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与太阳最近的一次-华山之行(下)

你第一次看日出,是什么感觉呢?

我说不出来。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上北峰顶后,我们沿着苍龙岭,来到了金锁关,这是北峰通往其他山峰的必经之路。当我抬头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差点以为来到了神界的南天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为咽喉要道,一旦锁关,则无路可通。关门前仅有一米多宽的石阶路,两侧的铁索链圈住了黑夜中唯一的安全感。

杜甫在《望岳》诗中写道:“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这通天之门便是指金锁关。

黑夜中的金锁关,颇有气势

凌晨三点半,我们到了中峰。寒意夹杂着困意不断袭来,听到几位大哥说,东峰离此处不远了,而且那边更冷,于是我们四人决定在此处稍作休息。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身上的保暖衣根本不够,停下休息的想法不妙,我们索性在中峰周围不断行走,企图能驱散一些寒意。手指冻僵,说话都在颤栗,于是中峰只留下这一张回忆。

华山中峰

四点半左右,几人向着东峰进发,带着日出的期待,只愿能慰藉整晚的霜寒。到了东峰顶,人更加多了起来,地上还有着积雪,我们相互依偎着取暖,静静等待黎明……

大约五点四十七分,天边出现了一道红线,隐藏在云层中的太阳神,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缓缓照亮整个世界。

2021年4月4日早,五点四十七分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此刻仿佛伸手就可触摸到片片白云,华山被仙境环绕着,我的惊叹无法用言语表达……

2021年4月4日早,六点整

连着几日的雨使得天气并不怎么晴朗,来之前我们想过很大可能会无法顺利看到日出,加上一晚的疲惫寒冷,前行的路困难艰险,甚至无法互相搀扶,我们只能用声音陪伴彼此,紧紧相依。但是这一刻,可以肯定,没有一人后悔此行。

当一轮红日探出头时,身边的喧嚷似有一瞬间的静谧,我终于理解了何为云海,何为朝阳。

2021年4月4日早,六点二十二分

2021年4月4日早,六点二十四分

我们知道,它其实很早便出现了,只不过云层遮住了它太多的身影,这仿佛是一场博弈,它努力地争夺新一天的光和暖。我知道它终会胜利,就像是黑暗中挣扎的我们,总会迎来希望和光明。

整个华山的面貌渐渐显露。

《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形象地反映出华山的地理面貌。

《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

因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华山山脉是花岗岩浑然巨石,在我看来,此时的它更像一副水墨画,意境丰富。

六点五十分,我们准备启程下山。一晚上的疲惫寒冷,几人都有些撑不住,遗憾不能尽数游览,但依然觉得满足。小心围观了“鹞子翻身”的惊险,天空开始飘雪了,又听说南峰的长空栈道因天气原因并不开放,我们决定前往西峰乘索道下山……

可能是已知接下来不用徒步行走了,心情放松下来,疲惫感竟然越发强烈!

坐在缆车中最后欣赏华山美景

乘着缆车下山,最后贪婪地四处观赏着美景,我们结束了此次的华山之行。

与朋友的华山之行,是我旅行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因为它比以往更加艰难,我无法闲庭信步,悠悠荡荡自在地去欣赏,只能埋头前进,但我知道,我们都收获了许多。

华山让我深切体会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然而更多的是带给我在今后人生中披荆斩棘的勇气。如今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心头依然难掩激动。

期待下次的进步,期待下次的华山。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完】

关注我,

听我讲旅途故事,

分享美景佳音,

聊生活的点点滴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华山   加多   南天门   峰顶   缆车   红日   美景   日出   疲惫   期待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