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中央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的思想与决策,都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6年,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岗位,这一消息让全国人民都心痛不已。

为了纪念毛主席,不论是党内还是党外,不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希望能够更好地纪念毛主席。

中央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雕刻一尊毛主席的雕像,以供世人瞻仰与纪念。

然而,这尊雕像雕刻完成后,中央竟然又提出要更换雕像的要求。最后还是邓小平,在瞻仰了毛主席的雕像后,力排众议不做更换。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雕刻完成的雕像不被采纳?邓小平又为何在看完雕像后,力排众议不做更换呢?

终身革命、一生功绩

谈到中国革命,毛主席是国人第一个能想到的人。

在青年时期,毛主席便已胸怀大志,要救苍生于水火,挽国家之危亡。

1920年后毛主席投身革命,在自己的老家创建共产主义组织,又于1921年参加共产党一大,成为一大的十八代表之一。

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周总理领导了南昌起义,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起义后,两支队伍登上井冈山,创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随后,各地起义接连发生,众多抗日力量在华夏大地上,执行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在长征过程中,毛主席带领着三万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最终在陕北会师。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领导,才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革命保留了有生力量。

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提出独立自主的游击作战,极为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进攻。

随后,他撰写的《论持久战》,更是成为了全国抗战的指导方针。毛主席利用人民的力量,最终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潭。

抗日战争结束后,毛主席为了能够和平建国而远赴重庆,单刀赴会,促成了双十协定。

但蒋介石随后便发动了全面内战,毛主席再次提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作战方针。

粉碎了国民党政府进行独裁的企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创建,毛主席完成了救国救民的任务,随后又下达了新的任务,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将中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

他的余生,一直在为了这一任务而努力着,但时间并没有关照这位世纪伟人。1976年,成为了中国人民最难以忘却的一年。

1976年,毛主席听到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当时,年过古稀的他,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周总理的逝世,让毛主席深受打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走出来。

紧接着,在1976年的7月,毛主席又接到了朱总司令逝世的消息。

北京的炎炎夏日,暖不了毛主席的内心,他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他那颗指点江山的内心,却被一个又一个噩耗塞满。

“朱毛不分家”这句话仿佛就在昨天,就在井冈山那个没多大的石头屋内。一个是意气风发,敢为天下先的全军政委,一个是身经百战,杀敌于阵前的三军统帅。

在两位老战友相继离世后,毛主席的身体也急转直下。

1976年9月9日,这位让华夏大地结束了长达一个半世纪屈辱历史的伟人倒下了,倒在了他一生奋斗的路上。

在他逝世的前几个小时,他依旧让秘书准备好,国内外形势的资料与自己的工作计划。

对毛主席进行抢救的医疗小组,纷纷抹着眼泪,努力忍受着毛主席离开的悲痛。

华国锋当时正在会见外宾,看到神色十分悲伤的秘书,对着自己使了一个眼色。

心中一惊的华国锋,委婉结束了对外宾的会见后,赶忙来到房间外听秘书汇报毛主席的情况。

得知毛主席情况后,华国锋来到毛主席的病房,但毛主席却没办法在看他一眼。

华国锋带着悲痛冲出病房,召集了党中央高级领导召开会议,讨论毛主席逝世后的事件处理,并向中国人民广播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生而为国、死亦忧民

毛主席的逝世,让所有的国人,都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

毛主席,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精神支柱。他们深深地记得,是毛主席让国人有了尊严,让广大的贫苦大众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华国锋在处理毛主席的后事,与毛主席遗体问题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毛主席,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实践者,同样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战士。

为了国家有更多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毛主席提议中央领导采取火葬的方式,也就是将遗体火化后进行安葬,不留遗体,不建坟墓。

毛主席还讲,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自己也是人,就会生老病死。

随后,便第一个在火化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周总理与朱总司令也一致拥护这一倡议,继而也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毛主席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和其他老人一样有了叶落归根的想法,他曾对秘书说,希望自己的一部分骨灰,能够安葬在老家韶山。

毛主席如此从容地面对生死,却也让华国锋犯了难。

会议上,大家都强忍着悲伤进行讨论,但毛主席遗体的处理问题,却有了极大的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毛主席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为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应该火化遗体,以完成主席最后的心愿。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毛主席为中国的贡献极大,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极高。如果火化他的遗体,全中国的普通民众不会答应。

