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领导可以不懂专业,但必须要懂人性

《资治通鉴》第四十三卷,汉纪三十五

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年)

【原文】

妖贼单臣、傅镇等相聚入原武城,自称将军。诏太中大夫臧宫将兵围之,数攻不下,士卒死伤。帝召公卿、诸侯王问方略,皆曰:“宜重其购赏。”东海王陽独曰:“妖巫相劫,势无久立,其中必有悔欲亡者,但外围急,不得走耳。宜小挺缓,令得逃亡,逃亡,则一亭长足以禽矣。”帝然之,即敕宫彻围缓贼,贼众分散。夏四月,拔原武,斩臣、镇等。

【译文】

贼寇单臣、傅镇等聚众进入原武城,自称将军。刘秀下诏,命太中大夫臧宫率兵包皮围原武城,屡次攻城不克,士兵有不少伤亡。刘秀召集公卿、诸王询问方略,众人都说:“应该提高悬赏价格。”唯独皇子东海王刘陽说:“这群人被妖师、巫师所胁迫,势必不能长久。其中一定有后悔想逃跑的,只是外面围攻太急,不能逃走罢了。应该稍稍放松,让他们能够逃亡。逃亡溃散,有一个亭长就可以对付了。”刘秀认为说得很对,命臧宫撤围,放走贼兵,于是贼军四散。夏季,四月,攻陷原武城,斩杀单臣、傅镇等。

【启发】

就好比说上面的材料,东海王刘阳说的就是兵法中的“围三缺一”,或者用大俗话来说就是,对敌人围三面,留一面,让敌人泄气,是心理战的一种。

但你真要从这事引申出点什么东西来运用在生活中,那就千变万化了。

就好比说,你去还价,各种杀下来,价格降低了很多,你还想降。

对方也被你逼的不耐烦了,甚至都说,再低就不做了。

这个时候能不能再降?可以的。

你可以再说一下,以后还要个什么,也想在这里买,只不过现在没到买的时候,先加个微信之类的。

算是画大饼,也算是给对方一个再将的心理借口。

对方想着,既然以后还要继续在这里买,那这次就算来,将来稍微找补一点回来。

类似的还有,自己朋友也要、帮忙推荐等等。

你的砍价就是围,而缺的这个一,你在别的地方给他找补回来,他的抗拒心理就没那么强了。

题外话少说,回归正题。

《资治通鉴》到这里,东海王刘阳出现过两次,出现的场景都是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说是刘秀在和臣子问对的场景,然后他插了一嘴话。

要知道此时的刘阳并不是嫡长子,更不是太子,本应该是皇帝带着太子在这种场景听政历练,可现在却是东海王刘阳,而且还没有因为他插嘴而批评。

这其中的意味你品。

刘阳的话里面真正有意思的并不在于他说了什么、对不对、有没有用。

而是在于刘阳的身份以及他说这话背后体现的东西。

说身份,并不是他亲王身份和太子那些权力博弈,而是他也是东汉王朝权力结构中接近顶层的存在。

说那番话背后的东西,并不是他是否熟读兵书,而是他那番话背后其实是对人性的拿捏掌握。

言下之意就是,身居高位者或许并不需要太专业的东西,但唯独需要对人性要有极其深刻的了解。

从“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到上面的”宜小挺缓“都是如此。

要知道,管理这个东西,无非是管事、管人两个方面。

伴随层级越高,管事或者说真的亲力亲为去做只会越来越少,看上去好像谁谁分管啥事,但一般也都是分管这一片事情对应的人。

就好比公司中层有的时候还要自己写报告,但到副总、老板、董事长之类的基本上就是定一定大方向,管一管人,看一看进度,确保在轨道上,并不会真的去做具体的事。

既然是管理人,那么势必要懂人性。

而恰恰刘阳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高位者最重要的东西,对人性的掌握。

这里咱们再进一步,此时的刘阳不过十六岁,现在就是高中生,放在古代不算小了,民间甚至孩子都有了。

这里也要深入地思考,为啥刘阳能够想到如此?

结合开头提到的东西,在材料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刘秀很喜欢刘阳,而从刘阳登基前的两次出场来看,刘秀会经常带着刘阳听政,或者说刘秀在阴丽华的宫中处理一些政务。

刘阳在旁边多多少少听到了很多,而且还经常发问,刘秀也乐意教他。

如此环境自然耳濡目染知道了不少东西,再加上自己的思考,逐渐地想通了一些东西。

甚至来说,刘阳自己想的,和刘秀说,刘秀也会纠正他告诉他应该怎么想,不能怎么想之类的。

这某种程度就是一种家学传承。


【闲扯】

以前一直说人性的重要,但究竟如何发现人性,也一直没说说。

总不能说,有人干了件事,或理所应当,或出人意料,然后一通分析,就说是人性?

如此未免偏颇。

今天不说具体的人性是什么,单说如何去发现人性或看到人性。

个人认为,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阅历上丰富,多看人、多接触人,读书、社交甚至看电影电视剧都是如此,看得多了很多东西就明白了。

其二,去偏颇化,你看别人的行为,难免会有个人主观意识在其中影响,导致你带着有色眼镜看。所以去偏颇,就是不评论,只描述,实事求是,不去谈论对错。

其三,归纳,把看到人或事深挖到根子,所谓世界万千,绝大多数都是某些规律而演变出来的,你别看这个是这样,那个又是那样,其实很多时候根子都一样。所以说你要阅历丰富,因为看的多了,同样的案例、差异化的案例,让你归纳的结果更立体。

其四,运用,说运用其实更多是修偏的过程,当你归纳出了一些人性感悟,你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去看别人,去解释别人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你内心的对话,你可尝试将对方的行为内涵逻辑自洽起来。

就说这么多吧,比较抽象,感兴趣可以私信探讨。

更多精彩可以关注我的专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武城   亭长   人性   东海   公卿   根子   资治通鉴   偏颇   归纳   太子   东西   领导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