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3500元退休金,能否扛住“通胀”养老?

最近,《工作4年,我的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了》这篇文章火遍全网,里面讲的是一位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年轻人,最后却发现自己的薪资还不如父母的退休金,光看标题就让人感到“扎心”。

虽然,文章里提到的现象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但在现有的模式下,养老金的涨幅确实已经放缓了,加上出生人口正在持续减少的问题,未来的养老问题的很严峻,就连专家都开始发话:年轻人应提前进行养老资金的规划!

01 我们未来大概率能拿多少退休金?

我们先来看看相关数据,2021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481 亿元,参保离退休人员13,157 万人,人均月退休金为3577元。这还是“被平均”的数据,各省间的实际水平还是有差异的,部分省份的平均每月养老金仍在“2字头”徘徊。

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年各省退休金都有“涨工资”的机会,不过,近年退休金的涨幅已在持续降低,从2007年-2015年期间10%的平均涨幅,下滑至今年的4%。

数据来源:人社部,截至2022/8/18

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增劳动力人口赶不上“老年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出生率持续下降,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已经从1982年的7.98%上升至2021年的20.80%。另一个,则是政府养老体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较收入的占比正逐年攀升。

等到我们退休的时候,退休金的涨幅能否跟上社会的通胀呢?

如果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从2002年到2021年,国内年均CPI为2.35%。也就是说,当初的1000块钱,在当下的购买力就只有628元了(1000/[(1+2.35%)^20]=628),如果通胀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当下我们3500元的退休金,将来也只有2000来元的购买力,压根不耐花。

除了通货膨胀之外,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还有“年龄通胀”,未来人类的预期寿命肯定会逐年增长,如何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并非只满足温饱,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02 “压力山大”的基本养老金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养老才更合适呢?目前,我国有“三大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简单来说,就是“靠国家”,“靠公司”和“靠自己”。

但上文也提过,目前国家的基本养老体系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年轻人想要“靠国家”一劳永逸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靠公司”的话,能提供企业年金等福利的公司也不多,所以,说到底,养老还是要靠自己。

曾有网友计算过,假如从 30 岁开始储备养老金,退休时至少要攒够 500 万才行。问题是怎样才能存够这500万?稳健的投资体系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这些“养老型”投资工具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

1)公募养老FOF基金,又可以分为目标风险型、目标日期型两大类。两类产品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要根据不同风险设定来决定资产的配置比例,后者则主要根据退休日期来构建不同的投资配置。目前市面上的养老FOF基金,其主流的配置组合以偏债券混合型占大多数,比例接近70%。

2)养老理财产品,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在今年2月才开始正式发行,截至8月18日,全市场共有养老理财产品39只,涉及9家理财子公司。主要的产品类型包括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80%以上。

3)个人养老金制度,旨在让大家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基础上,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不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情况,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03 哪种养老理财方式更适合自己?

由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尚未落地,我们不妨先看看FOF基金跟养老理财产品在收益、风险和封闭期方面的对比。

1)收益对比:

养老FOF基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近三年养老FOF平均收益为32.21%,不过近一年以来,养老FOF的整体收益下滑,超过1年以上的养老目标产品平均年化回报为4.48%,而目标策略养老FOF最近一年的收益都为负。

养老金理财产品:选取成立日在2022年7月之前的产品数据,其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年化)在2.94%-7.59%之间,高于理财产品加权3.61%的平均收益率。

而据WIND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在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为7.37%。

仅看过去的一年,对比混合偏债类基金与养老FOF基金、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养老”类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着实不算有吸引力。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2)稳健性对比:混合型基金>养老FOF>养老理财产品

如果收益上比不过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那投资养老FOF跟养老理财产品的底层逻辑到底在哪里呢?那或许就是“求安稳”。

在风险等级上,银行养老理财大多都是R2级的,也就是中低风险的,最高也只有R3,即中风险。而养老目标基金则以中高风险为主。

虽然以上的风险对比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具体产品,但大方向上大家可以这么来理解,如果以稳健为最大诉求,那么银行养老理财就更值得买。

3)灵活性对比: 混合型基金>养老FOF>养老理财产品

银行养老理财都是有固定期限的封闭式理财,并且期限都是不少于5年的;而养老FOF既有定期开放申购赎回的,又有灵活申购赎回的,也有1年左右封闭期的产品,选择较多;而混合基金则大部分都是灵活申购赎回的。

总的来说,不同的养老理财产品可谓是各有各的优势,哪个更值得买,还是要看个人的侧重点是什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选择哪类产品都好,重要的是先踏出第一步,别让理财成为“一纸空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退休金   通胀   养老金   涨幅   理财产品   收益   平均   风险   目标   基金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