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巨贪刘青山:最爱吃韭菜饺子,但饺子里不能有韭菜

“贪污犯刘青山,执行枪决,准备!”

刘青山望向天空,他想起小时候食不果腹的日子,那会儿,能吃上一口饺子都能开心一天。他又想起后来那无比奢华的生活,自己这一生,就宛若一场梦,而现在,他就要永远去到梦里了。他闭上眼,一声枪响爆出,响彻了中国。

从小捡命的“红小鬼”,长大后的开国功臣

1916年,刘青山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曾去给地主家做长工,由于受到地主们的剥削和压迫,他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也因此十分痛恨那些剥削阶级。

而到了15岁时,刘青山经人介绍,毅然加入共产党,从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小鬼”。

1932年,年仅16岁的他参加了党领导下的河北高蠡农民暴动。

在暴动失败后的第3天,他和其他18名游击队员一起被俘,国民党把他们押到县南关操场上,逼迫全城老小都来围观,他们用五把铡刀开始一个一个地屠杀。

刘青山是最后一个,轮到他时,国民党一看是个小孩,以为抓错了,于是将他放走了。

就这样,刘青山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命。

由于能吃苦耐劳,并且每次都敢于冲在前线,刘青山很快得到了认可。

1937年10月,他被选送到“抗大”学习,第二年8月担任河北大城县的组织部长,自知责任重大的他一边去乡间宣传抗日救国,一边组织创办民运训练班来培养优秀干部。

而在抗日方面,刘青山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1年3月,他领导部下粉碎了日伪多次的清剿,使大城县当地的抗日队伍不断壮大。日伪曾以1500块大洋悬赏捉拿他,可见其威力之大。不久后,他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了当时党内出现的一批叛徒,扭转了全县的抗日形势。

就这样,刘青山一直坚守在河北,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949年9月,此时已被视为国家功臣的他被派去天津,担任地委书记,这一年,他不过33岁,如果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他必将前途无量。

“没有韭菜的韭菜饺子”

刚在天津上任时,刘青山工作还很认真,也干了不少实事,可慢慢地,他开始变了。

先是多了句口头禅:“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享受一点还不应该吗?”

而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那么他具体享受到了什么地步呢?

先从“吃”说起。

这刘青山,特别爱吃韭菜饺子。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新鲜的韭菜极其稀有,但此时的刘青山一定要吃韭菜馅的饺子,于是让炊事员从天津跑去北京的暖房里买来韭菜,这才算是做成了韭菜饺子。

可当韭菜饺子端到刘书记的面前,他又不乐意了,连筷子都没拿起。

原来,刘青山最近听别人说韭菜伤胃,容易消化不良,所以他并不想吃韭菜。

这炊事员一听都怀疑人生了,心想:不是您让我大老远地跑去北京买韭菜吗?

接下来,他不止是怀疑人生了,而是“三观尽毁”——刘书记要吃的那种饺子,里面不能有韭菜,但要有韭菜味。

炊事员是百思不得其解,可自己若做不出这道菜就要被书记辞退,而一旦被辞退,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因为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你能力不足,是你的思想觉悟有问题,而不是书记的问题”。

好在经过不断的尝试,炊事员总算找到了法子:包饺子时,他往每个饺子里都放了几根洗净挑好的韭菜,然后让韭菜根露在饺子皮外面,韭菜叶包在饺子皮里面。等饺子煮熟后,再趁热捏住露在外面的韭菜根,将包在饺子里的韭菜叶一起抽出来。

这样一来,端到刘书记面前的饺子就有了韭菜味,但又吃不到韭菜叶了。

不过,这么操作的失败概率很高:在最后扯出韭菜叶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把饺子皮弄烂了,所以这道“荒唐之菜”需要耗费大量的食材和人力。

要知道,当时正值解放初期,大多数百姓仍处贫困,许多人根本吃不上“饺子”,而刘青山呢?却为了一盘“没有韭菜的韭菜饺子”,不顾其背后的经济和人力成本,实在是其心可诛。

洋楼名车抽大烟

上面讲的是“吃”,而在其他方面,刘青山也是一个没落下。

刘青山到了天津地委后工作不久,他就老想去看一个地方——南市

这南市在解放初期仍是一个酒楼、烟馆、妓院林立的藏污纳垢之地。

有一天,他乔装打扮,戴上礼帽和墨镜,打扮成商人的模样去暗访。

而这一访,不仅“开了眼”,还有了瘾。

不过,自己办公的地委大院是在天津郊区,而南市则是在天津城区,这一来一往距离还是太远。于是,刘青山又在天津城区马场道那儿买了一栋花园小洋楼。

就这样,堂堂一个天津地委书记,一个月大概只有5天在地委大院,其余时间都在花园小洋楼,而他也成了南市这种地方的常客。

这房子有了,刘青山便开始琢磨起自己的座驾。

当时,天津地委有一辆美式吉普车,这车本来是供全体工作人员处理紧急公务使用的。可后来,它却成了刘青山的私人专车。

不过,刘青山很快因为嫌旧吉普坐着不气派,又花高价从香港进口了两部最新的美国高档车。

物质欲望都满足了,刘青山又开始追求极致的快感了——这位天津地委书记,竟然开始吸毒了。

据当时的一些老同志反映,刘青山经常让人去黑市上给他弄些毒品,比如吗啡、鸦片等等。

有一次在会议上,刘青山正在发言,讲着讲着眼泪突然就落下来了,这可不是什么慷慨激昂,而是毒瘾犯了。于是,他把会议暂停,让大伙都干等着,他下去吸毒。吸完之后他立刻精神焕发,可见其毒瘾之大。