毛主席作为国家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杰出领袖,他的遗体应该被保留下来,让世人永远铭记。

讨论十分激烈,中央一时半会也无法给出解决方案。

华国锋与叶剑英提出优先保护毛主席的遗体,为毛主席举办追悼仪式,让各界人士前来悼念毛主席。

至于其他问题,在毛主席的追悼会结束后再进行讨论。

在毛主席的遗体做了简要的处理后,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悼念仪式。

参加悼念毛主席的人员多达30多万,每个人都难以掩盖心中的创伤,有的甚至失声痛哭起来。

这一期间,中国收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发来的悼词,很多国家派遣政要前来中国,只为悼念中国的这位世纪巨人。

在悼念活动结束后,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要求,要来北京悼念毛主席。一方面是毛主席个人的意愿,另一方面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期许。

最终,中央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下来,这一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北京召集了大量的专家进行研讨。

为了体现毛主席的端庄与慈祥,存放毛主席的水晶棺椁就要满足恒温、通风、大气以及坚固等一系列的特性。

北京玻璃制造厂,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毛主席棺椁的制造。

在棺椁内部,专家们还布置了一些光学仪器,这些光学器械发出的光十分柔和,让毛主席看起来更加慈祥,仿佛他只是在睡觉。

为中国呕心沥血,辛劳一生的那位传奇老人,如今还在这个水晶棺椁中休息着,全国人民都想来再见一见这位老人。

为了能够让国内外的人民,能够更好地悼念毛主席,瞻仰毛主席的仪容,中央还决定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并打算在纪念堂的展厅内,放置毛主席的遗体与几个毛主席的雕像。

毛主席塑像、万民心愿

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消息已经播出,中国的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

中央决定,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时,建设完成毛主席纪念堂,并且对全国人民进行开放。

让国人能够瞻仰到毛主席的仪容,铭记这位为新中国而奋斗终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这个任务,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时间紧任务重。

因为雕像是放在纪念堂里面的,雕像的大小应该要体现出毛主席的威严、庄重,因此不能太小。

同样的,因为是给毛主席雕像,全国的相关人才全部愿意进行雕像的建造工作。

一段时间的筛选后,中央选取了中国最优秀的几十位相关人才,进行毛主席雕像的建造工作。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整个雕塑组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制作毛主席雕像的样稿。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个小组将自己的样稿上交到中央,由中央决定采用那个样稿。

中央对此事十分重视,在全国招募了众多的专家来讨论此事。

最终,中央决定雕刻一个,毛主席双腿交叉坐在沙发上形象的雕像,为展厅主体雕像,其他展厅的雕像也开始设计。

毛主席的雕像问题得以解决,但整个展厅的建造与布置,却成为了难题。

为了能够完美的体现,毛主席的威严与庄重,设计者们在数不清的设计稿中,一遍一遍的开着会。

但大家的想法大同小异,始终不能够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时间很快地过去,距离完工的时间,只剩下九个月。

想要解决问题,就应该多听一听参观者的意见,人民满意才是最重要的。随后,设计组希望,能够从民间筛选出满意的样稿与设计方案。

于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设计组便收集几千个设计方案。

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毛主席的雕像设计与展厅的设计方案。同时,时间也只剩下半年。

1977年的北京十分寒冷,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施工人员只能在工地上进行休息。

寒冷的天气,让很多工人手脚冻僵,无法进行雕刻工作,整个工程的进度被拖慢。

开春后,很多群众听说了毛主席雕塑遇到了困难,纷纷来到现场提供帮助。

在一百位雕刻师傅,每天超负荷工作下,最终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毛主席雕塑的雕刻工作。

当时的中国,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但中国人总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个又一个困难的任务。

这就是,能够“徒手写出东风导弹,算盘打出两弹一星”的中国人,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然随着匠人的刀斧,刻进了毛主席的雕像中。

毛主席雕像已经完成,但整个雕像重达十几吨。

雕像的高度与宽度,都与毛主席纪念堂的大门几乎一样,这就意味着要想将毛主席的雕塑放到展厅中,需要十分谨慎。

稍有磕碰,整个雕塑与大门都要重新修建,这也就意味着毛主席纪念馆的开放时间,要推迟。

可这是原则问题,毛主席纪念堂的开放时间定在9月9日,是主席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这天开放纪念堂意义非凡。

