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结婚6年不曾怀孕,被丈夫赶出家门,改嫁后连生11个孩子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在早先封建社会造就的悲歌中,存在着大量女性作为主角的惨剧。

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封建礼教的思想禁锢,使得那时的女性大多无法获得,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等种种应有权利,一生都活在巨大的无形困境之中。

然而在20世纪初的广东,有一位叫做莫秀英的传奇女性。

她因没有生下子嗣被夫家赶出家门,而后又嫁给了上将,生下11个孩子,最终成为了当时人人敬重的“广东之母”。

莫秀英的传奇一生,究竟历经了哪些波折?

她又做出了哪些贡献,致使她成为了人人敬重的“广东之母”呢?

第一段失败的婚姻

1914年的一个昏黄时分,裹着红色绸布的马车载着新嫁娘,缓缓驶至广东省高州茂名县的一户商贾之家。

这户人家姓李,新嫁娘姓莫,闺名秀英,今年只有十四岁。

赶来喝喜酒的宾客对这个年纪尚小的新娘充满了好奇,席间有知情者,将这新娘的家室情况缓缓说来。

原来这莫秀英的祖上也是本地的大户人家。

然而几代子孙均不正干,将所有家底一应败光,到这位莫小姐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然是一派残败、入不敷出的光景。

因为家境实在困窘,莫秀英早早地被父母送去外祖母家寄养。

外祖母看她身量纤纤,长相清秀,便将她送入戏班学习唱戏,赚点钱财补贴家用。

好赖将她拉扯到十四岁,外祖母便着急给她寻婆家,与李家说定了这门亲事。

那时的莫秀英年岁尚小,对成婚尚且没有概念。

只是在出嫁前听外祖母的教诲,嫁到李家要谨慎处事,不仅要听丈夫的话,还应伺候公婆,平日应多勤俭做事,切忌失言行错。

知道自己再无依靠,莫秀英心中别无所求,只是希望丈夫能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对她多加照拂便也足够。

然而现实却让莫秀英感到无比绝望。

丈夫李某自小就是个浪荡公子,只喜欢喝花酒耍大钱,心情不好时,便对她出言辱骂,甚至频频对她拳脚相加。

除此之外,婆婆对莫秀英也没有好脸面,凡事都要让她侍奉左右,经常变着法子对她施以折磨。

倍感痛苦的莫秀英,一度产生了逃回家中的想法。

然而无论是母亲还是外祖母,都劝她一再忍受,切勿生事。

孤立无援的莫秀英,原以为自己会一辈子活在夫家的折磨之中。

谁料在成婚六年后,她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丈夫的休书,随即就被婆婆和丈夫赶出家门。

李家要将莫秀英休掉的原因也很粗暴,只因她嫁到家里整整六年,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这对于将香火传承看做人生首要大事的李家而言,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在他们的眼中,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是无用之人,因而也无需浪费钱养在家中,只将她赶出门去,另行娶妻便是。

遭到婆家这番羞辱的莫秀英,只得返回家中。

谁知家中至亲也因她被夫家“退回”一事感到丢人至极,对她全无怜悯、心疼之情。

两面碰壁的莫秀英为了生存下去,只得重返戏台。

然而谁料这次登台,却让她遇见了那个可以真正带给她幸福的男人。

一生挚爱陈济棠

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固然给莫秀英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在生存的重压下,她逼迫着自己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不顾旁人的指点,在阔别舞台六年后重新登台。

莫秀英自小学的便是粤曲,她歌喉婉转,唱起曲来情深动人,再加上长相出众、性格温婉,很快她就在广东唱出了名声,收获了大批的乐迷。

在莫秀英众多的乐迷中,不乏名流富豪、军政高官。

这些人大多都是慕名前来,出手阔绰,只是听莫秀英唱曲便愿意一掷千金。

莫秀英自然知道,这些人每逢演出必来捧场,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自己的歌喉。

而是想要娶她过门,让她再次成为富贵名门中的绝望雀鸟,从此不得自由。

刚刚脱离婚姻苦海的莫秀英,自然是不会轻易嫁人的。

在重新登台以来,莫秀英只拿属于自己上台演出的费用,但凡有达官权贵从后台给她偷偷递银子、送首饰,她一概不收,将这些东西全部退回。

富商权贵看到莫秀英如此明显的拒绝态度,便认定她不会再嫁,慢慢在心中断绝掉了对她的旖旎心思,只是专心听曲。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年,莫秀英便放出消息——

自己已然选定夫婿,之后不再登台唱戏。

这个消息已经足以让莫秀英的一干乐迷震惊。

而在得知莫秀英选择的夫婿是陈济棠时,所有人都陷入了疑惑之中。

陈济棠在当时不过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官,广东没有几人听过他的名号。

据认识陈济棠的人说,陈济棠当时并不富裕,只是勉强拿着定额薪水度日,看不出他身上有任何过人之处,甚至连戏曲院里的小费都出不起。

除此之外,陈济棠已经在早先娶了正房,莫秀英要嫁过去的话,也只能当个妾室。

然而当时追求莫秀英的人非富即贵,还有不少人想要娶莫秀英当正房,任谁也想不通,为何莫秀英会做出如此选择。

面对众人的质疑,莫秀英并没有予以正面回应,只是非常利落地告别了舞台。

随后便挑选了一个吉日,低调地嫁给了陈济棠。

后来与莫秀英一同唱戏的人透露了些许信息,莫秀英曾在出嫁前告诉她,自己之所以会嫁给陈济棠,只因陈济棠待人真诚。

可见莫秀英看上的并不是他的钱,而是他难得的品性。

陈济棠

莫秀英在嫁给陈济棠后,便过起了寻常人家的日子。

陈济棠真如她所预见的一般,待她极为和善宽厚,也不曾让她做繁琐的家务。

在此前的第一段婚姻中,莫秀英在六年的时间里,也没有生下一个孩子,而在嫁给陈济棠后,竟接连生下了十一个孩子

这十一个孩子有7个男孩和4个女孩,纵然孩子众多,但是莫秀英没有将任何一个孩子送给他人。

因为此前受过寄人篱下的辛苦,所以莫秀英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也过上这般悲惨生活。

