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局长作品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丁原

丁原是小桥老树笔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大致梳理了一下他的出场情况,发现小桥老树在这个上面犯了一个错误。

1、丁原是原计委祝老爷子的老部下,这些人以祝家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圈子,互相关照,互相帮助,能量很大;

2、1996年—1998年,丁原任岭西省委组织部某处处长(正处级);

3、1999年—2001年,丁原任茂东市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处级);

3、2000年,丁原任岭西省组织部副部长(副厅级);

4、2004年,丁原任岭西市委副书记(正厅级)。

这个漏洞肯定非常的明显。

一、《侯卫东官场笔记》中的丁原

1、96年春节,丁原已经是岭西省组织部某处处长

祝老爷子坐在上位,他左右都是些颇有官威的中年人,祝焱与他们很熟,一一握手,打了招呼。

侯卫东很快就听明白了,座中诸人多是祝老爷子的下级,当年祝老爷子任省计委一把手,业务精,威信高,为人耿介,提拔了不少年轻干部,这些年轻干部散到各方,今天在座都是手握实权的厅处级领导干部,有省财政厅副厅长老蒋、省政府副秘书长老郑、省委组织部丁处长,另外还有两位国企老总。

酒过三巡,丁处长道:“今天要喝祝老弟的酒,开了年恐怕就要再上一个台阶。”屋里没有外人,祝焱也没有过于客套,道:“我听到过风声,只是没有正式来文件,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沙州正处级干部都是很有竞争力的。”

丁处长表情丰富地笑道:“到时候祝老弟就知道了。”

老郑道:“丁处长向来口风紧,他都说这话了,祝老弟肯定没有问题了。”

祝焱端起酒杯,道:“各位省里领导,我先说益杨地事情,明年你们几个大哥尽量要在资金上多给点倾斜。”他接连喝了六杯,又把侯卫东推了出来,道:“这是益杨主持县委办工作侯卫东。”

侯卫东依次敬了六杯,祝焱拿了一个大杯子,倒进去六杯酒,道:“你再敬各位领导,他们只要嘴角洒点出来,就能让益杨吃饱饭。”侯卫东酒量甚好,也不推辞,举起杯子,道:“祝各位领导节日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十二杯酒下去,足有半斤,侯卫东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很沉稳的样子。

组织部丁处长对侯卫东颇有兴趣,道:“小侯今天也就二十六、七岁吧,是选调生吧?”

侯卫东老老实实地答道:“我是九三年沙州学院法学系毕业的,当时益杨公招了一批公务员,我是考进来的。”

祝焱这种场合能把侯卫东带来,肯定是其心腹了,丁处长就建议道:“五月份省委党校要办一个青干班,为期半年,争取让小侯主任也来渡渡金,对以后发展很有好处。”

祝焱满口答应。

晚餐过后,诸位领导都是一方诸候,时间金贵得很,纷纷告辞,奔赴下一个饭局。

2、98年春,丁原仍然在组织部任某处处长

九八年春节,侯卫东亲自充当祝焱驾驶员,陪着他去给各路诸候拜年,初六,在岭西郊外吃晚饭,在座的仍然是去年那一批人。

组织部老丁看到祝焱,就笑道:“老弟,祝贺,今天来多喝一杯。”祝焱也听到些风声,他脸上带着笑意,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副秘书长老郑道:“我们都不是外人,听说老弟要到茂云地区任副书记,祝贺,祝贺,这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侯卫东心里暗自“格”了一下:“祝书记要到茂云去当副书记?”

祝焱谦虚地道:“现在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只有等红头子文件下来,才算得了数。”他这么说,其实也是变相承认了这事。

丁处长道:“我见到了浩部长的签字,是很稳当的事情了,今天我们好好喝几杯,老弟终于也成了厅级干部了。”又道:“茂云班子调整很大,你去那边是第三号,操作得好,说不定很快就能扶正。”

3、2000年,丁原已经是岭西省组织部副部长。如果丁原不是祝老爷子的老部下,不是在祝焱家里和侯卫东见过面,侯卫东这么简单的人生经历(公招生—副镇长—秘书—新管会主任—科技局局长—秘书—成津县委副书记),那有机会结识组织部的副部长?

