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精,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黄精味甘而性平,味浓而气薄,入脾、肺、肾三经。古人认为,黄精属于芝草类,尽得土之精华灵气,故《五符经》谓之“戊己芝”,又因黄精可嚼食饱腹,所以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又称它为“仙人余粮”。


《中国药典》将其分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三种,优质野生多花黄精必定严选自湖南武陵,三者中以多花黄精多糖含量高,品质优良。

多花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花黄精的根,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野生多花黄精加以炮制,营养成分远高于普通黄精。

黄精与华佗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姑娘因自幼父母双亡,而被迫到一个财主家打长工。狠心的财主每天逼她上山砍柴割草,下田耕地种菜,可吃的却是残羹剩饭,而且还吃不饱。无奈之下,小姑娘只好在饿时挖野菜和草根吃。


偶然间,她发现了一片灌木丛中长着开着淡绿色小花的不知名植物,摘来吃觉得味道甘甜。她又挖出那植物的根部,发现根部形如鸡头,肉质肥厚,于是洗净就吃,仿佛吃水果一般。从此之后,每当饿了她便吃这东西,不知不觉地吃了好几年。而她,也从一个瘦弱的黄毛丫头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且体梧健壮,但又不失姑娘家特有的苗条丰满。

财主见姑娘出落得如此美丽,于是强迫她做自己的小老婆。姑娘誓死不从,逃进山中。某天,几个家丁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见姑娘身穿树叶编成的衣服,但她的身材相貌,却是更加迷人了。家丁们一哄而上,穷追不舍。可一眨眼的工夫,姑娘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消失。


这情景,恰好被上山采药的神医华佗看见。华佗出于神医的悟性,认定姑娘一定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才这么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决心找机会问个究竟。

一天,华佗备上可口的饭菜,放在姑娘经常出没的山路上。不久,姑娘路过此处,望四下无人,禁不住上前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华佗从旁边迅步上前,姑娘惊恐地丢下饭菜要走,华佗一把拉住她慈祥地说:“姑娘别怕!我不是财主派来的人。我是个郎中,想请间你吃了什么东西变得如此壮健、健步如飞?”姑娘见华佗长得慈眉善目,不像坏人,便不再挣扎了道出了实情。

姑娘把华伦带到那片灌木丛中,华佗走在前面,见这不知名的植物高约一至二尺,叶呈五轮状,叶片呈条状针形,其间开着一簇簇淡绿色的小花。华佗挖其根块,但见根块呈黄白色,肉质肥厚,横向生长,形状好似鸡头一般,其中一端有一圆形茎痕。亲口尝之,但觉味甘甜可口,清爽怡人。于是,他便把这不知名的植物带走研究。后来,华佗就把它改称“黄精”,并一直延用至现在。


甘美易食的“仙人余粮”

历代古籍将黄精列为补益中药,《名医别录》更把黄精列为药用之上品。区别于市面上的功能性保健品,历经人工陈化(十蒸十晒)的黄精能够以食代养。

煲汤:

材料】黄精30g、红花0.1g、乌豆100g,鸡肉、姜片。

【烹饪方法】


1、提前将乌豆浸泡一小时;

2、先把药材洗净,冷水放进锅内;

3、水煮开后加入肉类,下入姜片,大火煲半小时再调至小火煲1.5小时。4、最后五分钟加入红花,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进入中秋,身体应该沉淀好更温醇的土壤,分秒之间,恐凉爽的空气猝不及防,多用黄精补气阴、调五脏。要是没空煲一煲靓汤,也不要亏当了黄精“药食同源”的美名,做零食也是可以的,入口生津,渐甜回甘,舌尖充斥着黄精蒸晒过后而散发出来的温润儒雅,味蕾中满满都是不可思议的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华佗   余粮   黄精   健步如飞   鸡头   姜片   家丁   肥厚   淡绿色   财主   肉质   甘甜   饭菜   姑娘   植物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