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缁衣》:开学了,妈妈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主要因素。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政府不仅建立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还通过礼乐制度对教育进行宣扬和鼓励。《诗经》中有许多宣扬教育的诗,这些诗尊师重教励志劝学,属《诗经》中“美教化”的教育范畴。《缁衣》作为《郑风》的开篇,其通过描绘母亲送孩子入学的温馨场景,以天伦之乐激发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是一篇宣扬教育、赞美母爱的佳作。

《缁衣》一共三章,每章四句。诗中慈母对孩子反复的夸赞与叮嘱,孩子入学所带来的欢欣鼓舞,在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同时,更让我们反躬自省。父母对孩子固然是无比疼爱,但更渴望孩子好学成才。《缁衣》在描绘舔犊之情的背后,其根本目的还是要激发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唤起人们对母爱的追忆和回赠。这就是《缁衣》“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的教育意义啊!这也是《诗经》“風以動之,教以化之”礼乐诗教属性的具体表现。《缁衣》重章叠句层层递进,声乐特征明显,在西周礼乐制度下,《缁衣》是以流行传唱的方式来感化人们的啊!

《缁衣》反映了西周的国民教育制度和社会文明程度。从诗中的“缁衣”、“学馆”可以看出,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政府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而尊师重教的民族传统,也早在社会中形成。如今,《缁衣》所宣扬的价值观早已融会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中,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也已远远超越了古代。只要有注重教育的地方,就会发生《缁衣》这动人的一幕,哪里有美丽善良的人性,哪里就会有深深的母爱。从《緇衣》的主旨意境可以看出,《诗经》不仅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部文化遗产,还是一座宣扬美好人性的殿堂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尊师重教   目的   礼乐   西周   诗经   无微不至   母爱   中华民族   国民   人性   重视   年前   妈妈   制度   孩子   政府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