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暂弃“3纳米”初代工,中芯国际已宣布重大决定和先进技术

前不久台积电放弃3nm代加工研发的消息可谓是震撼了整个科技圈。作为业内代加工技术最高的代工厂,台积电可谓是世界芯片代工产业中的半壁江山,难道连台积电都无法实现3nm制程芯片的量产?而作为台积电的追赶者,中芯国际来势汹汹,最近更是频频出击,最新公布的先进技术将对台积电造成冲击。

那么台积电为何放弃对于3nm制程芯片的量产?中芯国际又做出了哪些重要决定以及推出了哪些先进技术呢?


一、台积电为何放弃3nm制程芯片量产?

台积电放弃3nm制程芯片量产,是因为做不出来吗?其实并不然,要说三星做不出3nm制程芯片还有可能。毕竟三星3nm芯片的良品率低到离谱,做一张芯片几乎要付出双倍的成本。

但是台积电不同,台积电更早在3nm制程领域进行了布局,工艺也更加成熟,能够保持高良品率,完全具备量产的能力,放弃3nm芯片量产也是无奈之举。


台积电无奈就无奈在,虽然能做,但不赚钱。3nm虽然是未来几年内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但相对前面的5nm、7nm,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性能提升,摩尔定律已经发展到了尽头,硅基芯片的发展之路也逼近终点,3nm芯片的利润与它的成本、制作难度相比简直是乏善可陈。

成本方面,台积电制作5nm芯片每年就要花费超过33亿度,如果量产3nm芯片,年用电量可能会超过70亿度,这将导致芯片成本直接翻一番。制作难度更是增加了一倍不止,但售价却无法大幅提升,这便是台积电的困境。


除此之外,台湾岛变化莫测的局势,无疑为台积电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借此做出重大决定,将直接威胁台积电的地位。

二、中芯国际重大决定

就在今年中芯国际做出了一个事关75亿美金的重大决定。中芯国际与天津单位签订了《中芯国际天津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中芯国际将会拿出75亿美金在天津建厂,用以生产14nm到120nm制程的芯片,压缩本属于台积电的市场份额。


虽然台积电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但广袤的芯片市场并不仅是尖端芯片,其中还有大量的中低端芯片,这些芯片同样利润丰厚,拥有广阔的市场。

尖端芯片主要被作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但随着智能手机红利期的褪去,全球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度依然在降低,未来尖端芯片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但整体“蛋糕”的大小却在不断缩减。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台积电与中芯国际都有哪些举措呢?未来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谁又能占据更为广阔的芯片市场呢?


三、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未来

台积电放弃3nm芯片量产是一个信号,那便是台积电的处境来到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外部尴尬在于,台积电想要赚钱,但美国却不想它赚钱,反而拉着它一起孤立中国大陆。

美国意欲成立与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联合的四方联盟,终止与中国市场的交易,共同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智能手机产业红利期已过,已然进入到平稳运行期,市场份额不但减少,美国还不想台积电和最大的衣食父母中国大陆做生意,这不是断人财路嘛。


内部忧患则是台湾岛本身的局势变幻,这导致台积电巴不得马上赴外地建厂,以祈求稳定的发展,但中芯国际天津建厂的决定,无疑再度压缩了台积电的选择空间,令台积电陷入纠结的境地。

而中芯国际,则抓住机会,进行业务的全面升级。此前曝出中芯国际已经实现55nmbcd平台芯片的量产,当前该领域最先进的芯片是西门子的90nm,中芯国际可谓是将技术提高了一倍有余。

bcd平台在电源汽车领域具备重要作用,与当下最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可谓是不谋而合,如果中芯国际在bcd领域取得成功的发展,未来超越台积电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语

台积电终止3nm芯片量产,是因为无奈于高昂的成本只能如此,目前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自身难保。中芯国际技术不断升级,大手笔建造天津工厂进一步压缩台积电市场,未来超越台积电也不无可能。

对于台积电放弃3nm芯片量产,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未来中芯国际有超越台积电的可能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三星   代工   内忧外患   量产   天津   红利   美国   中国大陆   智能手机   纳米   芯片   无奈   成本   领域   未来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