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临终前对李敏说:不要忘了韶山两个吃不饱肚子的堂叔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前专门拉过身旁的李敏并万分叮嘱:“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得你们去做了,家乡还有两个叔叔,他们身体很不好,你们要代我去看看。”

不过多久,毛主席便离开了人世。

毛主席千叮咛万嘱咐的两位堂叔是谁?他们又做着什么?后来的李敏去看望两位堂叔了吗?

毛主席

主席三哥

“三哥、三哥。”

这是毛主席自小便听旁人讲起的言语,在毛主席这一辈儿已经有十几个堂兄弟了,而毛主席在其中排行老三,所以总是三哥三哥地叫着。

尤其是毛泽连与毛泽荣总是喜好三哥地叫着,毛主席与这两个弟弟也很是交好。

自小便一起长大的兄弟,长大后也是来往密切,即使后来毛主席因为料理国家大事繁忙,两个弟弟也是不忘与毛主席来往,情谊反倒是更加浓厚了。

相比较毛泽荣,毛主席与毛泽连更为亲近,因为毛泽连便是毛泽建的胞弟。

毛泽建

因为自小家中贫困的缘故,毛泽建四岁的时候便被接到毛主席家生活。

因为毛主席家中没有女眷,加上“泽”字辈只有这一个女娃,毛主席的母亲对于来到家中的毛泽建很是善待。

固然地,毛泽建与毛主席的关系也很是亲密,加上毛泽建的亲弟弟是毛泽连,几个人来往的也便是更加密切。

毛泽连的父亲叫做毛尉生,年轻时就患有肺痨,中年以后更是咳嗽不止,不到五十岁便离开了人世。

而母亲陈氏因为患有严重的眼病,所以家中的生活也是拮据得很。

青年毛主席

毛泽建去到毛主席家后,两家的关系亲近不少不说,毛主席每次在外地读书后,一到寒暑假便会去家中看望婶母。

毛泽连比毛主席小了整整二十岁,毛主席上学的年纪,毛泽连就是个幼童,每次毛主席在外上学回家后,毛泽连便在其身后三哥三哥的叫着。

稚嫩的童音加上俏皮的个性,令毛主席很是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堂弟。

自小毛泽连便很崇拜他的三哥,觉得他的三哥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1925年,毛主席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夫人杨开慧以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一起同行。

杨开慧

回到韶山之后,杨开慧便开始忙碌起来,并协助毛主席开办农民夜校,这个时候的毛泽连刚刚十三岁,虽然少不更事,但是他知道,只要是他三哥做的,他都觉得是正确的。

于是毛泽连便主动为毛主席做起了通讯员,还带头参加儿童团,并且为党组织开会站岗放哨。

拿到任务的毛泽连很是仔细,生怕出现一点差池,只要发现异常情况便立即向农会报告。

很快毛泽连便立了大功。

毛主席回乡的消息很快传入军阀赵恒惕的耳朵里,随即便派人去到韶山准备捉拿毛主席,敌人的到来让在门口放哨的毛泽连逮了个正着,故意大声咳嗽,并且高攀马灯向毛主席示警。

毛主席

这才让毛主席脱离了险境。

此外,毛主席与杨开慧在韶山开展活动的半年时间里,均是毛泽连的母亲为其料理生活,也是这这段时间里,毛主席与毛泽连两人形影不离。

在与毛主席的频繁接触当中,毛泽连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思想进步很快,并且有了投身革命的想法,渴望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毛主席离开韶山后,毛泽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长大后的毛泽连身强体壮,口齿伶俐,但因为家中贫困,所以总是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后来的毛泽连不仅参加了农民协会还积极参加农民夜校,只要是党组织有活动开展,毛泽连都很是认真地参加。

毛泽连

本以为自己能够向三哥一样成为一个为革命献身的人,却因为一个意外,从此毛泽连便在家乡落了根。

时不时去到毛氏祠堂便是毛泽连做过最多的事情,这天从祠堂出来的毛泽连因为天气的缘故,毛泽连手上拿着的火把熄灭了,脚底一滑,整个人便失去了中心,狠狠地摔在路边,左眼被柴蔸刺流血了