双扣打到十一点,大家就各自散去了,侯卫东见粟明俊眉眼间有话要说,就来到了他的房间。

“上午我给你说过,赵部长心情不愉快,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侯卫东摇了摇头。

粟明俊将《要情参阅》风波完整地讲了,道:“按朱书记的脾气,他多半不能容忍此事,我琢磨着市委班子恐怕有变化侯卫东一直装作不知此事,听粟明俊讲完,就道:“不会吧,赵部长是在组工动态上发表文章 ,那篇文章我看过,没有什么特殊地地方,怎么会影响到市委班子。”

“当然,从明面上来讲,省里和市里都要表扬赵部长,但是赵东破坏了潜规则,或者说是赵东一着不慎,被人利用而破坏了潜规则,依着朱民生地个性,绝对会对这种破坏行为进行反击。”

“我觉得不会吧。”

粟明俊哼了一声,道:“我是老组织,朱民生亦是老组织,他的事,我了解得最多,当年他在组织部号称冷面部长,至少在好几位地市领导是被他暗中使绊子拿下地,而原因都是多年前的鸡毛事,所以我判断市委班子要动。”

他将话挑明了,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不能当上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都可以,大哥地事,你要操心,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

侯卫东沉吟道:“周省长才到省里,又在政府那一块,恐怕对你的事是无能为力,不知道省委组织部的丁原副部长都否起到作用。”

“这事不必惊动周省长,他不宜出面,丁原副部长我很熟,我准备直接找他。”

“粟部,具体办什么事情,你直接吩咐。”

粟明俊这才交了谜底,道:“竹水河水电站的负责人叫做朱小勇,他与你的关系挺不错,能不能走他的路子,如果走得通则成功的机率就大。”

朱小勇是蒙豪放的女婿,此事在沙州高层已不是秘密,粟明俊在成津有眼线,知道侯卫东与朱小勇来往比较频繁,因此在这关键时候,他就提出了这个要求。

此条线是侯卫东的暗线,并不准备马上就使用,这就让侯卫东有些为难,不过,在侯卫东翅膀未硬之时,粟明俊帮着他办了不少事情,比如当年杨柳就是通过粟明俊的关系才调进了市委机关,这些情是必须要还的,而且在粟明俊能当上常委,对侯卫东来说亦是好事。

他稍为犹豫,还是点头道:“我与朱小勇比较熟悉,但是从来没有让他办过事,不知道水深水浅,我就在最近几天去约一约他。”

“太谢谢了。”粟明俊的感谢是发自内心。

4、(2000年)为什么粟明俊和丁原很熟悉?看看《侯海洋基层风云》,丁原一直是茂东市地区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则是沙洲市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两个人当然熟悉的很,无非是丁原去省组织部的时间早一些,做了好几年处长,熬成了副部长。

就在赵东在朱民生办公室里谈论友谊之时,粟明俊接到了省委组织部丁原副部长的电话,“我得到了可靠消息,赵东要调到省减负办,还是保留了副厅级,挂了省农业厅副厅长一职,这事还是钱省长发了话,如果不是钱省长,恐怕就只能是减负办主任这个尴尬位置。”

粟明俊心中一热,道:“丁部长,你要为老部下说句话,我这年龄,说老不老,说嫩不嫩,失去这个机会,恐怕以后就很难了。”

丁原副部长与粟明俊是多年交情,道:“我们俩都是老组织,就不瞒你了,部里前几天就有人开始活动了,目标就是沙州组织部长这个职位,朱民生以前就是常务副部长,现在又是市委书记,他的态度很关键,你也是他的老部下,可以直接找他。”

丁原副部长话里话外透露着玄机,粟明俊在人事方面是老手,一点就透,不再多问,谢过丁原以后,又赶紧给侯卫东打电话。

5、2000年,丁原副部长带队考察了沙洲市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

第二天,省委考察组来到了沙州市,带队得是副部长丁原,很显然,省委组织部对于沙州领导人选还是很慎重,

丁原到了沙州市委以后,单独与市委书记朱民生谈了半个小时,谈话结束以后,由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被列为了考察对象,就退出了接待会场,

