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儿子被解放军击毙,龙云怒闯中南海,毛主席:你回家看看吧

“我儿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这个逆子沦落至此,完全是其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说话的人是龙云,是曾经称霸云南20年的“云南王”,也是云南成功解放有功之臣。

但是在1950年66岁高龄的龙云定居北京后,却听到一声噩耗:自己的儿子龙绳曾在云南被解放军击毙了。

这无疑是一阵晴天霹雳,让龙云无法理性地分析审视自己儿子犯下的错。

他疑惑地朝中南海主席的办公室赶去,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毛主席淡淡的一句:“你自己回云南去看看吧”。

龙云听从毛主席的指示,坐飞机回了云南,经过一番调查,他明白了自己儿子的确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这才有了他文章一开始那句发言。同时,他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那么龙绳曾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被称为大英雄的龙云会有这么一个儿子呢?

“烂泥扶不上墙”的龙绳曾

龙绳曾是龙云的第三个儿子,也是龙云光荣一生的唯一污点。

小时候,龙绳曾还是龙云最宠爱的孩子,龙云曾对龙绳曾寄予厚望,并声称其可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然而,世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却忽视了给予孩子最基本的陪伴和言传身教。

龙云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因为忙于自己的事务,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子,并且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龙绳曾送到自己的妹妹那里,让妹妹帮忙看顾。

可正是这个决定,使龙绳曾养成了骄横的性格。

因为姑姑的溺爱,龙绳曾在学校打架、嫖娼、霸凌,无恶不作,而他的姑姑对他的恶习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时,因为父亲龙云是“云南王”,母亲是彝族土司,所以龙绳曾依仗这一层关系在街头更加横行霸道、随心所欲。

而被他的欺凌的人也因为在权势下面,而只是敢怒不敢言。

彼时的龙云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小儿子已然走上了一条歧路。等他意识到并想要加以干涉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那时的龙绳曾已经成年,一个成年人的三观基本已经形成了,因而想要改变简直比登天还难。

无奈之下,龙云还是选择寻找关系让人将龙云送到了重庆的军校想要磨练一下他的意志。龙云的影响力众所周知,因而重庆的军校那边对龙绳曾的待遇很好。

龙绳曾一看父亲的威慑力如此之广,因而自己嚣张跋扈的气焰并没有丝毫的消减,甚至还变本加厉。

吃喝嫖赌一样没落下,嚣张跋扈一如既往。

说到这里,就要谈一下震动重庆的高官子女公园枪战的事件了。

那一日,龙绳曾和好友去游玩时,遇到了同为高官子弟的孔令伟,两者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德行,见了面难免会生出一些火花。

孔令伟虽是女流之辈,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再打扮得像个女孩子了。

留得很短的短发,加上平时大大咧咧,平时行事作风也比较果断不拖泥带水,同时也嚣张跋扈,因而她的个性更像个男孩子。

但是在中央公园的那天,孔令伟却着了一身女性化的服装,因为龙绳曾曾经和其打过交道,便和孔令伟搭起了话来。

龙绳曾一向傲慢无礼,平时说话也没个注意的,更不会没有注意到孔令伟的变化,他直言朝孔令伟嘲讽道:“你真是不男不女的。”
嚣张跋扈惯了的孔令伟哪受得了这气,遂立刻从随从身上掏出手枪就对着龙绳曾射击起来。

当然,并没有打中龙绳曾。但是龙绳曾也是不好惹的主,心想我好歹也是军校出来的,我不至于在大街上被一个女子射死。

遂也掏出手枪和孔令伟开始互相开起枪来了。

一来一去的两者就那么堂而皇之地在公园里面爆发了枪战。

枪战的主角没有受什么伤,但是在公园游玩的路人却倒了八辈子血霉,这场枪战,中伤了一些无辜的路人。

军警到后知道两者是高官子女,怕引来报复,就也没有深入追究,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这件事在重庆发酵,传到了龙云的耳朵里了,龙云自是恨铁不成钢,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四处求人了了此事。

龙云自是未曾料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死性不改,多次驯化未果,还说要实现自己的所谓远大抱负。

最后,龙云还是选择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自己的军队中去,想让其见识一下战场的冷酷无情,以此来获得一些改变。

