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连任三届中央委员,1978年被停职调查,后来回到农村务农为生

这位农民可不得了,他曾担任过中央委员,受到过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曾被公派出国去考察,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广播节目也经常邀请他做客。一时之间他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人物”,人民群众争相学习、模仿的对象,他就是王国藩。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当时全国的土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地主、乡绅被全部消灭,其地产、财物也都被均分给穷苦百姓。按照党中央的构想,无产阶级已经获得全面解放,不会再受到剥削,劳动成果都归自己所有,他们一定会很快富裕起来。

但现实却截然相反,不到一年的功夫,很多村子都出现了农民卖地、卖房,又重新变为雇农、佃农,甚至是出去讨饭生活的情况,土地兼并、资源集中化的现象再次出现。党中央这才意识到,农民之间的生产力是存在差异的,资源会自动流向高处,劳动力不强的人最终会丧失一切,沦为被剥削者。

为了避免这一局面愈演愈烈,党中央决定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搞人民合作社,让农民之间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富裕。很快,全国各农村便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合作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穷棒子社”,其创始人王国藩更是一时成为全国风云人物。

王国藩是河北遵化人,1919年出生,1950年,他响应国家号召,集合23户农民,以三条驴腿为基础,成立了一个小合作社。关于“三条驴腿”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4户人家合资买了一头驴,准备在农忙时使用。后来有3户人家加入了合作社,而有1户要“单干”,于是就有人戏称“三条驴腿在集体,一条驴腿在个人”。

合作社创立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王国藩便带着大家在冬天上山砍柴,换了500多元钱,以此为启动资金。购买了骡子、牛、两轮大车等生产工具,在第二天开春的时候,投入到生产建设中,结果当年秋季便大获丰收,每户分到了近1500斤粮食,200多元钱,公账还积余2300多元,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周围人看在眼里,羡慕不已,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公社,至1950年,穷棒子社先后两次增补成员,规模越来越大,公账资产也越来越丰厚。王国藩又趁势开办了粉条、冶铁等小作坊,进一步增加收入。至1953年,合作社完成了由穷到富的转变,向国家上缴了大量农副产品,余下的均分给社员,每户分到了2100斤粮食,240多元钱。

很快,大量媒体开始对王国藩进行专题报道,全国各省委特地组织了观摩团,来到遵化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1957年,王国藩被邀请到北京,与毛爷爷、周总理等人见面。1959年,国庆典礼上,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与诸位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了解放军和民间团体方阵。

此后几年间,王国藩接连三次当选中央委员,并在全国人大任职。1968年,王国藩跟随国家代表团出访苏联、叙利亚等国家,1971年,王国藩增选为唐山革委会副主任。当时正值动荡时期,人们的思想进一步激化,各种矛盾冲突互相碰撞。

王国藩因为没能坚守原则,在不怀好意的人的鼓动下,做了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受到了一些质疑。1976年,动荡结束之后,王国藩被暂停职务,接受党组织的调查。1978年,党组织认定王国藩存在一些“左”的过错,但因他悔过态度良好,且没有主观上的恶意,便没有追责,只对他进行了免职处理。

王国藩随即回到家乡继续以务农为生,后来,邓公认为合作社阻碍了生产力,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于是便让大家“分家单干”,穷棒子社也就此解散。王国藩晚年的生活很是不便,他种地所得的收入远不能满足衣食住行所用,党组织感念他曾经的功绩,便给他发放了一些特别津贴予以救济。2005年,王国藩因病离世,时年86岁。

社会在进步,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革,人民公社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确实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如此。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人民公社就已经显现出弊端了,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必须予以革除。包产到户,各自发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更高的产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遵化   党中央   穷棒子   苏联   王国   中央委员   党组织   生产力   合作社   农民   农村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