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罪》看懂宁宇嘲讽的那段话,就会明白宋光明是否投靠了赵家

文|阿朱啊

“你不觉得你的痛风,就像掐准了时间一样吗?我也不想瞒你,其实我已经暗中观察你很久了,每次出任务,只要是赵家的案件,你的痛风就一定会发作。我不怀疑你的痛风是假的,但我怀疑你的痛风时间有造假的嫌疑。每个有痛风的人,都知道忌口。除非是你出任务之前,故意地胡乱吃喝,那么你的痛风就能如期而至,恰到好处。”

宁宇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不仅充满了愤怒,又带有不容反驳的坚定。而宋光明则是一脸诧异地盯着渐行渐远的宁宇,一句话都说不出。

不难看出,宋光明没想到宁宇不仅无情地嘲讽他无端发作的痛风,还把如何造成痛风的原因也分析得头头是道。而至于他痛风的真相,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专案组四个人,除了常征和金燕外,就剩下宁宇和宋光明了。单从几次任务来看,宋光明的确有最大的嫌疑,因为从宁宇截至目前的表现来看,就是常征的死忠粉。

但同时也有疑问,就这次寻找邓小军的任务来看,宋光明作为执行者,并没有转递消息的表现,而且在警局里偷听者已现,是另有其人。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到底是不是赵家那54把“保护伞”里的其中一员,又将扮演着什么角色?

看到第18集,宋光明已经不止一次被质疑,也不仅被一个人怀疑,这样一个游走在信任与怀疑里的人,是否真的有多重身份,还是真正的灯下黑?

宋光明是否投靠了赵家

宋光明到底是否已经投靠了赵家,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单从常征怀疑的名单中就能看出端倪。

常征都怀疑哪些人?

第一一定是常征的顶头上司支队长张秋峰。

在成立游艇爆炸案专项小组的前后,张秋峰一直和常征不对付,而且在办案期间,还以时效慢为由,额外给他们部署了矿井坍塌案,也就是常征千里追踪的邓小军。

当然,张秋峰的身份也不明朗。虽然站在上帝视角,我们看到了张秋峰和李伯东的勾连,但是张秋峰给常征的案子,却另有深意。只不过,这一切常征并不知晓,站在他的角度,张秋峰就是排在怀疑名单上的第一人。

作为顶头上司,不仅不支持,反而找各种理由分散注意力,还利用职权强行结案,这放在谁身上,都会抱有怀疑的态度。

第二是李伯东,这个曾经常征父亲的战友,却一路高升,做到了副局的位置。虽然李伯东是领导,但也不该越级让常征汇报工作,更何况头顶还有肖局这个大领导。

最新剧情里,李伯东又开始上心邓小军案,直接逼问常征是否得到新线索。当时常征的回答是没有,但事实是常征已经知道陷害邓小军父亲的凶手是曹大龙。

不愿据实以报,就是心中存疑。

再来才有可能排上宋光明。

按说宋光明和常征是老搭档,本应该是最信任的伙伴,但宋光明的多次掉链子,不得不让常征起疑。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宋光明的级别并不高,不可能第一时间得知常征掌握的线索。而且宋光明也并非一无是处,要不然就凭常征那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性子,早就把他赶出专案小组了。

而宋光明最达的嫌疑就是不够出力,他是一名刑警,但同时也是一个人。是个人都有怕,能让一个刑警在同一件事上胆怯的,不是心中有鬼,就是单纯地想自保,不想为自己招惹麻烦。

其实,在这四个人的小组里,但凡对上赵家的案子,宋光明不止一次跳出来阻拦,用的理由是:在昌武这个地界,能不得罪赵家人,就不要得罪。

还有一个细节是在赵老三给常征送锦旗的时候,就计划好了现场抓捕,常征负责和赵老三周旋,他负责送逮捕令,但关键时刻,他称自己痛风犯了,让宁宇替自己出面。

有一个镜头是他并没有痛风,而是躲在窗帘后面,密切关注着发生的一切。如果细心的话,就能发现截至目前,剧情已经更新小半,至今没有出现宋光明直接和赵家联络的情节,甚至连同框的画面都没有。

要么是他隐藏得够深,要么赵家根本看不上他。这样分析的话,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类似李伯东、张秋峰这样级别的刑警都已经暴露,宋光明又有什么资格摘清自己?

