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哪个部位吃起来最香?贴骨肉!请不要反驳,吃了就知道


专注分享地方农特产美食

世界为村,不分界邦


对一块已经吃过,本该要扔掉的骨头还留下熬粥,是小时候的一个记忆。这个记忆是关于那个年代的贫穷和一段美食的故事。

每个人的儿时记忆里,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情让我们终生难忘,尤其是好不容易才吃到的美食,更显珍贵。如今再吃到,甚至还能感受到当年食物入口时的愉悦和满足。

在回忆时,那样的美味依旧能勾起我们肚里的馋虫,刺激我们的味蕾,心里想着如果还能再吃到,那该多好。于是,我想把吃剩的骨头拿来再做一道美食,连接之前与现在。



贴骨肉,一头猪里最香的肉


贴骨肉,也叫骨边肉,是贴近骨头那部分的肉。因为它靠近骨头的缘故,肉质细嫩,筋骨相连,非常入味,备受食客青睐。平时我们去买时以为单单是买骨头,但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是一件花了一份钱买到两样食材的好事,买骨头多送了肉,简直是赚翻了。

小时候,每次吃猪骨头时,家人都格外爱吃贴骨肉。母亲就经常说,贴骨头最香甜,惹得我们几个小孩都抢着吃。贴在骨上的肉其实不多,但因为儿时有这段经历,它的美味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自此也记住了“贴骨肉”这个名词。

当年,我们那里生活条件差,舍不得花钱买排骨、筒骨、扇子骨来吃,吃上贴骨肉的机会就更少,除非是在一些大节日,大人才舍得买一些回来给孩子解馋。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贴骨肉的诱惑力足以胜过如今的山珍海味。

现在我们想吃就能吃到,把骨头放在生姜、八角等调料里煮透后剔下那一丝丝的肉,然后再炒一下,一盘香味浓郁的贴骨肉就做好了,嚼起来有嚼劲还不腻口,下饭下酒都很合适。

只是因为做起来比较费时,人们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在上面,这种做法就没那么家常。而且现在想吃什么、想怎么吃都很容易,也没多少人把贴骨肉放在心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没有之前珍贵。

虽然如此,但现在我们经常吃大块的肉,吃多了也会腻,不少人又记起贴骨肉来了,只是不再剔下来,而是连带着骨头煮好后直接吃,现在的东北大骨头就是吃贴骨肉最简单粗暴、最诱人的方式之一——啃、吸、嘬、扣交替使用,那些肉丝和筋膜即使藏在骨缝里也要吃得干干净净。

每次去东北饭馆吃大骨头时,刚一进店就看到食客手拿大骨头在啃,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等大骨头一上桌就迫不及待地啃上了!吃起来软嫩而不发柴,嘴边不全是油都不好意思踏进这家店。

可以说,这就是贴骨肉的魅力了!


吃完贴骨肉,剩的骨头你别扔


在儿时,有一次吃完了贴骨肉,即将要扔掉骨头时,爷爷就说:“骨头不要扔,今晚拿来熬粥。

爷爷说完,我去问母亲为什么还拿吃剩的骨头熬粥,母亲说:“这是穷怕了,当年食物贫乏时连吃肉的机会都很少,更买不起这种带肉的骨头,所以你爷爷那一辈的人,只要有机会买骨头肉,啃完肉都会留下骨头,清洗后再拿来煮粥,能吃出一点肉味就不能浪费。

接下来的那一顿晚餐,全家人就吃到了爷爷用吃剩的骨头熬成的粥。放到现在,谁还会去管它,啃几下肉就扔了,哪还会用剩下的骨头再熬粥呢。毕竟,这个画面会让不少人一想到就反胃,入不了口。这也难怪,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和爷爷那一辈的人一样的生活,永远无法体会到当时的艰辛。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差,能吃到贴骨肉的机会也很少,再经过爷爷那次“倒腾”,让我倍感稀缺美食的珍贵,那一锅的骨头粥也就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也正因为这一段难忘的童年经历,让我长大后对这份粥念念不忘,在它的味觉撩动之下,我决定亲手做一次。

先是把买来的扇子骨和黄豆煮汤,吃完了贴骨肉就留下骨头,然后放到开水和清水里各洗两次之后拿去熬粥。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味道,我还专门架起了柴火灶用木柴来烧,用了1个小时左右来熬煮。

