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西安事变没有发生,中国会是什么模样?

假如西安事变没有发生,中国会是什么模样?

今天距离西安事变爆发已经过了八十多年,虽然事情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还是有人对于这个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大事仍然讨论不休。有人会问,假如西安事变没有发生,中国将会是什么模样。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退进关内,一直负责北方的防务。虽然张学良的东北军宣布“改旗易帜”投靠了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但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甚是不满。张学良和陕西的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曾多次劝解蒋介石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对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劝解全然听不进去,甚至开始对他们产生了戒心,并暗中挑选合适的心腹准备替换他们。

1936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1936年11月23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这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和抗议,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释放七人。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致电南京政府,请求无条件释放“七君子”。

远在西安的张学良同样为“七君子”被捕而心急如焚,虽然张学良带领东北军遵守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退进关内,但他一直希望蒋介石可以抗日。他也曾多次与沈钧儒等人讨论过抗日救亡的问题。就在沈钧儒等人被捕之前的几天,张学良还收到他们的电报,希望张学良可以劝说蒋介石抗日。当张学良得知沈钧儒等人被捕时,非常震惊蒋介石的做法。

1936年12月2日,为了沈钧儒等人的事情,特地坐飞机来到洛阳去找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正在洛阳部署如何围剿红军的计划。当张学良见到蒋介石的时候,急切地询问为什要将沈钧儒等人抓捕,并要求他释放沈钧儒等人。蒋介石听了张学良的话后,雷霆大怒,而且严词拒绝了张学良的提议。

张学良情急之下对蒋介石大声说道:“委员长这样专制,这样摧残爱国人士,同袁世凯,张宗昌有什么区别?”

蒋介石听到张学良这样对他说话勃然大怒,“一切反对我的都应该抓”。紧接着蒋介石说道:“你的责任就是剿共,不许到绥远抗战,若要不然,就把你换掉”。

张学良知道多说无益,说再多,蒋介石都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于是回答道:“东北军将领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与其剿共不如抗日复土,所以情绪低落,可否请委座到西安分批训训话,安慰并鼓励他们的情绪,我是再拿不出什么理由来说服他们了。”

沉思片刻的蒋介石说道:“我可以去临潼一趟。”

张学良返回西安的同时,杨虎城以绥靖公署主任和17路军总指挥的身份再赴南京,劝诫蒋介石。然而仍是无功而返。

12月4日,蒋介石乘坐飞机来到了西安。来到西安的蒋介石邀请了许多东北军的将领。三日之后,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定用蒋鼎文、卫立煌代替张学良。12月9日,西安市一万多名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并打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号。当蒋介石得知学生的示威活动之后,立刻让宪兵队在路上架枪阻拦,并且通知张学良,要求他立即带兵前往镇压,并连声说要“格杀勿论”。

蒋介石到西安督战

当张学良驱车来到示威地点时,学生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要求张学良把他们的意愿传达给蒋介石。并要求东北军应该打回东北,收复失地。张学良听了学生们的话,也是激动不已,连声说道:“同学们放心,你们的意愿我一定会带给委员长,我保证以后之内,我会以实际行动饯行我的诺言,大家挺相信我!”

就在张学良坐车准备离开时,所有游行的学生高声唱起“我的家就在东北松花江上”。此情彼情对张学良的触动非常大。《西安事变史实》作者李云峰:又是一次大吵,蒋介石说你张学良是个两面派,你怎么能既代表政府又代表学生,那么对于这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只有用机关枪去打。张学良当时也火了,张学良说,对青年学生怎么能用枪打呢,你的枪不去打日本,怎么能屠杀学生呢。争吵以后,两人不欢而算。

张学良走后,蒋介石给邵力子一封信,要他通知报刊发表蒋鼎文任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的消息。在次日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宣布12日将会宣布第六次围剿红军的计划。

12月12日,一阵杂乱的枪声打乱了西安的宁静。此时蒋介石刚刚睡醒,当他听到枪声以后,立刻警觉了起来。不久之后,警卫匆忙地跑了进来,“委员长,不好了,东北军反了,马上就要打到这里来了。”

当东北军冲进蒋介石的住处时,却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带领东北军的孙铭九发现,蒋介石的所有随身物品都在屋里面,而且蒋介石的床上还有余温,这说明蒋介石刚刚逃走不久,于是孙铭九下令赶紧搜捕蒋介石,不能让他跑了。

当卫兵报告蒋介石后,他就匆匆忙忙地逃离的住处,连衣服都没有来的及穿。

在蒋介石独自逃跑的途中,很是狼狈,在翻越一道矮墙时不小心摔伤,蒋介石来不及处理伤口,爬起来继续逃跑,

蒋介石后来接受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哈雷特·阿班的采访时,回忆了这次狼狈的逃跑,他说,自己匆匆忙忙地跑着,漫无目的,突然他发现一块大石头,后面正好能藏一个人,躲到石头后面,他才发现自己匆匆忙忙,脚上连鞋都没有穿。躲在石头后面的蒋介石一动也不敢动,有好几次搜查的士兵就从他的身旁走过,差点就发现了他。最后还是孙铭九带人发现他。

当蒋介石发现时,灰头土脸,穿着睡衣,脚上没有鞋,何其的狼狈,哪里还能看出昨日委员长的威风。随后在孙铭九的带领下,蒋介石来到了山下,回到了西安城。

蒋介石来到西安城之后,被扣押了起来。当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表了《八项救国主张》,其中之一次要求立即释效被捕之爱国领袖。

西安事变一出,全国哗然,人们纷纷提议处死蒋介石,但是最后,在各方的协商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释放先前抓捕的沈钧儒等爱国人士。

西安事变解决后,蒋介石返回南京。但回到南京之后,蒋介石却背信弃义,不仅把护送他回南京的张学良扣押了起来,而且释放爱国人士的诺言也抛掷一旁。1937年,蒋介石还授意江苏高等法院对沈钧儒等人进行审理,并给扣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同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炮响,掀起了全国抗战的高潮,在广大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巨大压力下,国民政府终于在7月31日被迫释放被关押8个多月的“七君子”。而张学良将军却在漫漫的幽禁中度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

西安事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改变了我国近代史的走向。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会如何?

没有西安事变,蒋介石抗日的时间可能会推迟,但历史没有假设,只残存一个道理。

即使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也会发生南京事变、济南事变等等,历史的大走向是不会变的,全民族抗战是民心所向,谁也阻挡不了,最终的结局还是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西安事变   东北军   爱国人士   总指挥   委员长   西安   南京   内战   国会   蒋介石   模样   发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