从扮相上来看,宋光明虽然是常征的搭档,但他的年纪肯定要长一些,也就是说他从警的时间更长。一开始那捍卫正义的雄心,恐怕早就磨没了,既然出头升职的机会渺茫,很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既不出头树敌,也不出错挨处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一日刑警混一天日子。

也就是说,赵家很有可能压根就看不上宋光明,毕竟没点血性的人,除了捞点利益,很难能办成大事;而他也不愿失去底线,和恶人同流合污,选择做了自保的无名小卒。

宋光明的自保之路

宋光明已经被宁宇怼过两次了,那他知道自己上了常征的怀疑名单吗?

我们可以先思考另一个问题:宋光明是如何看待警局内部的?

抛开李伯东的干预,在刑警支队这边,除了常征就是张秋峰最大。即便宋光明再摆烂,离退休还早着呢,至少得和支队的最高长官搞好关系吧,总不能顶着一个老油条的年纪,受着新警员穿小鞋的罪吧。但他却没有多亲近张秋峰,和其他警员的关系也一般,倒是和宁宇很热乎,可惜总是“受伤”的那个。

最新剧情里,门外偷听的警员已经露脸了,是个级别不如宋光明的小警员。通常一个刑警大队的警员,包括正副队长,一共有20人。除开专案小组的四人,金燕是外调人员,再加上张秋峰,还剩下16个。

有一个细节是但凡拍到在支队的镜头时,多半是空无一人,说明整个支队是非常忙碌的状态。都多次强调游艇爆炸案影响很大,还事关赵家,也成立了秘密调查小组,分到专案小组的却还是只有四人。足以说明警队里沾染赵家的警员并不多。

既然宋光明能精明地既不得罪,也不入局,证明他的眼光很毒,常征能怀疑到的人,他也一样能看出端倪。只不过一个只顾着自保,一个只想着往前冲罢了。

在他们这个四人小组里,宁宇是新警员,金燕是外来户,常征视赵家为仇敌,唯有他多次阻拦,不让宁宇和金燕涉事太深,只不过总是吃力不讨好,不是被怼,就是被怀疑。

刘墉在《不好也不坏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善与恶,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得善良,而忘记了他也有人性的弱点。

宋光明不是一个正义不怕牺牲的高尚刑警,相反他怕得罪恶势力,也不想深陷其中。这样的人不值得尊敬,因为他的职业不允许偷奸耍滑,更不允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邪恶。他更像是那些一辈子碌碌无为,没有大追求,也没有多嫉恶如仇的人。他只是把刑警当成了一份工作,而且无关高尚与否。

写在最后

宋光明没有多大错,也没有多大功劳。虽然他是一名刑警,但现实中也很难要求每一位刑警都能拼命冲杀到最前线。因为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痛会哭会怕。后退没有错,但可耻。

相较于《罚罪》里正义勇猛的常征与阴谋恶霸的赵家,两者之间的刀光剑影。似宋光明这样的小人物不值得一提,甚至令人唾弃。但他却代表了人生百态里最常出现的一类人。

没有多好,也没有多恶,守住了底线,但也不多,坚持了正义,却也经不起推敲。这类人跟着力挽狂澜之人,就能发光发热,跟着黑白不明的人,就开始摆烂。

这一切都基于宋光明太清楚时局,也太明白维护正义的艰难。或许,他是期待光明的,却也真心不敢掺和。就这么清醒地装睡,又在迷糊中冷眼旁观,想得很多,却做得最少。

没被恶势力挑上,也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增光添彩,就这么不好不坏地任由事态发展,任由自己颠簸起伏,不期待结局,也不顾及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顶头上司   警员   专案   刑警   游艇   端倪   案子   支队   痛风   嫌疑   正义   只不过   剧情   级别   小组   宋光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