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必读书单 亚当·斯密《国富论》精讲

用40本商业财经必读书单,构建你的财商知识体系。大家好,今天分享的第一本经典是《国富论》。《国富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国富论》引进中国非常地早,1902年时严复就用文言文的方式把这本书翻译过来,当时翻译的书名并不叫《国富论》,叫做《原富》,也就富足的原理。到了1930年,郭大炜和王亚楠新译版本的名字才叫《国富论》。但这个书名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认为说这本书讲的是国家怎样才能富足这件事情,其实不然,它讲的是人该怎么富足这样一件事。

接下来,我将通过三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第一部分 《国富论》的创作背景;

第二部分 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第三部分 《国富论》的三个理论贡献。

第一部分 《国富论》的创作背景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经了数千年的时间,但经济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仅有300多年而已。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经济行为比较单纯,一个家庭,一块土地,然后通过耕作来获得生存物资,没有复杂的经济行为,各经济体之间相对独立,是一个较为细碎化的模型。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国家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真实,边界也被划分得更加的清晰,每个人的行为,比如税收、居住自由、言论自由、商务活动……都慢慢通过法律被加以规范。同时,工厂也随之产生,人们开始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耕作的土地,来到城市,来到各个工厂里做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得益于工厂的存在而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一个边界清晰的盈利组织。

由于工厂这种新的组织的出现,人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工人与工厂之间是何关系?跟工厂的所有者又是何关系?工厂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驱动力,与国家又是怎样的关系?怎样处理这些关系?

随着人们思考的深入,这些经济学问题逐渐被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门科学被加以研究。而在此之前,经济学其实是被放在了伦理学的范畴来加以研究的。

直到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才标志着经济学从伦理学的范畴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说《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亚当斯密出生于1723年,距今将近有300年。历史往往有许多的巧合,在亚当斯密出生的那一年,刚好雍正皇帝登基。然而,当时东西方世界的发展潮流却截然不同。那时,中国5000年的农耕文明正处于最辉煌的时代,而西方世界却悄然掀起了人文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也注定了中国近代因为工业落后而被挨打的局面。

而此时的西方世界掀起了人文革命,也叫思想启蒙运动。在此之前,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是上帝的子民,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的恩赐,上帝不可违。思想启蒙告诉人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灵魂和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到18世纪时,这种思潮逐渐成为主流的价值观,它让人们摆脱了对上帝的依赖,对贵族的压迫,人才是最大的上帝,是自我主宰的独立个体。

同时,也掀起了工业革命,史称第一次工业革命。亚当·斯密诞生于英国,英国正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两个重大的发明,这使得人类生产技术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越。

第一个发明叫蒸汽机。它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人类对动力的利用方式,在此之前,人们利用动力的方式主要是靠人自己或者如牛、马等动物来拉、扛。这种方式制约了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各种生产工具也得以发明,比如火车,他的运力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必能比的,这些工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

第二个发明是焦炭冶炼法。焦炭冶炼法使得钢铁的产量得到极大地提升,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

所以,一方面动力的革命改变了人们利用动力的方式,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冶炼技术的革命,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在这两者共同作用下,工厂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工厂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需要思考一些问题。哪家工厂更赚钱?怎么比较?哪家工厂效率更好?衡量标准是什么?工厂应该以怎样的组织形式存在?管理模式应该怎样?国家跟工厂、人和工厂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怎么处理这些关系?

