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一生与数字12结缘

生于12日,逝于12日;12岁赴檀香山求学,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在12月。平生唯一一次牢狱之灾共12天,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在12月。12日获悉武昌首义成功,1912年创立民国,清帝退位在12日。护国战争、决定北伐,都在12月,平生最大的一次失败从12日开始。1923年12月,他宣布收回广州关税,并酝酿改组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实行国共合作。1924年12月,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壮志未酬身先死。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12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国同盟会纲领,前12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都如愿了,只有平均地权未能实现。后人为纪念他,将植树节改在3月12日,以纪念他植树造林,纪念他带领中国走向共和。

他就是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终结者孙中山诞生。孙中山原名文,号逸仙,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化名中山樵,孙中山成为他最著名的称呼。

童年的孙中山常在家门前的大榕树下,听村里的老人讲太平天国和洪秀全的故事。他从小就立下12字的远大志向,“立志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1878年,12岁的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接受正规的近代教育。

位于澳门草堆街80号的中西药局旧址(饮香仙馆)

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成为澳门的第一位华人西医。1892年12月,他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

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弃医从政,1895年,领导第一次反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辗转欧美,于1896年10月11日在伦敦被清公使馆诱捕,经历了12天的牢狱之灾。

1906年12月,同盟会在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醴陵一带组织“萍浏醴起义”,这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又策划镇南关起义,并亲临前线。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在美国丹佛市获悉武昌起义已在前日胜利,决定在国外筹集经费后回国。

1911年12月,孙中山回国,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结束。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孙中山指示李烈钧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开始“二次革命”。1915年12月,袁世凯放弃共和、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又爆发。

1921年12月,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政党和革命武装的问题。

1922年6月12日,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指责陈炯明“反对北伐”,陈炯明随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只身逃往永丰舰,宋庆龄因这次事件导致流产,终身未孕。蒋介石则时来运转,逆势上位。

1923年12月,孙中山在广州向列强提出收回“关余”。自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中国的海关关税全都被用来偿还债务和利息,到了20世纪后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剩余,称为“关余”。美国派出6艘军舰驶入广州,试图武力威胁,孙中山不被武力屈服,宁可开战也要收回关税主权,最终美国妥协。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涉中取得胜利。

1924年12月,孙中山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在北京火车站,他发表书面讲话,表明自己此次来北京的心志:不是来争地位,而是做救国的大事。

谁知壮志未酬身先死。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孙中山一生与树结缘。早在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就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普纳荷中学取回酸豆树种子,亲手栽种在翠亨村故居。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兴修铁路,大规模植树造林,以防止水灾和旱灾。为纪念孙中山,我国将植树节改在了3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檀香山   中国同盟会   壮志未酬   帝制   植树造林   澳门   植树节   牢狱   列强   共和   中华民国   美国   关税   北京   中国   数字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