生疼的毛泽连硬是忍了好久,因为家中没钱的缘故所以不愿意去看医生,后来便化了脓,再之后左眼便失明了。

自打那之后,毛泽连便一直在家乡干些农活维持生活,因为左眼失明的关系,干不得其他。

这时候毛主席已经离开了家乡投身了革命,为百姓前后奔波着。

毛主席

而另外的堂弟毛泽荣同样也是,虽然不及毛泽连与毛主席那般亲密,但毛主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这个堂弟。

与毛泽连一样,在毛主席思想的教育下,毛泽荣也是投身于革命,但因为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被迫改名流浪他乡,直到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才回到韶山。

在这期间,不管是毛泽连亦或是毛主席都联系不到这位堂兄弟。

毛泽连虽然左眼失明,但是毛泽连却依旧按照三哥的教育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个人。

毛泽连也是因为左眼失明而失去了成为党员的机会。

毛泽连(右)

虽然失落,但毛泽连依旧选择投身革命事业,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1949年8月,长沙、湘潭相继和平解放。

驻扎在湘乡县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专门去慰问了毛泽连、毛泽荣以及堂侄毛远翔等人,毛泽连很是激动,很是担心毛主席的情况,接连向解放军问了个遍,当听到毛主席一切安好时,毛泽连这才放下心来。

此外毛泽连表示了自己想要见见毛主席的愿望。

为了完成毛泽连的愿望,1949年9月解放军特地派人将毛泽连送到北京去。

毛主席

相隔22年的亲人

“主席,来人了,韶山的客人。”

1949年9月,秘书叶子龙向毛主席介绍着前来的客人。

听到韶山两个字,毛主席瞬间来了精神:“韶山的客人?”

“恩,据介绍是您堂弟毛泽连。”

叶子龙的话让毛主席很是激动。

“是九弟润发呀,太好了太好了。”

毛主席很是激动,希望能够见到自己二十二年没见过的弟弟。

毛主席

自1927年离开家乡之后,毛主席便一直没有回到家乡去,所以在这日理万机的时候,毛主席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弟弟回来看望自己。

一见面,毛泽连的眼泪便下来了:“三哥。”

看到左眼失明的毛泽连,身子骨很是孱弱的他,毛主席一时之间根本没有认出来:“是九弟润发吗?”

“是我啊,三哥。”

看着毛主席的模样,毛泽连的眼泪止不住地下流。

毛主席亦是如此,二十多年未见了,毛主席如何想不到毛泽连会成了这般样子。

毛主席与毛泽连相见的地方

“九弟,您这眼睛?”

“亥,当时从老家祠堂出来,没有在意,下雨天滑,就成这样了。”

当毛主席知道毛泽连因此没有当上党员的时候也是对其安慰:“没关系,没有入党不要紧,只要你思想好便行了。”

毛主席的安慰令毛泽连松下不少气。

毛主席还专门差人为毛泽连去看看眼病,看否还有些转机,大小的费用,全部由毛主席本人自费。

毛泽连也便在北京住下了两个月。

毛泽连(左二)、毛主席(左三)

有些过意不去的毛泽连主动告诉毛主席决定回家去,临行前毛主席还特地叮嘱毛泽连:“九弟,以后若是有困难,不要去麻烦政府,你的困难我知道,我今后能够接济些便接济些,你是我的亲戚,凡是要在乡亲面前带个好头,不要大事小事全部都去找政府。”