回到组织部办公室,粟明俊强作冷静,拿起文件来,半天都没有翻页,他给侯卫东拨通了电话,道:“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是丁原带队,到沙州确定了两个考察对象,我和赵林,”

侯卫东道:“祝贺,祝贺,这是好事,”粟明俊谦虚道:“这只是考察,最终结果还说不清楚,谢谢你,卫东,”

侯卫东笑道:“粟部,正式结果出来了,我请你喝酒,不醉不休,”粟明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呵,呵,这次大哥请客,我和赵秀对阵你和小佳,不醉不归,”

二、《侯海洋基层风云》中的丁原

1、1999年夏天,丁原在茂东组织部任常务副部长

姑父赵永刚问道:“侯海洋什么时候到巴山报到?”

侯海洋道:“我到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谈了话,准备明后或者后天到县里报到。”

赵永刚道:“侯海洋这一次分配最遗憾之处是没有能够留在省委办公厅,在省委办公厅熬几年,出去以后大小都是领导。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成了选调生,比普通大学生多一些机会。”

在省政府工作的妹弟主动提起这个话茬,张仁德趁机道:“永刚,我记得你有个朋友在茂东当领导,你能不能打个招呼,让侯海洋在巴山有个照应。朝中有人好作官,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

赵永刚拍着额头,道:“我糊涂了,差点忘记丁原。丁原是茂东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前一阵子我帮他办了件小事,让他照顾侯海洋应该没有问题。侯海洋,你具体分到哪个部门?”

侯海洋:“各地选调生情况不一样,我打听了一下,茂东选调生是由各县区安排,一般都是到镇街工作。”

张仁德道:“既然还没有分配,这事必须得先找丁部长。分到环境差的乡镇,做不出什么成绩,很难进入领导法眼。分到条件好的乡镇,容易出成绩,上级来的次数都要多一些。”

张安健戴着孙悟空面具,跑过来抱住张仁德大腿,道:“爷爷,我当孙悟空,你当刘魔王,我们打仗。”

张仁德将孙子抱起来亲了两口,道:“我们在谈事,你到妈妈那里去玩。”

张安健不停吵闹:“我要和爷爷打仗。”作为遗腹子,他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向来有求必应,见爷爷不和自己打仗,大声哭起来。

侯正丽知道此事对弟弟很关键,赶紧把儿子抱开,带到隔壁房间。张安健在房间里拼命挣扎,哭着要出去。吴学莲听到孙子哭声,心如猫抓一般,赶紧跟着走进隔壁房间,从媳妇手里接过孙子,道:“乘孙别哭,奶奶陪你玩。”张安健趴在奶奶怀里立刻停止哭闹,望着妈妈,两只大眼睛滴溜溜乱转。

赵永刚打通茂东组织部丁原的电话,道:“丁部长,我是老赵,在忙啥?呵,我一般吧,机关就是那些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我有件事要拜托你,我侄子今年从岭西大学毕业,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分到巴山县,拜托老兄关照关照。”

丁原道:“赵处长的侄儿肯定要关照。况且还是从岭大出来的选调生。”

赵永刚问:“选调生和选调生还有区别吗?”

丁原道:“理论上没有,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细微差别。比如上级在选人材时,岭大出来的选调生肯定比师专出来的选调生更有优势。”

打完电话。赵永刚神色轻松地道:“丁部长后天要到米国参加培训,他答应给巴山县委组织部打电话,丁原是地头蛇,他说话从某种程度上比部长还管用。”

侯正丽诧异地道:“不会吧,部长是市委常委,一把手。”

赵永刚:“按照岭西规矩,组织部长原则上不能由本地人担任,而且要定期交流。常务副部长不会交流到外地去,他长期在地方任职。比一把手熟悉干部,所以说话比较灵,在市县很吃得开。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管是省里还是地方都是一个样。”

侯海洋真诚地道:“赵姑爷,谢谢你。”

赵永刚得到丁原肯定答复,有了办成事的成就感,豪爽地道:“一家人你谢什么谢,小事一桩。”

侯海洋道:“对赵姑爷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就是大事,等会我要满满敬一杯。”

2、1999年,丁原位高权重,巴山县组织部的刘清扬和常务副部长彭家振都对他颇为忌惮

刘清扬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白天就知道侯海洋分到巴山之事,他知道三弟胆大妄为,真有可能去弄侯海洋,脸色严肃起来:“侯海洋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丁部长特意打电话叮嘱我们要关照。他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无业游民。你打一顿就算了,现在要任命为副职领导。是有身份的人,你千万不要瞎搞。搞出事你收不了场。”

3、1999年,茂东市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丁原威风凛凛

刘清扬将马老板发的烟扔到一边。换上一支万宝路,道:“老彭,选调生的事怎么安排?”