最后,施工组利用最原始的方式,调集了众多人手,将毛主席纪念像摆放在展厅当中。

矗立至今

在主席逝世一周年后,毛主席纪念馆迎来了第一批前来瞻仰的人。

这些人中,就有参与整个纪念堂建造的韩福裕。由于韩福裕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做过卫士,因此他对毛主席与周总理,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

毛主席纪念堂开放后,韩福裕有时间便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回忆他在周总理身边与毛主席一起相处的日子。

在纪念堂开放一段时间后,来瞻仰的游人越来越多,这些游客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毛主席雕塑的形象,与整个大厅的庄严氛围,有些不太搭配。

毛主席纪念堂的背景,是一幅祖国大地图,整个展厅充斥着庄严、肃穆的气氛。而毛主席的雕像显得平易近人,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威严。

发现问题后,中央开始开会讨论解决方式,在几番讨论后,最终决定要更换雕像。

而韩福裕,在多次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观瞻,得知要更换雕像后,他却反对这一提案。

理由很简单,首先是更换难度相对较大。韩福裕亲身经历了整个雕塑过程,知道这其中的艰辛。

第二,更换雕像就要关闭毛主席纪念堂,这样的做法会引起不好的社会与国际响应。

这一提议让中央高度重视,韩福裕也紧随其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毛主席雕像附近摆上鲜花,挡住部分腿部雕像。

这样一来,不但能解决展厅气氛不融洽,还能完美体现毛主席的革命精神。

“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也表明了毛主席,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的美好愿景。

这一建议得到了很多悼念毛主席的游客的支持,中央也深刻讨论了这一问题。但还是没有形成决议,负责管理毛主席纪念堂的工作人员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

韩福裕亲自到各个部门,进行解释与说明,最终这一方案被采纳。

但这一情况只是暂时得到了解决,还是存在换掉毛主席雕像的声音。

后来,邓小平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在三鞠躬后献上了一束花。

韩福裕在邓小平身边,讲述了毛主席雕像的制作历程,还有后来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听完韩福裕的讲述,邓小平沉思良久,最后告诉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雕像不用更换了。

邓小平与毛主席,在1927年的一次会议上相识,70年的风雨让毛主席与邓小平之间,有着一份极为深厚的革命友谊。

在毛主席纪念馆悼念完毛主席的邓小平,心中更加坚决了那个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改革开放成为了党中央工作的重点。

邓小平三次南巡讲话,对国内与国际形势做了深刻的分析。在各个地区进行的试点,也是很有成效的。

对于国外的质疑,邓小平则是以静制动,让外国人亲自来到中国探求答案。

完成这一工作的话,国外政要的先锋官——国外的记者,就是首当其冲的团体。这些记者中,便有一位名声极大的女性人物。

她就是法拉奇,她本人也认为中国正在摒弃毛泽东思想,所以才进行改革开放。

在对邓小平的采访中,她也在邓小平精湛的话语下,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对毛主席的评价与改革开放的态度。

当时,法拉奇直接询问:

“中国建造的毛主席纪念堂,是否会拆除?”

邓小平坚定的回答道:

“不会,不论何时,我们都将毛主席当做新中国的开国者来纪念。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中国革命的胜利也要更久。”

经过这次采访,国内与国外都了解到,中央对毛主席的敬仰与爱戴。

时至今日,毛主席纪念堂与毛主席雕像,仍一直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注视着中国的飞速发展。

每一个看到毛主席雕像的那抹微笑的游客,都能感受到了毛主席“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的革命情怀!

丰功伟绩、伟人不朽

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为了人民的幸福他呕心沥血。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他总能够化险为夷。

没有毛主席的领导,中国的革命胜利会晚很长时间。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他的功绩值得被华夏儿女永远的传唱下去。

如今的毛主席纪念堂,已经度过半个世纪的风霜,虽有过保养,但依旧存在历史的痕迹。

曾经,毛主席带领着一群信仰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开创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摆脱了压迫。

如今,后辈继承了他们的意志,依旧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纪念堂   棺椁   中央   坐像   遗体   雕像   威严   中国   雕塑   展厅   鲜花   时间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