毛泽连明白毛主席的意思,毛主席现在不仅仅是自己的三哥,是全国人民的主席,三哥身上的衣服都是旧材质,一看便是穿了好多年,还有那到处打补丁的毛巾。

毛泽连不愿意给三哥添麻烦,认真听着毛主席的话,回家乡安心种着水田,在乡亲面前带着好头。

1950年,毛主席的老师毛宇居来到北京看望毛主席的间隙,还专门询问毛主席能否帮助解决毛泽连的困难。

毛宇居、毛主席

毛泽连的困难一直在毛主席心中扎根,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堂弟困难,毛主席向老师告诉道:“泽连的苦难我很清楚,正是因为我清楚所以才更加不能添加私人感情,现在不是泽连一人有困难,而是全国人民都困难,如果我只解决他一个人的困难,那我这个主席就不当了。”

毛宇居理解毛主席的思虑,也知道毛主席向来如此,公是公,私是私,二者绝不混为一谈。

这也是为何毛主席私下用自己的津贴为毛泽连添补家用的原因。

为了让毛泽连过得好一些,毛主席每年都会从自己的稿费中定期给毛泽连寄上200元作生活费,一直延续到1958年。

毛主席送给毛泽连的皮箱

那时候还有农村公共食堂,但是停办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每月都会给毛泽连20元,接连寄了好几年,后来毛主席知道后,再次叮嘱工作人员这个钱以后都从自己的津贴里扣除。

另外的毛泽荣也是,毛主席一直牵挂着两位堂弟。

最牵挂的两位堂弟

1953年,毛泽荣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泽荣的性子不同于毛泽连,毛泽荣的性子很是直接,有啥便说啥,所以对于家乡若是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毛泽荣是很直接的告诉毛主席。

家乡哪里做得不好,基本上毛泽荣见到便会如实向毛主席进行反应,大部分乡间实际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部都是毛泽荣反映的。

毛泽荣、毛主席

1954年,毛泽连应毛主席的邀请再次去到北京,但是毛主席来信表示要自己准备路费,不要麻烦政府。

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一直询问毛泽连哪里有没有不舒服,并对毛泽连在农村的活动全部询问了遍,得知毛泽连在农村勤劳朴实,在乡亲面前积极起到带头作用。

毛主席很是欣慰。

1960年9月,毛泽荣再次见到毛主席,一见到毛主席就把社队干部虚报产量、不科学种田、盲目下令密植造成减产等等,还有诸如社员饲养家禽全部没收等情况全部告诉毛主席。

也正是因为毛泽荣的监督,毛主席这才将这样的错误及时止损,并在全国实行。

毛主席给毛泽荣的回信

毛泽荣与毛泽连便这样在家乡当起了“监督人”,并带领韶山子民越来越好。

毛主席很是欣慰,但也很是担心这两个堂弟。

自小家贫,加上两个堂弟一个经历过国民党反动派落魄的日子,一个左眼残疾,加上母亲离世。

直到毛主席去世之前,毛主席都很是挂念这两个堂弟。

1976年9月,毛主席拉过身边的李敏,千叮咛万嘱咐李敏一定让其代劳多去看看她这两个堂叔。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经常回到韶山去看望两位叔叔。

李敏(左一)、毛泽荣(左二)

毛泽连一家很是欢迎李敏的到来,可以说毛主席是影响毛泽连一辈子的三哥。

毛泽连经常告诉自己的孩子:“革命牺牲了很多人,我们活下来的人才有今天,我们做事、想事、办事都要对得起先烈,所以在乡村中凡事都要带个好头。”

毛泽荣亦是如此,两个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共和国领袖毛主席的弟弟而谋取私利,“打扰”政府。

毛泽连的儿子毛岸平便是在这样的思想下一步步长大,靠自己的力量走上干部的岗位。

毛泽连的女儿毛小青在1972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家后人都在用行为践行着毛主席的思想。

李敏

李敏与毛岸平等人来往的很是密切,只要是逢年过节便会聚在一起。

毛主席最挂念的两个堂弟,以及堂侄们都是令人尊敬的人物。

不靠毛主席、不靠党、不靠人民,为人民、为党默默奉献着属于“毛家一脉”的力量,又如何不令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韶山   好头   堂弟   祠堂   左眼   临终   北京   家中   肚子   弟弟   家乡   困难   两个   李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