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药这样吃,远离消化道出血

受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因素的影响,血流变缓、凝血因子改变、血管损伤,人就容易发生血栓。

血栓就像社畜上班的早高峰,搞人心态(苦不堪言.jpg)但路堵了是小事,血管堵了就只能……去挂个号吧




听着就让人瑟瑟发抖……而对于血栓高风险的人,便需要服用抗栓药来预防血栓的发生。

常用抗栓药物

抗栓药物可分抗凝血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


①抗凝血药物:(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常见的药物有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②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但所有抗栓药物都是把双刃剑,抗栓同时也会增加出血倾向。如出现牙龈和消化道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尿液中和呕吐物中带血以及咯血。其中,以 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


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药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如何科学用药,减少抗栓药对肠胃的损伤,就成为本次消化科普的重点。


用药指南



| 餐前or餐后服用? |


阿司匹林进入体内代谢为水扬酸,口服后会对胃造成刺激,因此普通片建议餐后服用

为了减少这种刺激,大部分阿司匹林剂型改进制成了肠溶片,到肠道才溶解释放,减少了对胃的刺激,但相对普通片吸收延迟3-6小时,因此肠溶片规定在餐前服用。



-那么问题来了,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伤胃?

-

大No特No!

阿司匹林还会使粘膜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间接地伤胃。其他抗栓药未限定餐前服用的,还是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小胃粘膜损伤。


| 如何使用药物预防?|


合并使用抗栓药的种类越多,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大。

当联合2种抗血小板药物时(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下情况属于胃肠出血高风险,还应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艾普拉唑等):

(1)胃肠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2)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

(3)具有以下两项或更多危险因素:年龄≥65岁、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或长期饮酒。

建议合用PPI(3-6个月),6个月后可考虑改为H2受体拮抗剂或间断服用PPI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因为出现消化道不适就擅自停药、或减量抗栓药,否则可能影响抗栓效果,再次出现血栓,引起心梗或脑梗,甚至危及生命。




①根据医生建议的周期,定期到医院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是否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或是否有贫血,血红蛋白是否明显下降(下降30~50g/L)

②留意身体症状,若出现头晕、黑便,可能出现了小量出血,要及时到医院确诊,防止发展成严重的出血。

③如出现呕血、便血,甚至失血引起休克,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止血治疗


内容来源自公众号:消化专家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消化道   阿司匹林   粘膜   血栓   大便   损伤   不适   药物   建议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