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火锅的他,长出痛风石后变成素食者,这样做对吗?医生告诉您

今年53岁的王先生曾经对火锅十分痴迷,每周都要吃两三回火锅。身处四川,没接触火锅的人确实不多,不过像王先生这样,吃火锅还整出门道的不多。

王先生说:“吃火锅,根据食材不同,分为煮、涮、烫三种。哪些需要煮呢?脑花、肉丸、虾滑。哪些需要涮呢?黄喉、羊肉、肥牛。哪些需要烫呢?嫩牛肉、腰片、鸭肠、毛肚。”

谈起曾经吃火锅的情形,王先生对于各种食材的吃法是朗朗上口。但现如今,他不仅戒掉了火锅,还成为了“素食主义者”,这是为什么呢?

王先生手肘关节巨大痛风石

痛风发作时站不起身,只因常年吃火锅喝啤酒

“发作时站起身撑上撑下吊起,都不行,只管得到一两分钟。站不起身,那个是相当的痛。”说起患上痛风时的疼痛程度,来自自贡的王先生脸上忍不住表现出疼痛感。

和我说起患病史,王先生显得有气无力。十年前也就是他43岁时,一个夜晚,王先生突然被剧烈的脚踝疼痛折磨得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实在是疼痛难忍的他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痛风。

说起为什么会患上痛风性关节炎这个慢性晶体性关节病,王先生很清楚地知道这和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关。他说:“长期吃火锅嘛,有时候也吃麻辣烫、串串这些,就是辛辣的这些食物嘛。”

常见辛辣食物

王先生告诉我,他爱吃火锅的频率,可能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只要是下班空了,就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吃火锅:“基本上随时跟着这些一起干活的,一周吃上三次。”

我问他:“那你们就光吃火锅,不喝酒吗?”

王先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刘医生,我晓得你要问什么,我都知道。‘火锅配啤酒,痛风跟着走’。几个男的在一起,不喝酒能做什么呢?喝啤酒,几个人一喝就是十几二十瓶。长期喝下来以后,过了嘴瘾,疼了腿杆。”

当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医生告诉王先生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嘌呤含量高。这下可好,他不喝啤酒改喝白酒:“朋友三四个都喜欢喝啤酒,我就自己带白酒,一般我喝七八两,他们喝七八瓶。”

不少痛风患者都知道,火锅配啤酒,痛风跟着走

为啥大家都说“火锅配啤酒,痛风跟着走”?有什么依据吗?

吃火锅能吃出痛风吗?刘医生的回答是,如果您尿酸高于420μmol/L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或者曾经出现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就要小心火锅。虽然火锅有肉有菜,看上去食物结构比较均衡,但吃起来也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一不留神盐、嘌呤就超标。

食物都是在火锅中涮煮,尤其火锅可以煮不少内脏、肉类,这些食物的嘌呤含量并不低。当这些高嘌呤食物煮在火锅汤里,核苷酸溶解于汤中,汤中的嘌呤成分也越高。我们要知道,经过外源摄入的食物中的嘌呤极少能被身体吸收利用,绝大部分是通过氧化代谢产生尿酸,因此,嘌呤含量越高的食物,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也越高。

此外,火锅和火锅调料中都含有大量的盐和脂肪。痛风患者要限制盐的摄入,因为高盐饮食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压,而痛风合并高血压的现象很普遍;而高脂肪饮食会让脂肪分解后妨碍体内尿酸的排泄。本来吃火锅摄入的嘌呤就很多,嘌呤超标了还排不出去,双管齐下那么痛风性关节炎就很容易急性发作。

常见火锅食材嘌呤含量

啤酒本身的酒精度数虽然不高,嘌呤含量每100ml也不过几毫克,啤酒也会对痛风患者产生影响吗?表面上看,啤酒似乎不会影响到体内的血尿酸水平,但是啤酒进入人体之后,经过肝脏代谢会转变为嘌呤物质。也就是说啤酒不算高的嘌呤含量只是一种假象,转化而成的大量嘌呤物质才是它的本来面目。

那么不喝啤酒改喝白酒行不行呢?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更要引起痛风患者的注意。因为酒精可以让人体内三磷酸腺苷大量分解产生腺嘌呤,进一步降解后会生成尿酸;此外,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乳酸,与尿酸在肾脏形成竞争性排泄,从而抑制尿酸从肾脏排泄,从而引起血尿酸的急剧升高,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常见酒类的酒精含量

