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卫星和浮夸风的起因是什么?

文/小庄

随着革命年代大规模的剧烈的阶级斗争结束以后,曾经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革命者,身份和地位开始发生转化,用教员的话说:“当官了,做老爷了,有警卫员、有小轿车、有大房子,比资本家还厉害。”

当然,这只是指的其中一部分人,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变质了。

但是问题在于,这群人有很好的拥簇者和同盟者,新中国成立以后直接接受和包下来的国民党人员中的一部分,曾经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曾经的地主特权阶级、附庸在资产阶级身上的旧社会知识分子等等,都是这些人的同盟者。

这些人当然是想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尽管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功,破坏掉了资本主义路线的经济基础,但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一部分社会制度并没有破坏,尤其是意识形态还顽强的存在着。

这种意识形态,表现在官员里面,就形成了官僚主义,表现在工厂的技术、管理里面,就是精英主义。

而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虽然生产资料公有了,所有权是大家的,但是经营权和领导权却是少数人的。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形成了一条类似于苏联模式的,向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路线,这就是我们说的资本主义路线。

因此,教员在大yuejin之前就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依然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

其原因就在于此。

那几年他总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很多人对这句话不理解,认为我们都建设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了,你说的资本主义到底在哪里呢?

即使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的正规出版物里,依然解释不了为什么当时教员会将主要矛盾定义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他们找不到原因,最后只能把原因归咎于个人品质、头脑发昏、骄傲自满、无中生有等等唯心主义观点中去。

为了避免苏联模式,为了避免已经逐渐形成的一条资本主义暗线的继续发展,一场以权力下放到群众手里,将所有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群众运动搞生产的大yuejin出现了。

因为,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要公有,还必须让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和领导权也放到群众手里,这样才能完全巩固社会主义路线。

其实后来的改革开放,其实也始终围绕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我们熟悉的政企分开,承包制,一长制,股份制,其核心都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更。

这样一来,两条路线的斗争就彻底展开了,而且越来越发展到白热化的剧烈程度。

但是此时,教员虽然是第一个看到这两条路线的人(因为当时所有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改变八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把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但他依然严重低估了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路线的威力。

资本主义路线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为脱离群众、包办代替、不把群众看成历史的创造者,而是仅仅把他们看作生产的工具,只能听精英和官僚们的指挥,按照他们的包办主义来办事,不能乱说自己的意见,因为“乌合之众”是不会有什么高明的意见的。

历史是由少数精英创造的,所以你们老老实实按照精英和官僚们的旨意来办事,那么等事情办好了以后,官僚精英阶层就从生产成果里,取出一部分,恩赐给你,让你拥有继续再生产的能力。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特征。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非常熟悉。

是的,这些特征就是表现在大yuejin生产运动中严重泛滥起来的五风。

你们看一看,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特殊化风,哪一项不是脱离群众,由少数人包办代替搞出来的?

就拿后来被无数人指责的公共食堂来说,直到今天它还背负着大锅饭的罪名。

但是,这个公共食堂最早那是农民自发办理起来的,为什么呢?

因为农忙的时候,比如雨季插秧的时候,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就由专门几个人负责做饭,这样大家就不用来回折腾,共同吃饭共同劳动,增加了效率,也方便了很多。

但是,后来因为脱离了群众路线,官僚们大搞包办代替,把不适合搞公共食堂的地区,强迫搞起了公共食堂,整吃饭不要钱的政策,有的地方农民为了吃顿饭得跑几里路,严重脱离了实际。

于是就出现了大锅饭现象。

这些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他们不是对下负责,而是对上负责,对上负责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前途和业绩负责,是对自己的个人利益负责。

于是,原本以分权到地方和群众,鼓励群众起来自己学习,自己掌握技术,自己掌握生产管理权和经营权为目的的生产运动,权力在下放过程中,全被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给截留了。

于是,以脱离群众为标志的五风,就疯狂地席卷起来。

这里面并不是说,所有的官员、管理者、指挥者都是官僚主义者,只需要具有绝对左右事物进程的那个人是脱离了群众的,是走资本主义路线的,是搞精英那套包办命令主义的,那整个他管辖的地区,就会出现严重的灾难。

这些人,后来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称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群体的存在,于是什么平均主义,什么大锅饭,什么浮夸风,什么“一平二调”全都出来了。

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路线的发展和实施。

他们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阻碍着社会主义路线,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大搞包办代替,使得下放给群众的权力根本下不去。

于是后来陷入了持久的权力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紧,一紧又放的怪圈之中。

原因就在于,权力根本没放到群众手里去,而是被中途截留了,事实证明,这种自上而下的放权,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后来自然就只能尝试自下而上的夺权,这是后话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要有完全的群众路线,有群众的民主权利,群众不仅要掌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还要掌握生产资料的管理权,才有成功的可能。这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的必要基本条件。

曾经的井冈山军事民主,后来的延安模式,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都是十分紧密的,特权精英阶层并没有形成,所以它们虽然历经挫折,但是总能取得伟大胜利,因为这是伟大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而资本主义路线,是一条由少数人包办代替的精英路线,它本身诞生于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则是格格不入的,一旦把资本主义那套用到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就会产生大锅饭,平均主义。

这个观点,大家可以代入到前前后后的一切历史事件中,那么很多困惑和解不开的历史疑问,我们就可以逐步解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包办代替   放卫星   浮夸风   大锅饭   教员   经营权   官僚   起因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路线   群众   精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