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何时结束?怎么结束?俄前总统给出答案

俄乌冲突何时结束?怎样结束?到底谁说了算?俄罗斯前总统大胆预言,揭示了战场促变的“两大模式”。

据俄罗斯《消息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俄罗斯前总统、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于25日给出了大胆预言,指出“两种模式”结束俄乌冲突:

一、俄方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都实现,基辅政权不得不承认结果

二、乌克兰发生军事政变,然后承认结果

梅德韦杰夫坚定地认为,这就是所有选项。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

这是开战以来,双方领导人最重要的对战事走向的公开预言,虽然能否成真还需观察,但梅德韦杰夫的预言却揭示了战场胜负变化的一个规律,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量变到质量的规律。

梅德韦杰夫所预言的第一种方式,实质是一种事物渐变模式,通过量变逐渐积累,最终达成质变效果。反映了目前俄乌战场僵局中有变化、暗流涌动的特点。虽然俄军在东部顿巴斯看似进展有迟缓,但每天都在蚕食、瓦解乌军的防御体系;加之炮兵、火力的优势,稳扎稳打、先外围后核心的战法,正在逐渐发挥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由量变促成质变,乌军“索列达尔”集团也会最终瓦解殆尽。

图:顿巴斯战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图:兵兵有理李波)

梅德韦杰夫所预言的第二种方式,即寄希望于乌克兰内部发生“军事政变”,则属于“突变模式”。这也是事物变化的一种主要模式,至于可能性有多大,需另当别论,俄罗斯当然希望这种模式的出现,毕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种突变,还需欧洲甚至美国国内的政坛的“突变”相加持,效果会更加理想。

德国总理朔尔茨不远万里,到加拿大“找气”。

无论是基于“渐变”模式,还是基于“突变”模式,其实就目前局势而言,都可归于一种中国古代的战法“釜底抽薪”。关键是谁能抽掉谁的底。

乌克兰像一口架在灶台上的小锅,灶里的柴草主要是美国和西方不断拱火,提供的武器装备和经济援助。乌克兰能不能打下去?能打多久?完全取决于美国西方的柴火多与少。

第二口大锅就是欧洲自身的经济和民生,灶里的柴火主要就是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能坚持多久,“总开关”在俄罗斯手里。随着冬天马上到来,一旦俄罗斯断供,欧洲可能先被“抽薪”,没有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愿意忍饥挨饿去支援乌克兰打仗。继而是欧洲去“抽”乌克兰的“底”。

乌克兰再壮志凌云,也无力回天,战争结束指日可待,大势已趋,或谈或签,届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只能望洋兴叹了。

所以,梅德韦杰夫的预言是深刻的,渐变和突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模式,对应的是战法的“闪击战”和“持久战”两大战法,前者固然有事半功倍之效,后者也不失为致胜法宝。


感谢你看到最后!这里是【兵兵有理李波】,名为点兵,实为论理。

一起从战例中,认识其中的 道理、原理、哲理、机理。欢迎关注我更多的内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顿巴斯   乌克兰   结束   战法   柴火   量变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突变   战场   事物   规律   冲突   答案   效果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