当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经济学诞生的土壤也就开始发生了。

第二部分 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家庭,他是一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前,父亲便已经去世,一辈子跟母亲相依为命。他的一生,大多没有离开过英国,只是在1764年辞了教授后,才到欧洲游历了三年,那时他在法国给一个贵族当老师。游历期间他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这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亚当斯密将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经济学,他一生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他是一个深邃的思考者,25岁时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那时他是一个道德学教授,并不是经济学教授,因为当时经济学还未独立为一门学科。在担任道德学教授期间,他还写了一本名叫《道德情操论》的书籍。

《国富论》是在1776年才出版的。历史冥冥之中似乎就有安排,就在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那一年,另一本影响世界格局的著作也在那一年出版,这本书叫《独立宣言》。那一年也是经济学诞生的一年,同时也是美利坚这个国家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的一年。

所以,1776年在人类历史上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是《国富论》和《独立宣言》的诞生之年。一本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是事实,直到亚当斯密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叫作经济学家。因为当时“经济学家”这个名词还未诞生,但亚当斯却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一个盈利性组织和这个组织跟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那个人。因此,亚当斯也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以及“现代经济学之父”

那《国富论》主要讲什么内容呢?在书中,除了研究经济要素、产业分工以外,他还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他指出,随着一个一个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当城市不断扩大之后,企业组织又会变得更多,那么此时国家的边界和效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清晰。

亚当斯密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它要有三个责任。

第一,国家是一个暴力机器,它通过武力捍卫每一个公民不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

第二,它保护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不遭到其他成员的侵犯。

第三,国家必须要提供一些公共设施,能够为国家中的每一个公民提供服务。

那么公民用什么来回报国家,来支付国家为公民提供的对外捍卫、对内和平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呢?那就是,公民要给国家纳税。所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的一些现代国家的责任和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础,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整个欧洲社会中是一个旗帜性的作品。

亚当·斯密同样是个极其自信的人。他在去世之前干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出版的两本书《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以外的所有手稿,一把火给全部烧掉了。他在弥留之际时说到:我对这个世界能讲的话都已经讲完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秘密大概都已经被揭晓了。可想而知亚当斯密的确是一个极其自信的人。

第三部分 《国富论》的三个重要理论贡献

在这部分,我们将通过《国富论》提出的三个重要理论来解读这本书。也正是这三个理论的创建,才让《国富论》成为经济学的奠基性作品。这三个理论分别是:

第一个重要理论是:他确定了研究经济的三大基本要素,即劳动、土地和资本

亚当斯认为,参与社会生产的任何经济组织的运转,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土地和资本。这是构成经济组织运转的最基本的要素。

首先是人的劳动。因为社会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是人的行为,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后来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凯恩斯研究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以及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其实都是在研究人的劳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而第一个提出劳动的就是亚当·斯密。

其次是土地。亚当斯认为,经济组织的运转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土地在经济行为中是一个固定增值,它价值的高低跟其土地上的经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交互性的关系。想一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土地的价值是不是与土地上的经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土地上建设了政府、医院、学校,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土地价值是不是就要高很多;而如果该土地上建设的是一个有毒的化工企业,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土地价值是不是相对较低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便来讲,还是从个人财富增长方面来讲,土地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最后是资本。在亚当·斯密之前,不管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世界,主流社会对于资本以及资本家,都是一种藐视的态度。在中国,“士农工商”这个排名就足以说明,当时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最低的。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吕不韦就是典型代表,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摆脱商人的身份。还比如,像为富不仁、杀富济贫这些成语,都没有任何的前缀,仿佛财富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拥有财富是件不值得褒奖的事。

而在西方世界,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商人在社会阶层中都是比较低级的,商人、有钱人死后很难进天堂。他们对商人、对资本这个事情是处在一个比较贬低的状态。

但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就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资本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它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一个国家或一个工厂能够正常运转,提高效率的一个要素而已。它跟土地、跟人的劳动一样,是一个并行的一个生产要素。

第二个重要理论是: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什么叫“看不见的手”呢?比如,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它要以一个什么价格售卖?又要卖给谁?怎样卖?卖的过程中会涉及哪些交易行为和结构?这种商品流通的背后,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社会阶层说了算,其实它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亚当斯认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社会复杂的商业行为以一种合乎情理的状态在运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市场的力量”。

我们知道市场的力量是由参与市场的每个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参与市场力量背后的这些个体出于什么动机呢?是什么驱动他们履行这些商业行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东西方世界存在较大的差异。