患痛风后不吃火锅不吃肉,他还是手脚长出了痛风石

自从十年前被确诊为痛风后,王先生其实对于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所改变的,只是没有完全改变。虽然他减少了吃火锅的次数,由原来的一周三四次变成了一周一次;改变了自己对啤酒的爱好,换成喝白酒。但是王先生的痛风却还会时不时发作。

七年前王先生再次去了医院,医生一见他这个情况,就对他说了老刘经常对痛风患者说的十二个字:“多喝水,管住嘴,迈开腿,减减肥。你还是不要吃火锅,不要喝酒,红酒、白酒、啤酒、黄酒,碰都不能碰。”

王先生害怕自己的痛风病情加重,把医生的话当作“圣旨”,执行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七年间,他对饮食方面都十分注意,不但戒掉了酒和火锅,甚至连肉都很少吃了,活生生成了一名“素食主义者”。

多喝水,管住嘴,迈开腿,减减肥

说起自己“戒肉”的经历,王先生说:“吃肉有些时候还是忌不了口,不是不吃肉的,刘医生。”他的声音稍微大了些,“个把月还是吃一两次的,我又不是吃不起肉的人,只是一个吃不了肉的人。火锅、串串、麻辣烫、烧烤还有酒,我是坚决不沾的。”

哪怕是吃肉,王先生也是小心翼翼。他做菜用的调料,都十分单调:“我的厨房里,没有小米辣,没有酱油、醋。”

“小米辣,葱、姜、蒜少放,我能理解。因为这是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疼痛关节,导致疼痛加剧,可是不放酱油和醋,是为什么呢?”我问道。

“因为它们是豆类做的,它要产生尿酸,尿酸要变高。”王先生说,“还有一个蛋白质高了不能吃。”

然而,即使王先生已经如此注意自己的饮食,五年前他的脚上和手上还是长出了痛风石。刚开始长出痛风石他还不在意,可以后面痛风石越长越大,王先生这才引起重视。当手部、肘部、脚踝都长出痛风石后,他开始慌张。为什么每一个素食者都能患上痛风,而且痛风会越来越严重呢?王先生不理解。

王先生手部多关节痛风石

一旦患上痛风就只能吃素?其实你对低嘌呤饮食有误解

我们经常说,痛风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代谢功能紊乱,合成黄嘌呤的量少了,氧化不了我们食物当中的核苷酸。哪怕你吃稀饭馒头、水果蔬菜,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嘌呤物质,只是嘌呤物质多与少的问题。

对于痛风,疾病的不同时期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同。痛风急性期应该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鼓励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远离酒类。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处于易损期,大量摄入嘌呤就会引起体内尿酸进一步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内沉积,进一步加重畸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和延长疼痛的时间。

常见低嘌呤食物

在痛风间歇期,红肿热痛的症状过去了,患者血尿酸水平会比急性期有所升高,此时需要采用规范的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控制达标。这时候患者的饮食可以放宽,适量食用一些肉类、鱼类。但是还是要远离火锅里的肉类、浓肉汤、骨头汤等,还要远离啤酒、白酒、黄酒等酒类。一般痛风间歇期每日摄入嘌呤在300mg以内即可。

常见中嘌呤食物

饮食控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但降尿酸能力有限,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仅能降低血尿酸60~90μmol/L。而且如果痛风患者长期不摄入肉类,就会导致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摄入不足,造成营养失衡,甚至让人体组织器官能力下降,免疫能力进一步遭受破坏,嘌呤代谢和排泄的能力也会下降, 血尿酸水平依然得不到降低。

食物中嘌呤含量对比

所以一旦患上痛风并不是只能吃素,而是要有所控制的吃肉。像王先生一样能好几年吃素过日子,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而且确实不吃肉会降低生活质量。建议各位痛风患者还是规范科学地进行降尿酸治疗,配合“多喝水、管住嘴、迈开腿、减减肥”的生活调理,这样才是治疗痛风降尿酸的正确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痛风   火锅   长出   医生   嘌呤   尿酸   关节炎   肉类   白酒   关节   含量   患者   啤酒   疼痛   食物   饮食   素食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