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这样关爱烈士亲属

文/孟红

毛泽东是一位极重情义、心中有大爱的世纪伟人。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他难忘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先烈们,常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烈士的尊重和怀念——关爱烈士亲属。

对罗哲遗孀:今后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告我设法

烈士罗哲(1902-1928),湖南省株洲人,1918年考取长沙高等工业学校。期间,同毛泽东相交。1922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学校。积极参加了“五卅”运动、“三一八”运动,在“三一八”惨案中为掩护同伴身负重伤。之后,他得知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6年离校来到农运讲习所任教员,并由毛泽东介绍入党。1927年初,任全国农民协会筹委会秘书,协助毛泽东筹备全国农民协会工作。1928年7月2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10月底,被反动派杀害于长沙市浏阳门外,临刑时他挺立不跪,高呼口号,壮烈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罗哲烈士家属。后来,他设法同罗哲妻子曹云芳取得联系。

1956年8月11日,毛泽东写信给曹云芳,将亲笔题写的“罗哲烈士之墓”六个大字碑文和300元赠款一并寄来,委托为罗哲修建墓碑:

云芳同志:

七月八日的信收到,甚慰。罗哲同志英勇牺牲,早就听到一些消息。一九四五年在重庆的时候,见到张维兄,曾打听你们的下落……现知你仍健在,并有两个女儿能继承罗哲遗志,我很高兴。罗哲为党艰苦工作,我可作证,当时没有别的证件。恤金由谁领的问题,应由当地政府去作决定,如果决定给继子,不给女儿,也就算了,不必为此去争论。坟墓可由家属修理。现寄上三百元,请你酌量处理。今后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告我设法。你见过的两个孩子,一个在战争中牺牲了,一个也已病废。你们在贵阳工作有成绩,向你们致贺。顺祝

康吉

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一日

◆毛泽东与罗哲夫人曹云芳及其两个外孙女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此信中毛泽东这一句“你见过的两个孩子,一个在战争中牺牲了,一个也已病废。”令人唏嘘,指的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子、均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

在湘潭县人民委员会资助下,罗哲烈士墓不久建成。1962年1月,株洲市人民委员会重新修葺,改立祁阳石墓碑,并加墓志。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于1958年6月和1960年8月先后两次接曹云芳到北京他家中作客,并为她题写了“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勉励她沿着先烈的足迹奋勇走向前。

对陈昌之女:希望你们继承你父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烈士陈昌(1894-1930),湖南省浏阳人,1911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结识毛泽东。毕业后,先后受聘于长沙五美高小、长沙女师、周南女校和湖南一师附小。后加入湖南新民学会,成为骨干成员。1929年冬,被委派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赴湘鄂西根据地工作的途中,在澧县不幸被诱捕。1930年2月23日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临刑前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革命一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毛泽东后来赞陈昌是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1930年夏,毛泽东带兵打长沙,陈昌的妻子毛秉琴还去见过毛泽东一次,并把陈昌牺牲的事情告诉了他,他听后十分悲愤。陈昌牺牲时其三女儿陈文新才3岁。

自从陈昌牺牲后,毛泽东一直牵挂这位烈士的家人。新中国建立后,他努力寻找联系并多有关怀。1951年,正在武汉大学农学院读大三的陈文新回家看望母亲,临返校时,母亲要陈文新代她给毛泽东写封信。信寄出去后,很快就收到毛泽东亲笔回信:

文新同志:

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们姊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问候你的母亲。

祝进步!

毛泽东

四月二十九日

信中,毛泽东表示,希望陈文新姊妹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勉励她们不断进步。

毛泽东还亲笔写信给毛秉琴,给她汇去300元,作她的生活补助。可见,毛泽东对陈昌烈士的革命情谊是很深的。

不久后,陈文新与6个同学一起到北京做毕业实习,她再次写信给毛泽东。没想到,有一天,秘书田家英开车来校接陈文新到主席家做客。

陈文新第二次见到毛泽东是1954年。当时,陈文新已经大学毕业,并将去苏联留学,正在北京外语学院学习俄语。她有幸再次到毛泽东家里做客。因为陈文新是学土壤专业的,毛泽东主要同她谈了土壤的结构、土壤里面的植物营养、植物怎么吸收营养及土壤怎么改良等问题,并具体问到在中南地区怎么改良土壤、怎么提高农业生产。陈文新说,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教导她理论必须跟中国的实际结合。毛泽东的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她献身农业的决心。

