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教是同一回事吗?


“道家”是指以老子《道德经》理论为指导的学术体系,是探究生命、自然、宇宙的哲学思想,所以又称“道德家”“道教”是以信奉“道”为人格化宇宙神灵对信众进行心理安慰的宗教形式。

道家分为两派,即务实派与务虚派。

务实派是指,以老子思想为理论指导并付诸实践者。真正的务实者,能够正确理解老子关于道德的整体思想,并以其领会指导自己的实修,在实修中再加深对老子思想的理解。

由于他们切身体验到世界本质的实存性,故而又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用以符合“大道”。他们的行为是出于对真理的诚信而采取的自觉行为,并非刻意为之。

这是不仅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的诚信之举,而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迷信。


务虚派是指,只谈其理而不付诸实践者。务虚者由于其理未曾亲身验证,难免会陷入空谈抽象概念的诡辩逻辑中,以抽象推论抽象,从而形成了没有根基的玄学派。

由于从理论推导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就容易导致各种观念谬论的出现。许多空谈其理者不仅对老子思想随意雕刻,而且还对其附加上种种个体思想,使其原有的真理更加飘忽隐存。

《庄子》有言:“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真正的道德卫士都能安于虽清贫却淡然的真朴生活,不去追求那富贵却可欲的虚伪。而那些空谈道德者,其思以求名,其行以逐利的人,是无从探究到老子的思想精髓的。

道家安于清贫绝不是倡导我们去追求清贫,而是不畏贫亦不求富,保持无为的中和心境。


“道教”“道家”是两种即有实质性区别,但又不易划清界限的不同概念。因为二者都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指导思想,所以很多人常常误以为道教就是道家。

其实,这两者的世界观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对《道德经》的理解就有了根本性的差异。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至高神明,但这个神却是有为的人格化的神。以此观念来教化人,就容易形成崇拜鬼神的迷信活动。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说,宗教与科学的并存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必然的。正是二者的并存,才促使人类从精神和物质的两个层面去认识宇宙,最终发现,精神与物质原本就是不分彼此的统一体。

极端的唯心主义与极端的唯物主义,必然会导致宗教迷信与科学迷信,二者也必然会走向不同的死胡同,它们这种相互排斥和分裂的形式都不符合“道家”的真理。

道家的真理就是精神与物质的融汇统一。所以,宗教与科学最终都将抛弃自身的迷信而统一归于“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道教   道家   道德经   付诸实践   空谈   清贫   抽象   迷信   老子   真理   宇宙   宗教   道德   理论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