可惜让龙云心寒的是,龙绳曾进了军队之后依旧玩世不恭,四处寻找乐子,丝毫没有将军纪军威放在眼里。

抗战期间,龙云为了锻炼龙绳曾,将其任命为新兵团的副团长,让他带领士兵去60军驻地帮助自己的表弟卢汉。

但是龙绳曾目无军法,为了听戏子唱戏而专门绕远路,因而耽误了行程。

战士们已经战死沙场,而龙绳曾带领援兵姗姗来迟。

军纪如铁,按常理来说,误了时辰是要担负杀头的罪名,但是因为龙绳曾是龙云的儿子同时也是卢汉的亲戚,因而卢汉也就什么都没有说。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暴露了龙绳曾贪生怕死的本性,因为看到战场上战士的惨死,龙绳曾萌生了退意。

他谎称龙云召唤自己回去,卢汉也不好说什么。

龙绳曾避着风头在云南游山玩水了些许时日,可惜他延误行军日程的消息还是传到了龙云耳朵里面。

龙云怒不可遏,立刻大手一挥让人去抓捕龙绳曾,要将其立即枪毙。

可那龙绳曾早已经收到了消息,并已经逃之夭夭了。

龙云在家人的劝说下终究还是心软了,这件事情继续不了了之。

龙云不会想到,这个逆子还会闯出更大的祸来,而自己,也终究会因为今日的心软,承担无数的非议。

云南王龙云的成长之路

龙云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家庭,成长环境比较优渥,因而较之同龄人也拥有更多的机会。

教育资源比较好,龙云六岁就被父亲送入了学堂,和当地的夫子一道学书讲经。

后来又经父亲朋友的介绍得以在一个武馆学武术,因而龙云小小年纪就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大点之后他又跟随父亲经商,因为从小的教育以及耳濡目染带来的见解,没有多久时间,龙云就基本摸清楚了商场的上的规矩。

很快的,龙云就赚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桶金。并随着他不懈的探索努力,他很快地开始了发家致富。

这让他的父亲感到十分的欣慰。

然而事情出现了转折,革命开始了。

各地动荡不安,来回经商的路上安全不再,各种土匪、起义军揭竿而起。

龙云混迹商场,自然知道经商不是长久之计。

时值军队招兵买马,龙云又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年纪,遂不顾父亲的阻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滇军。

进了军队之后,龙云不畏艰险,总是身先士卒,因而获得了上级的青睐和举荐。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被举荐到云南的军事讲武堂,也是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许多现代化作战知识。

这些知识和他童年的武学启蒙一结合,可以说,龙云的造诣又有了一个质变。

有一天,龙云和他的三五好友一起在讲武堂的一间房间里面探讨着军队排兵布阵的方法。

但是突然房间外面响起了巨大的嘈杂声,他们本不想搭理这些噪音,将其视而不见的。但是噪声实在太大,导致他们已经无法思考了。

实在无法忍受的龙云决定出门去一看究竟。

走出房间,只见讲武堂的擂台下面乌压压的聚满了人头。而擂台之上则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地展示着他的肌肉。

龙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外国人是来踢馆的,指明要挑战高手。但是接连上去了几位高手都不是这个外国人的对手,于是这个家伙也显得不可一世起来。

龙云一听就感到很气愤,火冒三丈地想到“难道精锐的滇军队高层竟要被一个外国人砸了场子不成?”

于是龙云三步并作一步地冲上了擂台,运用小时候学的武术以及在讲武堂学到的战术三两下就把这个外国人撂翻在了擂台之上。

台下一片欢呼,一雪前耻般的感动让众人将龙云捧上神坛。

也因为这一段,龙云的声望得以大大提高,名声好了,人脉广了,龙云顺其自然地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经过几年的历练,龙云不断地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在滇军中的名气很高,官职一度得到晋升。

最终在1929年,龙云集结军队,统一了云南省,被当时的国名党政府任命为省政府主席。

因为早年有经商的经历,在加之其本身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同时,他也深知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他在任期间,云南的经济一路攀升,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他还兴修铁路,这些举措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云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都有很大的改进,因而,他被冠以“云南王”的称号,并且这一称号传遍大江南北。