这一次,陈文新说起母亲毛秉琴想知道毛泽东的现状,毛泽东心领神会,善解人意地特意与陈文新合了一张影,让她将照片带给毛秉琴。

毛泽东另一封信写于1955年6月,其时,毛泽东在收到陈昌长女陈云给他邮寄关于陈昌烈士略传资料及1954年给他的一封信后写下回信:

陈云同志:

来信并附你父陈昌烈士略传,均收到了。去年一信也收到了,略传已转付党史资料机关作参考,此复。祝你学习进步!问你母亲好。

字里行间是毛泽东对陈昌烈士家人的牵挂和勉励。

这一切,成为她们一生动力,激励着她们继承父亲遗志,竭尽才智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主义建设竭尽所能作出应有贡献。世界上第四个根瘤菌属,是由中国学者发现的,当时被命名为“中华根瘤菌”。它的发现者就是陈文新——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2001年陈文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盛赞柳直荀遗孀:抚孤成立,艰苦备尝

烈士柳直荀(1898-1932),湖南省长沙市人,系毛泽东早年的战友。李淑一是柳直荀的遗孀,早年与杨开慧同读长沙福湘女中,成为无话不谈的同窗好友。1924年2月,柳直荀经何叔衡、姜梦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各界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任中央军委特派员,1929年冬任中共长江局秘书长兼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夏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先后任红6军政治委员、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湘鄂西省苏维埃财政部长等职。1932年9月在洪湖蒙难。

1950年1月17日,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信讲杨开慧的牺牲和她自己20多年的艰难生活处境。

4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信:

淑一同志:

来信收到。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学习马列主义,可于工作之暇为之,不必远道来京,即可达到目的。肖聃(李淑一之父——作者注)午亭(柳直荀之父——作者注)两位老先生前乞为致候。

顺颂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O年四月十八日

之后,毛泽东先后派了毛岸英、毛岸青和杨开慧之兄杨开智去看望了李淑一。

◆李淑一

1954年3月2日,毛泽东在致时任他的秘书田家英的信中写到:“……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推荐到北京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

1957年1月,李淑一见《诗刊》创刊号发表的毛泽东18首诗词,兴奋不已,便将自己1933年填的那首《菩萨蛮·惊梦》词寄给毛泽东。

毛泽东读后感慨万端,于5月11日给李淑一写去一封信:

淑一同志:

惠书收到。……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

为国珍摄!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信中这首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怀念及哀思,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在长沙蓉园亲切接见了李淑一,并和她合影留念。在蓉园时,毛泽东还把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客人说:“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

从1924年10月结婚到1927年5月诀别,柳直荀与李淑一只有短暂的两年半时间,实际共同生活仅一年多。以后的漫长岁月她独撑全家担子,为此,得到毛泽东“抚孤成立,艰苦备尝”的称赞。

表扬毛泽建弟弟:带了个好头,亲戚们都应向他看齐

新中国成立初期,贫苦人民仍然生活困难,烈士家属更加困难,而穷山僻壤的韶山冲的烈属就越发困难。鉴于此,时任中共湘潭县第三区委员会宣传委员毛逸民写信给毛泽东,汇报了韶山农村的情况,并请求政府对韶山烈士家属予以照顾。毛泽东从全国人民的大局出发,不同意给家乡以特殊照顾。

毛泽东的这种态度,并非说他对家乡烈士家属采取漠视,恰恰相反他对他们倾注了一腔深情。每当从韶山来信或上京人员中得知烈属经济上有困难时,除写信鼓励他们“在生产中去陆续解决”外,总是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钱来,或购衣物托人转至,或汇款给予帮助,少则二三百,多则五六百元。而且还多次来信邀请多位烈属上北京作客或有生病者时接到北京居住和治病,临走时还给各位赠以衣物甚至300元左右的资助款。真正做到了关心周至。

烈士毛泽建(1905-1929),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1921年随毛泽东来到长沙,入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加入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中共学生支部书记和湘南学联女生部部长。1926年以后任中共衡山县委妇女运动委员,发展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参加领导南岳暴动,旋转移至耒阳坚持游击战争。1928年5月被捕,1929年8月就义于衡山。时年24岁。

◆毛泽建(中立者)与亲友合影。

毛泽建之死,毛泽东十分痛惜。1949年毛泽东曾说:“菊妹子的牺牲很可惜,她是个好同志。”