陈济棠很喜欢孩子,他闲暇时教孩子们念书识字,陪着孩子们打闹玩乐。

每到这时,莫秀英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感觉岁月静好、安然满足。

在和莫秀英拥有众多子嗣后,陈济棠便在工作上更加卖力。

也许是因为夫妻之间感情和谐、相互扶持在无形中酿就了不少好运,这样的好运也对陈济棠的工作形成了积极影响,使得他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陈济棠的正房一直以来的身体状况便不好,在莫秀英过门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因此,陈济棠便将莫秀英扶成了自己的正房,对她很是尊重和优待,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莫秀英一并做主。

就这样,莫秀英成为了陈济棠的贤内助,将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家里的日子也变得日渐红火起来。

此时的莫秀英也只能算是温柔娴雅、处事得当的“当家主母”。

为何后来她又成为了当时人人敬重的“广东之母”呢?

心存悲悯,广做善事

虽然莫秀英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却是一个明白事理、心怀家国的人。

因为家中有了莫秀英的打点扶持,陈济棠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仕途上大展身手,很快就得到了晋升。

官场得意的陈济棠,少不了要受到来自达官显贵聚会的邀请。

每逢出席这些社交场合的时候,陈济棠都会带上太太莫秀英,随他一起出席。

莫秀英自幼过惯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早就将察言观色这一技能学到手,而后又因常年混迹戏曲舞台,免不了要与高层权贵打交道,对于这样的交际场合很是得心应手。

正是凭借着出色的交际能力,莫秀英不仅帮助丈夫打通了在官场上的人脉,还借着这些场合对社会上发生的时事多加了解。

那时正处军阀割据、政局不稳的混乱时期,底层人民过得苦不堪言。

虽然当时的莫秀英已经成为了军官的太太,吃穿用度已然不用发愁,但她自小也受过家境困窘的苦难,心中对穷人有着不尽的悲悯之心。

在帮助自己的丈夫陈济棠掌握了广东实权之后,莫秀英就时常劝丈夫要关心民生,为百姓谋福利,创造福祉,只有这样才不枉做如此大的官职。

陈济棠并不是一个独裁之人,对于莫秀英的话也很是看重。

在莫秀英的忠言相劝下,他惩治贪官污吏、整顿税务机关、保护农业发展,理清政府财物、大力发展实业,使得广东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裕。

除此之外,陈济棠还在莫秀英的提议下,极度重视教育发展。

在陈济棠于广州掌握实权期间,他提倡创办中、小学校,并在广州各地设立图书馆,并对技术研究和专项发明设立奖金。

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广东全省小学和中学分别增加了400余所和60余所,小、中学生人数分别增加了14万和1.6万人。

此时的陈济棠和莫秀英为了使得广东的经济得到发展,还对苏联的五年计划进行效仿,颁布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得广东的各领域得到飞速发展。

同时为了培养人才,陈济棠还将11位学子送往苏联留学。

在三年学习结束后,这些学子都归国返乡,为广东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

莫秀英不仅仅只是站在丈夫身后进言,也实打实地为贫民做了很多事实。

每每在她返乡的时候,总会给当地百姓送米送粮,无偿给予当地百姓帮助和扶持。

那时的广东人都知道有个高管的妻子叫做“莫五姑”,是个心肠软、做善事,心里有着百姓的好人。

在莫秀英的建议下,陈济棠为广东百姓建了,海珠大桥、水泥厂、钢铁厂、发电厂、糖厂,还有港口码头。

陈济棠接管广东的七年时间里,是广东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他和妻子切实为广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获得了当地民众的爱戴,当时的百姓称陈济棠为“南天王”,甚至还称莫秀英为“广东之母”。

此后的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心地善良的女子,还将一处码头命名为“秀英码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乱,莫秀英随丈夫去往香港。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莫秀英还时时劝陈济棠,切勿被日军给出的条件所引诱,提醒丈夫切记不可当叛国贼。

随后陈济棠去往重庆,她便带着孩子返回家乡,时时用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用尽一切力量,去为家乡的百姓做善事。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莫秀英在1947年就染病离世。

得知这一消息的陈济棠悲痛万分,为莫秀英写下了用情至深的悼词:

“今生最惨丧贤良,夜半孤灯写悼亡;半世救人难自救,可怜儿女梦哭娘。”

尾声

回顾莫秀英的一生,不禁要为这样一位传奇女性的早逝感到悲伤。

这个女子身上具有很多难能可贵的闪光点。

莫秀英早期是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受害者,自小不得父母疼爱,受尽封建婚姻的屈辱。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敢于在当时的歧视目光与偏见横流中,凭借自我的努力与当时的封建势力相抗争。

而在后来的婚姻中,她并没有因获得金钱地位便挥霍潇洒。

反而坚持内心的善良与道义,与丈夫为当时的广东做出了诸多贡献,同时接济、帮助贫民。

这种“与人为善,为众人抱薪”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谁说女子无英杰!

敢于抗争、心怀大爱的莫秀英正是用自己的举动言行,证明了女子也可开创大业,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莫秀英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女性的璀璨一页,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连生   广东   生下   丈夫   孩子   外祖母   正房   善事   家门   贡献   婚姻   女子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