还真别说,煮出来的粥确实很诱人,打开锅盖时,粥散发出淡淡的骨肉香,吃起来不油腻,一丝丝的骨头油附在米粒上,闻起来有骨头的自然香甜——我知道,这就是小时候爷爷煮出来的味道!虽然爷爷早已不在,但他用吃剩的骨头煮粥的味道依然还在。故人已去,滋味永存。

做粥不油米,又有鲜甜味,这样的粥真的太好喝了!这种做法大家不妨也试一下。

忆苦思甜,才发现如今的生活条件太好了,不用再那么“抠搜”了,连吃剩下的骨头也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贴骨肉的吃法,只有你想不到


贴骨肉的吃法自然不只是拿来熬粥那么单调,如今的吃法丰富多样,不再拘泥于以前食物匮乏年代的吃法了。

再细分贴骨肉的话,排骨、扇子骨、筒骨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这里面,当属排骨最贵。排骨味道鲜美,烹煮后不会太过油腻,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骨胶原、骨粘蛋白、磷酸钙等营养物质,是一种集美味与营养于一身的食材。

更主要的是,它的烹调方法很丰富,烤、炸、蒸、红烧都可以,比如香酥排骨、糖醋排骨、豉汁排骨、莲藕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排骨,万物皆可搭,任何你喜欢的食材都可以完美搭配!做出的排骨美食,香气浓郁,味道厚实,有肉有筋有脆骨,吃上一块,唇齿留香,恨不得把骨头都啃光,叫人不爱都难。


而扇子骨的欢迎程度,可能仅次于排骨。它骨小肉多,细嫩鲜甜,用它做成的手抓扇子骨最受青睐:焯水后加入蒜末、姜末、生抽、盐和料酒拌匀,腌制3小时入味;接着起锅烧油,待油温五成热后放扇子骨到锅内炸,熟透捞出;锅留底油,放入辣椒、蒜末煸香,倒入刚炸好的扇子骨,放入芝麻、孜然、烧烤粉,拌匀即可食用。

做出的扇子骨色泽红亮,外酥里嫩,肉香浓郁,口感接近于牛排,吃起来超级香,吃了一根还想再吃一根!

这道嚼起来香辣爽口又解馋的美食,它既可以当做节日的硬菜,还可以是闲时的零食,更是夜宵摊上的下酒菜。有手抓扇子骨的地方,就不会是美食荒漠!

还有嘬骨髓嘬得让人上瘾的筒骨,名气比扇子骨要响,丝毫不比排骨弱!特别是筒骨两头的贴骨肉,牙齿贴着骨头轻轻咬下,嚼感紧实,肉香顶级。

有的老饕就说,吃完了贴骨肉也别忘了好好嘬一下骨髓,说宁嘬骨髓也不愿做神仙。这样的美味,吃货们一定不要放过!

筒骨含有丰富的骨髓,人们多半拿来煲汤。用筒骨煲汤,先用砂锅文火慢炖3小时以上,筒骨会自然破裂,骨髓就流到汤里,喝上几口,汤水软滑鲜美,让人浑身舒坦

在民间就有“肉管三天,汤管一切”的说法,意思是肉熬成汤汁后的营养,高于汤中的肉的营养,烹煮出来的骨汤,营养最丰富。给筒骨加一根玉米,两根胡萝卜,再加一些调料熬制2小时左右,熬煮出来的汤汁又是一道美味,在夏季喝,可清热润肠,在秋冬喝,整个心都暖了。


贴骨肉这样的美味,放在贫困年代,是稀缺而珍贵的食材;放到现在,那也是一味高级食材,吃起来有嚼劲,啃起来有肉香,下饭送酒有滋有味,这既是我的童年记忆,也是如今的我们都值得尝试的美味。

请戴上手套,直接进入了狗啃骨模式吧,它既能让你过足肉瘾,少脂肪的它还让我们没有丝毫的罪恶感!你瞧,这样的贴骨肉多贴心。


文苏之

图片界邦村、部分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界邦村原创,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关注界邦村,带你一起去吃好吃的

欢迎收藏、转发,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会吃的资深吃货


-美食好文推荐-

1、在广西,没有谁能拒绝得了酸嘢的诱惑

2、90后小伙在城市不想待了,回村种田的生活竟也觉得不错

3、8月份不可错过的12种应季水果,水果控们,吃掉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骨肉   吃法   扇子   排骨   骨髓   骨头   部位   美味   爷爷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