毛泽建系毛泽连的亲姐姐,幼小便被过继给毛泽东之父做女儿。毛泽建牺牲后,毛泽东非常关心烈士的亲属。

1950年,表兄文枚清等进京看望毛泽东,叙谈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到毛泽连的困难,当时,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3个孩子,眼睛又不好,家底又薄,大家认为毛泽东的亲属中要数毛泽连最困难。毛泽东听了,亲切而认真地说:“泽连的困难我晓得,也不光只泽连一个人困难。如果我只解决他个人的困难,那我这个主席就不好当了!当然,泽连的困难我会尽力资助点。”

1952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毛宇居先生写去一封信,是毛泽东给堂弟毛泽连、毛泽荣寄钱,请毛宇居先生转交:

宇居兄:

李邹二位来京,收到你的信,并承佳贶,甚为感谢。

毛泽连来信叫苦,母尚未安葬,脚又未好,兹寄人民币三百万元(旧币,折合现币300元人民币,下同——作者注)以一百万元为六婶葬费,二百万元为泽连治病之费。请告他不要来京,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了。

另寄二百万元给泽荣(逊五)助其家用,他有信来,我尚未复,请转告他,不另写信了。

以上均请费神转致为荷!顺问康吉。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十月二日

毛泽东写完信,又在后面补了一句:

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请告他们节用。

◆毛泽东送给堂弟毛泽连的旧皮箱。

毛泽东寄的这300元钱,毛泽连很快就收到了。他就是用这笔钱安葬了母亲,自己又诊治好了病。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挺了过来,没有向地方政府反映困难,没有向党组织要求照顾。

毛泽东对堂弟毛泽连的做法十分满意。事后,他表扬说:“泽连要算带了个好头,我的亲戚们都应该向他看齐。”

以后,毛泽东时常写信了解毛泽连的情况,并从自己稿费中开支,委托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连续十余年给毛泽连寄上200元到300元不等的钱,帮助他度过困难,直到1962年湘潭县民政局把毛泽连作为烈属予以抚恤为止。

对周辅仁遗孀:烈士殉难牺牲一节,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备案

1949年12月,江西省德兴烈士之妻谭秀德写信给毛泽东,询问自己丈夫周辅仁牺牲的情况。

周辅仁,湖南省湘乡市东郊乡人。是毛泽东青少年时的同学。1923年春,他被派往安源,在毛泽民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3月,受党的指派,到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作。随后的革命征程中,他曾三次被捕入狱。在监狱里受到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反动派便以“马日”前参加共产党、“马日”后建通讯机关并担负交通责任以及为毛泽东提供活动经费等罪名,于1928年8月18日将他枪杀于长沙浏阳门外。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泽东每天收到全国各地的信函成百上千。1950年4月19日这天,毛泽东亲笔所写3封信中有两封就是写给烈士亲属的。其中一封写给谭秀德:

秀德女士: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感念。周辅仁烈士殉难牺牲一节,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备案。此覆。顺祝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O年四月十九日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毛泽东对谭秀德丈夫周辅仁烈士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其家属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其中“周辅仁烈士殉难牺牲一节,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备案。”一句,言简意赅,建议性的提示既合理又不失人之常情,一位党和国家的主席给一位普通农村烈属写信,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不平常的事。

周芝麟是毛泽东湖南一师时的同学,其弟周玉麟早年参加革命,1928年牺牲。

毛泽东复信周芝麟:

周玉麟同志死事望兄就近陈明湖南当局备案,便与全国英烈一体议恤。

毛泽东还复信革命烈士王基永遗孀龙亦飞:

王基永同志殉难,极为痛惜。兹幸遗孤成立,业已就学,为之喜慰。抚恤及帮助令郎等工作或学习事须与全国同类情形者同样办理,未便某处独异,请向当地党政陈明情形听候处理。

对族叔毛逸民反映烈士家属生活困难一事,毛泽东复信:

烈属的照顾是全国范围内的事,全国有几百万户烈属,都要照顾,自未便单独地特殊地照顾少数地方。但最困难的人民,当地人民政府在减租时土改时及青黄不接的岁月,应当尽可能给以照顾。

此外,还有一些毛泽东关心烈属的事情,也很令人感动。比如,杨子佳烈士的父亲杨舜琴是个乡村医生。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给他汇款200元,资助他举办医疗事业。1961年年初,当得知杨舜琴生病后,毛泽东又送给他300元钱,作为医疗费用。

总之,对于烈属,毛泽东的态度一般是:既要坚决支持普遍性照顾,但又不要单独性特殊,而要一视同仁地抚恤。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湘潭县   辅仁   烈士   韶山   浏阳   烈属   遗志   遗孀   湖南省   长沙   湖南   亲属   北京   牺牲   困难   同志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