东方世界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是非常地相近的,长大后之所以变成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习俗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造成的。但回到最本源来讲,人是善良的,这是我们东方人对人性的一个观点。

对于这点,西方世界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在伊甸园里偷吃苹果的那一刻开始,就构成了他们的原罪。贪婪和自私是人的基本构成,要想解除这种贪婪和自私,需要把灵魂寄托给上帝,向上帝忏悔赎罪。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世界在人性上的认知基础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是自私贪婪的,那么在“看不见的手”所推动的市场行为中,人的行为肯定都是为了自己,那么是什么确保了社会正常的一个商业行为呢?亚当·斯密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每个人在做出行为之前都是先考虑对自身是否有利。无论你是生产产品的,还是搞学问的,甚至是慈善行为,都是为了牟利,都是出于这样或那样有利于自身的考虑出发的。但斯密却认为,虽然人的自私和贪婪像是人的影子,没办法剪掉,但在社会行为中,恰恰正是人的这种利己主义,才促使人不断努力去工作,而这种努力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利他行为。

比如,你生产一根针、一个机器、一把扫把等等商品,你的目的是为了出售,然后赚取利润。这个事本身是利己行为,但正是因为我的这种行为,才生产出商品,然后卖给他人,满足他人生活所需。拓展到整个社会,就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得以运行和发展。

所以,“看不见的手”的背后是一各个自私的人,而这一个个自私的人他们种种的经济行为产生了一种利他性的一个结果,当这种利他性的结果汇聚为一种公共行为的话,这个社会就被改变了。

第三个重要的理论是:分工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章就讲了分工理论,他认为,一个工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因为分工,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分工是衡量一个优秀组织最根本的标准。书中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

比如说你一个人去制造针,你觉得简单吗?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的简单。首先你得去采矿,找到一个铁矿,把铁矿石弄出来,然后把铁矿石冶炼成钢锭或铁坨,然后需要打磨等等十几二十道工序,才能生产出一根针。如果你一个人去做,一个月你能生产出几根针呢?答案显而易见,你都生产效率肯定很低。

那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答案就是分工。有人负责开采铁矿,有人负责将铁矿冶炼成铁,有人负责将铁加工成针,有人负责把针给卖出去。在生产针的过程中,每个人只承担其中的某道工序。这样,经过分工的每道工序更加专业化,效率也得到质的提高。

这些道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及其简单。但你能想象吗?在300多年前,工业革命才开始的时候,专业化分工理论的提出,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专业化分工理论是随着亚当·斯密《国富论》在1776年出版而被世人熟知。但直到1908年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流水线才建造出来,他就是亨利·福特,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线。之后到1940年代以后,日本丰田喜一郎才把分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地迭代,叫精益化生产。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精细分工协作下,社会生产的效率才得以快速提升。

但你知道吗?第一个提出分工理论的并不是亚当·斯密,而是我们的老祖先,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首相管仲。“士农工商”就是他提出来的,其实就是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角色做了一个分工。

在农耕文明时期的所有国家中,中国手工业是世界最先进的,中国手工业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但可惜的是中国的这种专业化分工,并没能迭代到工业文明,反倒是西方国家把专业化分工的理论植入到了企业的经营、运营过程中,并慢慢地形成了一套理论化的体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格言,他说,什么是好的经济制度?好的经济制度就是鼓励每个人去创造财富的制度,通过这些财富的创造,一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改善自己的世俗生活,同时通过这样的供给能够改变社会,改变这个国家的进步。所以好的经济制度的背后就是你在这个国家中,你是不是愿意投身于财富的创造。

以上便是《国富论》中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斯密提出了经济研究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第二,斯密发现了经济行为中最神秘的部分叫做看不见的手;

第三,斯密发现了经济组织提高运行效率最核心的秘密叫做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亚当   国富论   亚当斯   书单   工业革命   经济学   工厂   理论   社会   国家   商业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