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的三种死法:各界争论不休,其妻王玉龄一番话令人心酸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国民党军整编74师被全歼,张灵甫死于山上。

战果是清晰的,主角的死却扑朔迷离。

国共双方对张灵甫的死有截然不同的说法。

首先看看我军的说法。

战争中击毙敌方高级将领,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军很快给出了说法,这一说法最为权威,在其后的40多年内一直被各界认可。

5月18日,华野接到新华社采访的通知,并被告知,将通过公开新闻,播发整编74师被歼,以及张灵甫被击毙的消息,请陈、粟首长予以审核后,将消息稿传给新华社。

陈、粟首长委托华野政治部进行核实。然后上报了新华社。

5月25日新华社报道:我军在孟良战役击毙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等。


同日,《人民日报》在配发的记者纪实报道中写道:“蒋介石嫡系精锐主力军第一个美械师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已为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国武器击毙。”

“尸首查出后,经被俘之该师辐重团上校团长黄政、58旅172团上校团长雷励群及张灵甫之侍从秘书张光第等人前往辨认,确证张氏后脑被汤姆枪弹炸烂,血与脑浆均已干涸。……人民解放军已备棺代为埋葬,以待张氏家属前来领柩回籍。”

这是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说法。后来官方出版各种战史著作,都以当时报社的权威报道为准,进行记载。

1987年7月,首部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其中记载为“击毙”。

1989年,何凤山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撰文,详细地记述了率部击毙张灵甫的经过。何凤山时任华野六纵特务团副团长,六纵攻上孟良崮峰顶时,他率兵冲在最前面。

何凤山回忆说:“我即命令部队用轻机关枪、汤姆冲锋枪及手榴弹,向洞内射击。过了一会儿,听到洞内有人喊叫:‘你们不要打了,张师长已经被你们打死了。’我立即率人冲进洞内搜索,只见洞内敌人尸体横七竖八,血污满地。我问被俘的敌报话机台长:‘哪个是张灵甫?’他战战兢兢地指认了被击毙的张灵甫”。

“上级查明张灵甫确已被我击毙后,命我团将张灵甫的尸体用担架抬着随部队转移。两天后,将其埋葬在山东省沂水县野猪旺村村后的山冈上,并在坟前竖一木牌,上写‘张灵甫之墓’。当时,新华社曾广播,希望其家属到该处收尸。”

再看看另一些当事人的说法:即投降后被击毙。

张灵甫死后40多年,当年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任参谋的金子谷,披露了一段隐情,即张灵甫是在投降时被我军当场击毙的。

1987年8月25日,他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记孟良崮战役》一文中说:“战役接近尾声时,我6纵穿插部队一个排,冲进张灵甫躲藏的山洞,张灵甫举手投降,排长恨敌心切,端起冲锋枪将他击毙。”

到底有没有这档子事呢?

1988年,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军军史编写办公室编印的《劲旅雄风》一书,收录了当年时任六纵司令员的王必成撰写的回忆文章《飞兵激战孟良崮》。在这篇内部文稿中,王必成记述了6纵特务团活捉张灵甫后,被一名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干部打死的情况,但正式出版时,删去了以上记述,改为与何凤山的说法一致。

1996年,当年任六纵政委的江渭清,再次在回忆录《七十年征程》一书中,说到击毙后打死的情节。江渭清在书中写道:“在孟良崮战役中,要说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被我6纵特务团活捉了的张灵甫,却被一名对张灵甫恨之入骨的干部给打死了。”

第三种说法,就是国民党方面所谓的自杀。但自杀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细节稍有不同。

第一种是蒋介石集团编撰的伪《戡乱战史》。其中华东地区作战一节,提到张灵甫的死法。该书这样说:“整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与副师长蔡仁杰,从容自岩内之指挥所步出,举枪高呼两声中华民国万岁,声震山谷,旋再步入指挥所内自戕成仁。”

这个说法源自1947年5月19日蒋介石的一个讲话。当时蒋介石在其举办的第二期军官训练团发表讲话,痛陈74师在孟良崮失败的教训,声称这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当天他还亲自飞往徐州,与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研讨山东军事,决定部队全面整训。

随后,根据蒋介石的讲话精神,国民党报刊相继报道了张灵甫等“集体成仁”的消息。29日,蒋介石发布为追念张灵甫“成仁”通告国民党军官兵的训词,其中称张灵甫等“最后不屈相率自我”,张灵甫等人“集体自我殉国”,后即被载入国民党军战史中。

国民党为鼓舞士气,曾借此大事宣传。为证明“自杀”的事实,他们还借逃脱出来的74师官兵之口,述说张灵甫等“壮烈牺牲情形”。国民党军《第一兵团蒙阴东南地区战役战

斗详报》中记载,据归来官兵口述:“张师长、蔡副师长等,皆于手毙匪徒后,以其最后之一弹,慷慨成仁。”试想:能目击这一情景发生的人还能从那里逃脱吗?

还有更为详细的记录。

作为张灵甫自杀证据的,还有他的两封遗书。据派出参与孟良崮战后调查的邱维达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当时了解到张灵甫在通讯中断、弹药用尽后,在掩蔽部内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给妻子王玉龄。并安排随从参谋逃出送信,以及最后留在指挥所内的人准备自杀等情节。

有人还听说给蒋介石的信并用电报发出。在行将被歼前,张灵甫有可能作出自杀的打算,但毕竟未成事实。

遗书实际上遗书是张的老上司、原74军军长王耀武精心编造的,连蒋介石也被蒙在鼓里。他说:孟良崮战斗刚一结束,蒋介石电询王耀武有无张灵甫等人详情,该师有人到济南否。这时该师恰有少数人逃到济南,内有师部副官赵某。王耀武面询作战经过后,决定为张灵甫写两封遗书,一致蒋介石,一致其妻。王耀武之所以编造这两封遗书,是为自己和张灵甫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终于光荣地替父亲领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抗日纪念章,张灵甫将军的抗日功绩以中国最庄严、最正式的形式得以正名。

相逢一笑泯恩仇!2006年春节前,粟裕大将的后人粟刚兵先生设便宴招待张灵甫夫人王玉龄,提到当年张灵甫的功过,80多岁的王玉龄不无辛酸地表示,他已经死了,再去讨论那些细节,无疑是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心上,再捅一刀。所以,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们还是向前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人民解放军   新华社   战史   争论不休   遗书   师长   我军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心酸   说法   王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