产党的反击也随之如雷霆一般犀利。

杜聿明节节败退,最终被俘。

杜聿明被俘

羞愤难当的杜聿明企图自杀,却被解放军阻止了。杜聿明毕竟是抗日功臣,解放军对他没有太多敌意,专门派人去劝他。

来人苦口婆心:“杜将军,你这又是何苦呢?你被抓了,毛主席又不会杀你,现在解放军势如破竹,蒋介石投降是早晚的事。你现在迷途知返还是来得及的。”

杜聿明满心憋屈。自己真是越来越不懂打仗了,明明最初占尽优势,怎么就打着打着被活捉了呢?自己当初的预感竟然成真,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被追得四处奔逃、连杆好枪都没有的毛泽东,竟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新中国在进行开国大典时,杜聿明被关在监狱里。

开国大典

当时的他,心如死灰。曾经的将军身份没有了,自己被活捉,一生荣誉毁于一旦,哪怕出狱以后想必都只能是他人笑柄。更何况,他觉得自己肯定没有任何机会了。

政治斗争的残酷,他比谁都清楚。当年老蒋手下亡魂无数,现在共产党胜利了,他这前朝元老能有活路?他不相信。

但结果,却是使得他出乎意料。

一日在监狱,杜聿明胃痛到站不起来。管教看到了,连忙询问:“你怎么了?”

杜聿明没好气地看了管教一眼,什么都没有说。他想:“你们少假惺惺地问东问西,巴不得我早点死吧!”

杜聿明有胃病

可管教却没如同杜聿明想得那般露出嘲讽之色,讥笑这位前将军也有今日,而是皱着眉头,马上将杜聿明的状况报告给了政府。很快,管教便是将杜聿明的牢门打开。

杜聿明愣住了,不知管教是何意。

管教边扶着杜聿明起身,边说道:“走,我带你去医务室检查。”

杜聿明面色复杂,却还是让管教搀扶着他去了。到了医院检查,医生说杜聿明因为长期征战,得了胃炎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理。政府竟然真的派人去买了相关的药剂,甚至有些药品国内买不到,政府专门派人前去香港购买,为的就是给杜聿明治病。

监狱医务室

在监狱的杜聿明,不但没有遭人虐待,甚至新中国政府还专门派医生给他治病。参军多年,新伤旧伤无数的杜聿明竟然在监狱里养好了身体。看着一天天恢复健康的自己,杜聿明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在国民党占据高位的他,自然是见识过国民党元老那奢靡浪费的生活,不说上海四大家族的贪污腐败让蒋介石的大公子都无可奈何,普通的官员都是视贪污腐败为家常便饭。

但在新中国,无论是政府高官还是他这样的阶下囚,都是有着平等的人格。甚至他这样的国民党战犯,都是能够获得就医的机会。

国民党高级将领们

这时的杜聿明逐渐想明白一件事:不是当初他对双方军事强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而是他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的信仰,他们对人民的态度,才是决定了他们最终胜利的原因。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杜聿明逐渐想明白了,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帮助共产党一起建立好这个新中国。

抗美援朝期间,这位抗日大将也是按捺不住自己想要冲锋陷阵的心思。既然上阵杀敌不行,那我总得干点什么吧?于是,这位握了一辈子枪的将军,竟然主动请缨,要给奔赴朝鲜的解放军做军粮。

抗美援朝时,家家做军粮

对于奔赴前线的志愿军,最缺少的便是粮食。志愿军不能生活做饭,后勤部便只能让他们多带粮食。其中,营养丰富一些的炒面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杜聿明便决定号召大家一起做炒面。

杜聿明一辈子也没做过几次饭,做起炒面不免显得有些笨拙。关在同一个监狱里的手下自然却是不敢笑出声,只能埋头苦干。等到管教看到杜聿明在做什么时,不禁惊呆了。

“你……你这是做什么呢?”

炒面是当时流行的粮食

杜聿明一边揉面,一边回答道:“报告管教,我在给志愿军同志制作炒面!他们在前线战斗,我也要在后面帮忙!”

杜聿明主动为志愿军制作炒面的事迹很快传到了政府。新中国的领导人中很多都是与杜聿明打过交道,甚至还有昔日在黄埔军校的同窗。他们看到杜聿明能与志愿军,与新中国站在一起,自然是倍感欣慰。

重见天日 参观井冈山博物馆

1959年,由于考虑到杜聿明等人的功绩以及他们在监狱内的良好表现,政府把杜聿明等人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释放了。

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杜聿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在监狱外嚎啕大哭。曾经的他以为自己会在监狱度过余生,甚至会遭到暗杀,却没想到自己作为国民党战犯,短短几年便是出狱重获自由。他感激共产党,感激毛泽东对他的宽宏大量。一时间,激动、内疚,五感杂陈。他决心要用行动来回报共产党的这份宽容。

杜聿明等人被特赦

国民党反动派失败后,蒋介石等人为了掩盖罪行,便是销毁了很多证据,导致文史资料的大量丢失,这些都是对于新中国来说很大的损失。杜聿明曾经位高权重,自然是修复历史资料的不二人选。于是,在他出狱后不久,政府便是派人前去询问他,可否愿意做文史专员去修补历史资料。

杜聿明沉默了。虽说这些年他逐渐接受了现实,但每天直面自己失败的历史未免太过残忍。正当来者轻叹一声想要离开时,杜聿明却是开口:“好,只要国家需要我,我愿意尽我所能修补历史材料!”