沙军又喜又忧。喜的是刘清扬和彭家振没有把自己和侯海洋联系起来,忧的是侯海洋显然又会受到一次打击。

彭家振一本正经地道:“选调生是从大学选出来的后备力量。放到最基层去锻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沙军不由得感慨道:“侯海洋真是运气背到姥姥家,你分到任何县都没有问题。偏偏分回了巴山县。”

刘清扬慢慢地道:“侯海洋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丁部长为了他的事专门打过电话,希望我们能够带职安排。”

彭家振道:“这几年分来的选调生都没有带职安排,他带职安排,对其他选调生不公平。”

刘清扬用手指敲着桌子,发出“啪、啪”的声音,道:“丁部长发了话,无论如何得考虑,老彭向来神机妙算,得想个办法。

“部长给我出了难题,这个嘛有点难,让我想想。”彭家振摸了一会下巴,道:“如果真要安排职务,就到城管委当副主任。”

阳和垃圾场是个火药桶,已经炸得城管委一正一副两个主任住进了医院,把侯海洋安排到城管委任副主任给了茂东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丁原很大的面子,同时又将一个烂摊子丢给刚参加工作的侯海洋。

4、县官不如现管,丁原正好管着刘清扬和彭家振

曲文华是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为人处事颇为得体,看完相关证明材料,站起来与侯海洋握手,道:“欢迎岭西大学的高材生到小地方工作。部务会研究过你的事情。准备让你到城管委担任副主任。这样安排很少见,前几期选调生全部到了乡镇,而且都没有安排职务,你是岭大高材生,部里相当重视。”

“谢谢曲科长。”自从得知刘清扬和彭家振是组织部领导以后,侯海洋做好了被打发到最偏远乡镇的准备,谁知道自己居然被分到了城管委,而且还担任副主任。他没有料到是这样的结果。惊讶之后,迅速猜测着原因:“为什么这样安排?按理说刘、彭两位部长执掌组织部。不会给我一个好位置,肯定是丁原副部长起了作用,他们虽然不喜欢我,但是不愿意得罪丁部长。”

他是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对人心把握得很准,尽管初参加工作,这番猜测还是非常准确。

5、2000年,丁原仍然在茂东市任职

聊天持续了半个斜,邱大海见多识广,打开话匣子以后,小故事、典故和妙语接连不断,侯海洋听得兴味盎然,渐渐放松下来。

李珍英到客厅来招呼:“吃饭了,你们在餐桌上边吃边聊。”

邱大海即将起身时,随口问道:“丁部长身体好吗?”

侯海洋脑子非常清醒,通过这一句话就知道邱大海知道丁副部长打招呼之事,他没有瞎编,而是老老实实地道:“我其实不认识丁部长?”

邱大海哦了一声,有些意外地看了侯海洋一眼。

侯海洋讲了毕业分配后如何通过赵永刚的关系找到丁原的事。邱大海站了起来,道:“拿瓶酒来,我和小侯喝两杯。”邱大海早就将侯海洋的背景查了个底朝天,知道丁原曾经为了他的安排打过招呼,但是不了解丁和侯海洋到底是什么关系。通过谈话,他对这个老实的女婿更满意,这才主动要酒。

李珍英则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殷勤地给侯海洋夹菜舀饭。

6、2000年,侯海洋还拜会了丁原常务副部长

侯海洋随即又给李宁咏打电话,道:“我要到茂东去一趟,没有什么具体事情,去见康琏老师,他弄来一批手工宣传,老方法做的,我想去写写字。”

