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伶仃洋上,海上风电建设如火如荼。 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近日,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落户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

2012年,随着省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筹建,广东海上风电建设拉开了序幕。《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全年海上风电新增投资超7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今年4月,《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提出要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并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一批能源创新示范工程,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十四五”时期将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700万千瓦

2021年,广东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差异化布局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7300亿元,形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1700万千瓦,将在海上风电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示范项目。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动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利用,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十四五”时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700万千瓦。

建设珠三角海上风电研发服务基地

在去年底印发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珠三角海上风电研发服务基地、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以及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等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其中,珠三角海上风电研发服务基地建设将以广州、深圳、中山为核心,以明阳智能、中广核等企业为龙头,打造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利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自贸区发展海上风电金融产品,培育和创新海上风电设备融资租赁及保险、基金等海上风电金融业务。

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将争取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推动开工建设;打造汕头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配套一定整机组装产能;推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建设,设立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并谋划布局揭阳运维基地。

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将推动粤西湛江等海域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集中规划、连片开发,同时打造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并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参与海上风电研究。

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显示,广东省拥有4114公里海岸线和41.93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在离岸略远的粤东海域,年平均风速可达8-9米/秒或以上;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粤东海域甚至可到750瓦/平方米。

广东的目标是,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形成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海工施工及相关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海上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上风电产业成为广东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之一。

为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规划》还提出加强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

充分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资源,积极部署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及分中心建设。依托中广核集团建设中国南方核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深圳总部和惠州等重要科研设施集群区的空间布局。

知多D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部分海上风电重点工程

新增投产

中广核汕尾后湖、惠州港口一期项目

省能源集团、湛江外罗二期、湛江新寮项目

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一、湛江徐闻项目

南网珠海桂山二期项目

大唐南澳勒门Ⅰ项目

开工建设

三峡汕头洋东、汕头海门(场址一)、中广核惠州港口二PA、港口二PB、汕尾甲子一、汕尾田子二项目

华能汕头勒门(二)、汕头海门(场址一、场址三)项目

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揭阳靖海项目

建设粤东和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城市

汕头 聚力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为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目前,汕头正坚定不移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依托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集中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形成“1+3+3”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举全市之力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

1988年开建风力发电示范场

近年来,随着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华纳机舱罩等项目启动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逐鹿汕头濠江;大唐、华能、三峡、中海油、中国绿发、国电投等一批央企相继循“风”而来,为汕头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注入强劲动力;国电南瑞、青岛武晓、江苏华纳、盘古润滑等一大批配套企业因“风”而聚,构筑起日趋完善的风电产业链。

掘金海上风电,汕头从未停歇:1988年,南澳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风力发电示范场项目建设,被海内外风电专家誉为“中国风电开发的先锋”;2010年,国内最大型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落户南澳岛,再次为我国新能源开发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2019年8月和2021年9月,上海电气8兆瓦和11兆瓦海上风机在汕头完成总装下线,两次刷新国内最大容量海上风机纪录;2021年底,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投产。

今年一季度,广东固韩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海洋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成投产后将有力推动海洋高端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继而7月,亚洲首台11兆瓦海上风机吊装成功,汕头海上风电又迈上新的台阶。

去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约147亿元

海上风电是汕头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攻方向,其中濠江区坐拥广澳港,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如今,濠江区正高标准加快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

目前,海上风电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9000亩,核心区规划面积约4200亩。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已启动建设。

据统计,2021年汕头以风能产业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6.68亿元,增长15.8%,充分展示风能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惠州 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

8月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

有序开发风电。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有序推动陆上风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约达119万千瓦。

——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统筹谋划海上风电布局,重点推进中广核港口海上风电项目如期建成并网,积极推进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场资源调查和勘察等前期工作,扩大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十四五”期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

——适度开发陆上风电。结合陆上风电资源和土地利用性质等情况,因地制宜支持汝湖镇等分散式陆上风电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6万千瓦。

湛江 每3度电中有1度电是清洁能源

风力资源丰富的湛江,吸引了一大批风电企业相继落户。一座座洁白的大风车在徐闻、廉江、雷州等地拔地而起。在湛江,每3度电中就有1度电是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成为湛江绿色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

“海上风电正成为众多风电企业争相抢夺的‘新战场’。”广东粤电曲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婷说。

据了解,广东粤电曲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徐闻共有5个风电场,其中3个是海上风电场。据了解,截至2021年11月26日,国家电投徐闻海上风电项目94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成为亚洲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17亿千瓦时清洁电量。

A06-09版

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黄叙浩 南都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郭婉华 许妍娜 张雨昕

综合:新华社 央视 南方日报 南方财经全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粤东   徐闻   广东   汕尾   海上   揭阳   基地   汕头   装机容量   风能   广东省   新能源   能源   产业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