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红魂,“看故事”:这个秋天,快带孩子来冀南山底抗日地道


IN THE Tunnel warfare

地道能敌十万寇

总将强盗化烟尘



秋日枫满天,冀南山底红魂聚。


秋天本是参观红色景区的最好时节,然而近日“秋老虎”发威,全国持续性高温可愁坏了想要趁秋天参观红色景区的人,井冈山爬不动,露天景区热cry。



难道天热就不能参观红色景区了吗?显然不是!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的冀南山底抗日地道欢迎你!这儿!倍凉快!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保存的最完整的抗日战争地道,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总长15.6公里,光看这长度都能感觉到前辈们当年在这战线拉的有多焦灼!



一进景区便看到了古朴气质满满的红木质地大门和红旗飘飘,配合两边长城式栏杆蔓延至景区深处,周围绿松环绕,空气清新而气氛肃穆,革命圣地滴氛围感就此拉满。



要维持这么长的战线,总得有点隐蔽措施在里面的。整个地道战遗址是类似现在居民街道的形式,通过井、地道出口等设置做到了“家家相连,户户相通”。



隐蔽性作战连贯性都有了保障,真佩服当年没当过兵,未读过兵法的老百姓,居然能想出这法儿打击日军。






表面上是简陋岩洞,实则“别有洞天”,可以防水防毒;甚至连地道本身都能“套娃”迷惑敌人,结构科学而宽阔。



聪明的革命先辈们采用双层地道的方式防止被日军围剿,不仅不会被日军“一窝端”,还能反围剿日军。



“神说要有光”,有光也没用——岩洞之复杂,现代旅客打着光儿都难攀爬。叫人怀疑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凭借记忆在黑暗中摸黑探索的。可能信念似星辰,地道是夜空,能够照亮来去的道路吧。



在景区的白炽光照耀下抚摸岩壁,就好像触碰到了中华大地龟裂的暗疮般炙热。不禁回想,地道战的实质是民族尊严的争夺。



地道上的居民们以命为砝码,换来今日和平时代的岁月——打鬼子,玩游击。先辈们“酷毙了”的背后,隐藏着看淡生死,维护民族统一的觉悟。



如此想来,身为后辈的我们,能够吹着凉风参观这里,是真的有“福气”



整个遗址石壁都相当凹凸不平,很有一些山洞景点钟乳石的感觉。



其实不然,这些地道大多数都是人工开凿,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石块都是革命先烈奋斗过的痕迹!除了开凿的痕迹外,还有激战中留下的弹痕,斑驳纹路清晰可见。



看着这些石壁,分分钟就想起了《红岩》中许云峰用手指铁镣挖出秘密通道的故事(真真佩服前辈为了心中信念不妥协滴恒心,真想跨时空给他们点赞!)






地道战景区本身就非常适合带娃儿来参观~私认为这种有趣味性的革命景区才是红色教育滴最好打开方式!



比起一味的和孩子强调革命先烈如何辛苦,不如带他溜一圈地道,讲解一波背景故事显然更好,效果比说多少红色故事都强。



地道战景点中还有一些穿花棉袄,戴白披挂,手持模型枪,cos当年真实参与地道战的革命先烈的游客,伴随着地道战景区隧道中的狭窄光源,紧张感和使命感于胸膛中喷涌而出~就是看红色影片儿内味。



正是因为地道战这类真实革命景点的存在,才让我们这些后辈真正明白,爷爷奶奶辈所真正向往的革命精神是怎样的。


是燃爆+紧张刺激的地道战


是惊险+舍身取义的地雷窟


是千百次蹦极也无法带来的成就感满满


敬畏革命先烈!祖国元气出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红岩   地道   地道战   岩洞   先辈   石壁   景点   先烈   后辈   景区   日军   战线   遗址   秋天   当年   红色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