李宁咏对侯海洋身上这种“风雅”很不感兴趣,道:“你真是精力旺盛,跑到茂东去写字,我没有兴趣。”正要放电话时,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道:“春节你到丁原那里坐了五分钟,我觉得还不够。这一次干脆趁机拜访一下,感情就是需要走动,走得勤了,人家才记得你。”

侯海洋是满怀着兴趣到茂东去写字,压根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见丁原,道:“这一次不见丁原,下个月赵处长要到茂东,要单独请丁原吃饭。”

李宁咏道:“我爸虽然是人大副主任,副厅级干部,其实现在在茂东说话还不如丁原管用。你和赵处长与丁原见面后,我爸再请丁原吃饭,继续加深联络,有丁原这个棋子,你的日子就会好过些。”

侯海洋道:“知道了,夫人,我下次安排,这次就让我安安静静见见老朋友。”

7、2000年10月,侯海洋被纪委调查后,计划找丁原

在杨家吃过饭,夜晚时,他给李宁咏打电话,“你在哪里?”

李宁咏道:“刚下班。你明天到茂东找一找丁原,他和你家是有关系的,让你姑父也出个面。对常务副部长来说,调一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侯海洋道:“你爸是什么看法?”

李宁咏道:“我爸还在做工作。县管不如现管,现在的人都是势力眼,他是即将退休的人,说话不一定好使,不一定能调到好单位。我觉得要多管齐下,确保调动成功。”

侯海洋道:“我的观点是巴山之事才发生,情况不明郎,不用太着急,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你的意思是我多操心了,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李宁咏缓和了口气,道:“我真的很着急,明天一定过来,我陪你去找丁原。再和我爸商量一下。”

“那好吧,明天我们去找丁原。” 侯海洋又道:“你现在在哪里,我还在康琏家里,今天没有走。我过来见你,商量明天的事。”

李宁咏正准备陪同市电视台领导们一起接待市委宣传部领导,道:“你不早说,台里老大要招待宣传部两位部长,要我一起过去,已经说好了,没有办法推掉。”

侯海洋道:“没事,明天上午我直接给丁部长打电话,探一探他的口气。”

李宁咏道:“如果丁原愿意出手就最好不过了。”

上一次请丁原吃饭,侯海洋阴差阳错地耽误了,后来邱家又重新请丁原吃了饭,侯海洋陪着彭克有事就没有参加。邱家和侯家都和丁原有关系,想必在当前的局面下,这条线能起点作用。

8、副部长丁原没有见侯海洋

早上被电话惊醒,李宁咏在说话前先打了个哈欠,道:“昨晚几个领导兴致很高。吃了饭又去唱歌,凌晨一点多才结束。时间太晚了,就没有给你打电话。”

侯海洋道:“今天上午十点钟,我要给丁部长打电话,争取先见上一面。”

李宁咏道:“你和丁部长联系以后。我就请假陪你一起找他。”

侯海洋随即和康琏一起到公园溜了一圈,还表演了一套长拳,引得好几个穿绸服的老人围观鼓掌。看着绸服白须老人,侯海洋有一种进入老年生活的恍惚感。

终于等到了十点钟,侯海洋给丁原打去电话,“丁部长,您好,我是侯海洋,想找你汇报一下工作。”今年春节期间,他还是想办法给丁原拜过年。见面时相谈甚欢,再加上李宁咏家里的关系, 这也是打电话的关系基础。

丁原在电话里的声音很平静,道:“小侯啊,我这边很忙。如果事情不急,就改天,行不行?”

侯海洋只能道:“事情倒不是很急,那我改天来给您汇报。”

这个电话打过以后,侯海洋闷了关天,这才给李宁咏打了过去。道:“碰了一个软钉子,丁部长说很忙,改天再谈。”

9、丁原是祝老爷子的手下,有省政府、财政厅、国企方方面面的关系,消息来源多得很。

邱大海对大儿子的判断是认同的,道:“彭克出事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省纪委这种规格的办案组,多年都未见了。凭我的经验,这一次风向不对,茂东市级主要领导要出事。这句话你们听到就行了,不要外传。”

李宁咏道:“为什么丁原是那个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

邱宁刚道:“丁原态度没有问题,他不愿意与侯海洋见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确实有事,不方便见侯海洋,第二种情况是作为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从某种渠道知道了案情,不愿意在这个时间与侯海洋见面,算是回避。”