不过,书记抽大烟这事,当时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

总之,刘青山过起了挥金如土、腐化堕落的生活,而他当时的搭档天津地区行署专员张子善也开始有样学样,除了不在天津城区里住,什么买进口车、吃喝玩乐啊,张子善的奢侈程度那是一点不比刘书记落后。

刘青山与张子善,这两位天津人民的百姓官,却成了天津当地的“土皇帝”,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欺压百姓,挪用公款

那么,这刘张二人的享乐都由谁来“买单”呢——百姓和国家

我们来看两个典型的例子:

1950年夏天,天津十四个区县暴雨成灾,农民生活十分艰苦,于是国家决定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治理天津境内的5条河流。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农民出劳力干活,国家拨出相应的粮食作为农民的报酬,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治河问题,也就解决了民工的生活问题。

可在刘青山、张子善的眼里,这几万农民的救命口粮,却成了他们捞钱的好机会。

他们通过克扣民工口粮、用发霉的坏粮冒充好粮等恶劣手段,把220万斤粮食装进自己的口袋,然后换来了大笔的钞票。

而它导致的结果,是几万农民长期挨饿,更有几十位民工因为吃了变质的粮食,惨死在了工地上。

除了克扣公粮,刘张二人还把国家为度过难关而开展的机关生产活动变成了另一条敛财之道。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央要求各党政机关可以自行开展“生产自救”。1951年4月,天津木材市场价格上涨。

刘、张看到来了挣钱的机会,就打着为灾民造船的旗号,冒充军人从东北骗购了4000立方米的木材,再运回天津一转手,这下,上亿(旧币)的利润立马进了二人的口袋。

尝到了“用公款给个人挣钱”的甜头,两人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挪用水利、农业等国家拨款,甚至还有灾民救济款和机场建设款,让机关生产处办起了十几个工厂,而这十几个工厂从此就成了刘张二人的私人小金库,用来享用和挥霍。

上述只是刘青山、张子善诸多丑陋行径中的两条。

那么他俩总共贪了多少呢?

据调查资料显示,在1950到1951这一年,刘张二人贪污和挪用公款总计高达171亿6272万元。

这171亿是旧中国币,它与现在的比率差不多是10000:1,也就是说两人当时一共贪了171.6万元。如果按照建国初的物价水平来计算,这钱相当于能买2000万公斤的粮食,或者在当时购买近一吨重的黄金。

“三反行动”终被捕

刘青山和张子善做的这些事,当然瞒不了别人。周围也有不少人向他们提过意见,可是这天津的党政大权就掌握在他俩的手中。那些敢提意见的同志,不是被调离就是遭排挤,更多的则是敢怒不敢言。

而到了1951年夏天,事情出现了转折。

当时,河北省委对各地领导班子进行人事调整,准备从刘青山和张子善二人中选一个调到其他地方任职。

这下两人都急了:一方面,他们谁也舍不得天津这块“肥肉”,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调走后,在天津做的这些事会暴露出来。

于是,刘张二人开始互相拆台,互相排挤,都希望自己留在天津,把对方挤走。

可笑的是,这场“狗咬狗”的内斗,终于让两人违法乱纪的事实一点点曝光。

河北省委决定由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亲自带队前往天津,对刘张二人进行调查。

据天津行署副专员李克才的妻子回忆:“薛迅部长到了天津地委后,首先开了一个低职的机关干部大会讲这个事,动员大家对这个事情发表看法。当时的会场气氛相当热烈,人们纷纷写条要求上台讲。”

在这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开始狠抓腐败,发动了“三反行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11月24日,在中共河北省委的第三次会议上,刘青山的贪污罪行被彻底揭发。

讽刺的是,当时的他作为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成员,正在维也纳参加世界青年联谊会。

河北省委于是命他立刻返回。

12月2日,刚从奥地利回国的刘青山一下火车就被逮捕,随即被开除党籍。

12月14日,这天,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办公桌上。

看了电报的内容后,主席先是大吃一惊,紧接着就勃然大怒。

这封电报的内容正是刘青山、张子善案件的调查结论。

很快,中共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对刘张二人的处罚,最终判处死刑。

当时,有人替他们求情,说刘张二人毕竟立过战功,对革命亦有功,枪毙这样的开国功臣有些重了,不如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

毛泽东则回答:

“正因为他们二人功劳大、地位高、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我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可是台湾的蒋介石不给我们机会!他们说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成功。

帝国主义也不会给我们机会,东北亚正打着呢!

反革命分子也不会给我们机会!他们每分钟都在希望新中国垮台,他们上台。

只有处决他们两个,才能挽救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与张子善被押往保定东关大校场,执行枪决。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青山:从红小鬼到大贪污犯》

2、台州档案信息网:《新中国第一大贪腐案——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韭菜   大城县   饺子   炊事员   地委   河北   天津   新中国   省委   书记   机会   刘青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