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哪些加盟共和国最穷?


苏联哪些共和国最穷?

很多人说苏联时期,人们过着“穷日子”。

这不仅指工资水平低,还指包括食品和消费品在内的各种物资匮乏。

虽然所有地区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有些地方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高。

先说收入!

1989年,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确定的最低收入为每月90卢布。当时苏联有7100万人月收入低于100卢布,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事实证明,他们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世纪90年代初,物价飙升后,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30%。

1991年,国家规定的最低收入为每月210卢布,但在一些共和国,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这一标准。

最贫穷的共和国是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及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

这些共和国的贫困率超过49%,而塔吉克斯坦高达67.97%。

在塔吉克斯坦,超过52%的穷人甚至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食物和衣服。在当时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塔吉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最低。


然而,生活水平不仅仅指收入水平。

虽然前苏联几乎所有地区都有某种产品,但不合理的计划经济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各共和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在一些地区,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时髦的衣服或鞋子、高质量的化妆品、香水和食品,而在另一些地区,这些商品严重短缺。

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言,名列前茅的共和国是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亚美尼亚。

乌兹别克斯坦、立陶宛、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处于中游,摩尔达维亚、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GDP增长最低,白俄罗斯、俄罗斯则完全负增长。

也许,俄罗斯人会觉得这很奇怪。

问题是俄罗斯的领土比其他任何共和国都大得多。

所以,如果当时还是苏联直辖市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货源还比较充足的话,偏远地区的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即使在莫斯科的邻近地区,商店的货架也是空的。

当时,卡卢加、弗拉基米尔和梁赞的居民都乘坐“香肠”电气化列车去莫斯科购买食物。

有人说,即使在莫斯科郊区,供应情况也比首都差很多,除非是特殊城镇。在粮食不足的五六十年代,苏联制定了庞大的俄罗斯周边和半周边地区发展计划,因为这些地区劳动力严重过剩。

这些发展计划主要涉及那些与矿产资源开采有关的行业,包括库尔斯克地磁异常区的铁矿和伏尔加河沿岸的油气。

因此,1957年成立了图拉、奥廖尔、库尔斯克、布良斯克、沃罗涅日、坦波夫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包括彼尔姆、奥伦堡在内的中国伏尔加扩大国家经济委员会。

这些地区的工人虽然工资很高,但总体上生活水平极低,这里商业网点的商品供应是全苏联最差的。

奶酪、香肠、黄油和炼乳被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视为难得的美味佳肴。这里的人们通常只吃面包、土豆、劣质食用油和粗碎谷物,有时只能凭票供应。

这种令人遗憾的状况只能说明,上述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很低,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

虽然也从其他地区运来了粮食,但数量仍然不足,所有整顿农业和加强农业生产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因此,苏联各共和国和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首先,国家不能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苏联   库尔斯克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塞拜疆   乌兹别克斯坦   经济委员会   莫斯科   俄罗斯   共和国   共和   时期   最低   地区   农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