10、2001年春节,丁原还在茂东市组织部

春节前侯海洋拜访了县里很多领导,礼节走到,免去了春节期间麻烦,这让侯海洋也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他在初三就来到茂东,先给组织部副部长丁原拜了年,中午和杨洪军吃饭,还将吴重斌、蔡钳工和田峰叫到一起。

三、《侯卫东官场笔记》网友版中的丁原

1、非典是03年,如果侯卫东去岭西省政府是03年,那么去茂云应该是04年,回岭西省应该06年。

网友版把丁原安排到了岭西市副书记。

前期,省里已经成立了赛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工联系体育口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万峰担任组长,由直接分管省体育局的新任副省长鲁军任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工作。

而岭西市的组织班子,看似庞大,实则是个花架子。

最初,是由市委副书记赵雪山担任组长,赵雪山转人大以后,又换成了新任市委副书记丁原任组长。政府那边,则始终是一个党外副市长顾志超担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真正做事的机构只是岭西市体育局,局长齐大海任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局里几个处长在那里东跑西跑,筹备工作进展甚微。

2、丁原在省委组织部工作多年?至迟应该在2004年吧?祝焱任岭西组织部长,不久即将丁原下放到岭西市任市委副书记,解决正厅级。

祝焱的思维与潘辰栋大有不同。

从几天前拿到常委会议题,因为第二项涉及到岭西市,他抽时间问了问副书记丁原,丁原哪里能说得上来,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具体组织工作由副市长顾志超负责,连忙把顾志超叫过来问了问。

顾志超虽然是党外副市长,毕竟也是正厅级,虽然能说出个大概,细节也不清楚。

丁原是老组织,又在省委组织部多年,还给祝焱当了几年副手,深知祝焱的脾气,他不发问则已,一旦过问某项工作,则说明这项工作在他心里排上了日程,任何的马虎,都会引来祝焱的不满,尽管他当时表面上不会有什么表示,但是不点头就表示他已经非常不满意了。

连夜组织体育局长齐大海以及下边的一帮人开会,丁原终于才把筹备情况搞了个大概,整理了一份材料,第二天报给了祝焱。

祝焱翻了翻,眉头却越来越紧,最后只是嗯了一声,丁原当时头就大了。

3、侯卫东认识丁原的理由,和我想的差不多。

下午,在岭西市委小会议室里,祝焱亲自主持,召开了岭西市赛事筹备小组全体人员会议,邀请省委秘书长侯卫东参加。

和省里模式基本相同,祝焱亲自担任了岭西市赛事筹备小组组长,蒋玉楼、丁原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了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流,副市长顾志超等,丁原兼任办公室主任,体育局长齐大海任办公室副主任。

齐大海通报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丁原代表市委谈了几个需要省里出面协调的问题。侯卫东听得很认真,尽管岭西市准备了书面的汇报材料,但是面前的笔记本上仍然记满了十几页。

侯卫东很有些恍惚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益杨,祝焱率领一干人马争取张木山投资的场景。只是,11年过去了,祝焱已经是省委常委,赵林、季海洋等一帮手下早已没了踪影,眼前一帮人中,多半已经不认识,稍微熟悉的几位,也仅限于蒋玉楼、丁原,还有坐在会议室一角的祝焱秘书、市委副秘书长姜清河。

4、最大的可能性是丁原几上几下

既然是领导小组成员,各省直部门就要安排人员具体负责,既然有人参与,岭西市就要对口接头和汇报,如此,问题就来了。

省直部门具体参与的人,多数是责任处室的处长,处长这个级别,官不大僚不小,有一定权力,又做不了大主,岭西市协调起来就难了。

祝焱就不用说了,他本身就是从地市到了省里,又到了省会。丁原长期在省里,也清楚这是各地的通病,协调问题怕是还要靠市里的干部放低心态,单凭侯卫东也是无奈。

(声明:所有图片只起美化作用,与内容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组织部   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爷子   老弟   小桥   副部长   处长   地道   市委   局长   部长   省委组织部   事情   干部   领导   关系   电话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