杜聿明出狱后做文史专员

这时的杜聿明,虽然早已不再是那个春风得意的常胜将军,但此刻的他却是真正获得了人民的尊重。无论所属党派是否相同,只要肯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便是人民尊重的对象。

不久之后故人来访,更是让杜聿明对共产党心怀感恩。

1960年,英国著名元帅访华,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缅甸与杜聿明并肩作战的蒙哥马利。

周总理便是找上了杜聿明,两人在黄埔军校便是相识,周总理便是直接开口了:“蒙哥马利此次访华,不知你可否愿意同去?”

杜聿明呆住了:“总理,我去……方便吗?”他看着面前的周总理,时隔多年,两人的地位却是已经互换,他现在这样的身份还可以去代表政府会面外宾吗?

获得新身份的杜聿明

虽然杜聿明与蒙哥马利关系远远谈不上生死之交,但却互相欣赏,能有机会与此人见面,杜聿明自然也是极其乐意的。

周总理微笑着说:“你别想太多,我是想着你们互相仰慕,有这机会见面,你应该会想去。若是你有什么不便,那尽可以说,不要勉强。”

杜聿明连忙摇头,说道:“不,总理,我愿意去!”

晚宴上见到了蒙哥马利元帅,杜聿明便是等着周总理介绍。周总理刚刚介绍完,蒙哥马利元帅却是笑着对杜聿明说道:“早闻杜将军大名,只是不知道当年您那百万雄兵现在在哪呢?”

蒙哥马利元帅

杜聿明十分难堪。他清楚,蒙哥马利此举并不是故意让他丢人,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指挥官被活捉实在是奇耻大辱。他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回答,没想到周总理却是笑着替他解了围:“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杜将军不也在昆仑山打了胜仗么?他可是我们的抗日英雄啊!”

杜聿明感激地看向周总理,这样的场合他竟然是主动为自己出头。他也是反应过来,笑着回答道:“都在陈毅将军肚子里啊!”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一时间尴尬的气氛一扫而空。

周总理帮杜聿明解围

1964年,杜聿明终于是得以参观他最想去的地方:井冈山博物馆。

与他同行的,还有末代皇帝溥仪等人。

他当年被俘,在狱中最想做的,便是去这个毛泽东起家的地方去看一看,看看他究竟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只是到了井冈山旧址,却让他愣在了原地。

井冈山

一片空旷,只有零星的几排旧瓦房,中间穿插着几个天井。这,便是当年毛泽东居住的地方。

杜聿明事先自然是清楚,这井冈山必然是荒芜的,只是亲身来到后,眼前的荒芜还是让他感叹万千。

当年坐拥天下的蒋介石,却是败给了只有这一片乡村的毛泽东。

身边的讲解员却在热情介绍,指着一个不大的石头对杜聿明他们说:“这石头便是当年主席最喜欢坐的地方,主席当年便是在这里看书和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专门把这个石头保留了下来。”

毛主席当年便是坐在石头上看书

杜聿明来到石头前,身边的溥仪也在仔细查看,两人四目相对,皆是面露复杂之色。

一个是末代皇帝,一个是前国民党将领,两人都是自小便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却没成想,建立新中国的毛主席却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走出了光明大道。

杜聿明看着眼前这破旧的石头,思考着当时的情景:面对着国民党的疯狂追杀,毛泽东一边鼓舞着红军,一边要忍受物质条件上的匮乏,只能坐在石头上思考问题,研究战略。世人只知道毛泽东料事如神是个军事天才,却是想不到他平日里是怎么的付出。

杜聿明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他知道毛泽东伟大,只是来到了井冈山,对于毛泽东他才算是真正地了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行人来到了井冈山博物馆,里面写着毛主席的十六字游记秘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

大步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看完这十六字秘诀,杜聿明沉默良久,后轻声说道:“你们知道吗?自从主席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我便是暗自摇头,觉得他这样的战略肯定长久不了。哪有人一直躲着打仗呢?现在我明白了,是我杜聿明目光太短浅,看不到主席战略中的智慧。”

他继续说道:“我输得不冤,蒋介石也输得不冤。我们只看到了他在打游击,却看不到他掌控战局、把握战机的能力。主席虽然没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他的战略却是领先了时代的。他真正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客观条件,进而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力量。我却只看见了军队的战斗力,看不到隐藏在军队背后的其他力量。我输得不冤。”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身边的人无不点头。当初共产党实力较弱,不宜正面对抗,毛主席便是选择机敏地躲避国民党的进攻,一次次地进行反围剿和反包围。在反围剿中默默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时机成熟之时再展开进攻。

杜聿明在参观完井冈山之后,回了趟西安老家。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他第一次回去。

已经了晚年的杜聿明,自然也是想要落叶归根的。在看到诸多昔日的好友邻居以及多年未见的亲人时,杜聿明再次热泪盈眶,他从来没想到,曾经是战犯的他,竟然能有机会重新回到故乡,在晚年见一见故人。

在他与亲朋好友的交谈中,他也真正从侧面了解到了,在人民眼中的毛主席是怎么得伟大。

杜聿明晚年

在好友告诉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时,这位昔日的国民党将领也是深以为然地说道:“原来我以为,只要是位高权重的人,就必然抛不开一己私利。这么多年,国民党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已经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常态。但我在出狱后才知道我错了。在新中国,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所做所想依然皆是为百姓谋福利。生活在这样的中国,真的是人民的幸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井冈山   黄埔军校   缅甸   炒面   旧址   新中国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   共产党   将军   崇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