经济的飞速增长带来财政的充实,龙云也常常用这些去买一些先进的设备、招揽人才以扩充自己军队的力量。

同时,他还学着讲武堂的模式,在军队里面设学堂,这些举措,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文化素质,增进了储备力量。

此时的龙云强大起来了,却也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忌惮。

红军长征时期,红军经过云南境内,蒋介石下令龙云派人去围追堵截,然而龙云只是派人过去远远地跟着,并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

国民党政府对此也只能干着急,拿龙云没有办法。

在抗日战争之中, 龙云率滇军在战场上打出了很多漂亮的胜仗,一路所向披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汗马功劳。

同时,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龙云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越来越好。

蒋介石似乎也是嗅出了端倪,有意无意地表示对龙云的不满。

龙云也是一直有意识地防范,可惜还是被钻了空子。

国民党过河拆桥,在之后,云南省的政府中枢被国民党控制了,龙云被秘密押送至重庆,几经辗转又去了南京。

好在龙云的部下忠心耿耿,私下筹谋将龙云运出国民党控制范围,秘密运送至了香港,而在那里与我党地下分子取得了联系,最终成功被释放。

之后,龙云顺其自然的和国民党决裂,并在其大力的支持配合下,云南省没有经历炮火就获得了解放。

龙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当得起“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的崇高评价。

但他却因为忙于云南的军政要事,忽略了对小儿子龙绳曾的管教,以致于对方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酿成大祸,落得惨死的下场。

正义永远不会迟到

无可奈何的龙云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他不死心的又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了陆军大学学习。

不久,在龙云的帮助下,龙绳曾成为了西南革命军中的一个司令员。

可是龙绳曾一向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罪大恶极的他,在掌握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之后开始和当地的土匪恶霸勾结。

短短几个月内,龙绳曾就收到了8万余人的投奔,可谓是权极一时。

他发动大大小小的暴乱想要推翻当地的人民政府,在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镇压的解放军有不少人,牺牲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龙绳曾,无数无辜的人葬身血海,龙绳曾此时的罪名可以用滔天罪名来形容了。

为了降低损失,我军决定以大局为重,减少伤亡,派人劝说其回心转意。

为此,陈赓和一众领导亲自上阵劝说龙绳曾,并给予其高官待遇,希望其可以迷途知返,可是龙绳曾依旧不识好歹,阳奉阴违。

他没有珍惜这次机会。

他在背地里仍旧偷摸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发动暴乱,将当地百姓压榨的苦不堪言,百姓纷纷上报,龙绳曾的遮羞布终究还是被扯了开。

然而,在面对质问时,龙绳曾还是推脱阻挠,一直狡辩,拒不承认自己的过错,也不接受改编。

毒瘤一般的军队和人自然是无法留存于世的。

龙绳曾不再有耐心伪装,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先手向我军开火。

期间,我军不断有代表不幸牺牲。

到了这种地步,我军很清楚再怎么劝改劝收都是无用的,只能够通过武装的力量暴力收服。

两个小时的激战之后,龙绳曾被击毙,而其手下也成功被俘虏。

龙绳曾死了,当地人民纷纷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陈赓知道后也拍手道:“你们打得好,为人民除了一害。”

这则消息也被刊登在《云南日报》上面:“龙匪绳曾经争取无效,已予全部歼灭!。”

消息很快传到了龙云耳朵里,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龙云赶到云南,看到了龙绳曾犯下的一桩桩罪。他的一腔怒火终究还是化作了一声悔恨的叹息:“我儿子是坏人,他死有余辜”

结语

彼时的寄予厚望终究还是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个人只要与人民为敌,那他的下场注定是好不了的。

世间无人想要看到这样的结局,但是在场的任何人都无法为这种结局伤心流泪。

或许一切还是源自龙云的疏于管教吧,事情的结局怨不得任何人。

只可惜了身为一代枭雄的龙云在晚年还要背负这样一个巨大的污点,只可惜了那些被龙绳曾残害过的无辜的生命与逝去的亡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中南海   抗日战争   儿子   跋扈   枪战   云南   重庆   国民党   嚣张   解放军   军队   父亲   龙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