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出现3种脚部变化,提醒你要及时降糖

刘阿姨今年55岁,一直以来和王叔叔在农村以种地为生,省吃俭用供养了两个大学生。5年前在农村免费体检中查出血糖高,乡镇卫生院嘱咐刘阿姨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但是刘阿姨担心花钱觉得没啥大碍,一直没放心上,只是去诊所买了药

诊所医生根据刘阿姨的情况,为刘阿姨开了阿卡波糖,但也没经过系统的化验和检查,只是医生根据经验所得开的药。尽管医生为刘阿姨开了药,但是她担心花钱,吃药也是有一顿没一顿。再加上农村人觉得糖尿病根本不是啥大病,不需要费钱去治疗,照样能吃能喝。

迄今为止,刘阿姨已经患有糖尿病5年了,之前她都没有发现有何异常,前不久她觉得双脚不舒服,总是很痒,而且走路走多还会出现抽筋且容易累。

但是刘阿姨都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最近忙农活太累了。

这天家里忙着收稻子,刘阿姨没有穿鞋,直接到田地去割稻子,却不小心被田里的杂物割破了左侧脚,划了一个很深的伤口,只是去诊所做了简单处理后又继续干活了。

回家后,刘阿姨开始发高烧,吃了退烧药后仍高烧不退,诊所医生也没有办法,最终王叔叔和村里人一起将刘阿姨送到了市人民医院,体温39.5℃,随机血糖14.3 mmol/L,左脚已经肿到比两个脚都大了。

医生询问过后得知刘阿姨已有5年糖尿病病史,但患病以来从未接受过规范治疗,饮食方面也从未注意。这次受伤之所以高烧不退肿痛严重是因为糖尿病的原因

医生同时采取了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为刘阿姨降低体温,也劝刘阿姨配合做全身体检针对性地控制血糖,并嘱咐王叔叔为刘阿姨准备低糖低脂的饭菜配合控制血糖。

经过检查后,刘阿姨每天注射胰岛素并合理饮食来控制血糖,护士也会每天为刘阿姨监测血糖方便及时做出调整。

医生每天都会对刘阿姨的足部伤口进行消毒,并嘱咐抬高患肢以便促进血液循环。

经过三个星期的治疗,刘阿姨的足部才有了较大的改善,肉芽组织逐步增长,血糖控制也较为理想

在出院时,医生嘱咐刘阿姨要按时吃药并注射胰岛素,规律合理饮食,自我监测血糖,还要按时来复查。刘阿姨听了医生的话,回家后按医生嘱咐的进行着,1个月后的复查,刘阿姨的血糖控制的较为理想。

为什么刘阿姨血糖升高后,会对她的足部有影响,足部受伤后迟迟不能愈合,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报告中显示:糖尿病引发足部疾病的患者高达10%,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健康人群截肢的15倍。什么是糖尿病足?血糖升高为什么会引起足部的变化?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的疾病,当人体的胰岛功能发生障碍,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出现糖尿病。我们每天都要靠双脚走路,双脚承担着全身的重量,足部压力较大,血流却不够丰富。同时体内血糖不断升高,就会使血管和神经造成危害,当累及脚部的血管和神经就会诱发糖尿病足。具体原因如下:

1.下肢血流供应不足

身体的血液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血液循环来进行代谢,血液会优先到达身体需要的部位,以及时提供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但是足部属于身体末梢循环,位于身体的尾端,血液循环差。

即使是正常人也会发现自己的足部有时会冰凉,双脚苍白。而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液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加之血液循环不良,受伤之后细菌极易入侵,形成炎症,伤口迟迟不能愈合,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久而久之,细菌越来越多,伤口越来越大,甚至溃烂发脓。

2.神经发生病变感觉异常

神经功能损害后,对于温度、疼痛的敏感度会降低,洗脚时运用过高温度的水可能会没有知觉,之后会面临双脚烫伤的可能。走路不小心被钉子扎伤后,也不会发现,而伤口会逐渐增大,也不会引起重视,结果是伤口越来越严重。

3.双脚形态发生变化

很多老人会穿不合脚的鞋子,还有的老人脚部本身就有畸形,脚底会出现老茧、鸡眼等,有的脚部大拇指旁会有很大肿块,他们都不是很重视,只有这些部位发出疼痛信号,他们才会有所察觉,之后随便用剪刀、刀片等随便修剪,不疼便觉得万事大吉,之后再疼,再做如此处理,反复进行。

若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感染和损伤,伤口久久不能愈合,他们才会发现异常,寻求帮助。

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不仅要关注血糖的变化,还要关注脚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的血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脚部会有何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出现3种脚部变化,提醒你及时降糖

很多人足部发生异常不会考虑到是血糖的原因,但事实上脚部的变化提示着血糖的变化。下面三种脚步变化,提醒你及时降糖。

1)双脚发麻

对于发麻,很多人觉得那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会放在心上。久坐忙于工作或者打游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那是家常便饭,久坐之后发生脚麻也不会太担心。其实血糖升高也会发生双脚麻木,只是人们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这是因为当血糖升高之后,外周血管发生病变,使得足部血管容易闭塞,进而使血液循环障碍,末梢循环变差,从而双脚冰凉和麻木。另外,周围神经也会发生病变,这种病变会伴随麻木感,所以控制血糖是治疗麻木的重中之重。

所以要及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并发现足部的异常,争取早日控制足部症状,避免愈发严重。

2)脚部颜色发生变化

我们平时的脚部颜色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颜色很接近,如果脚部颜色发生变化,一定要提高警惕,担心因血糖升高而引发糖尿病足。

脚部颜色的变化也是提示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信号,血糖升高后脚部的血液循环变差,这是因为糖尿病会使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很大程度上使得血液变得黏稠,血液流通度就会变差,导致血流不畅,而脚部属于人体的末梢循环,供血不足时就会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脚趾发黑发紫

所以在排除其他外界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当脚趾颜色发生变化,要考虑到血糖升高。

3)脚部出现溃疡、红肿、溃烂

糖尿病患者在受伤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甚至出现出现溃烂,血糖升高会加重伤口的溃烂,血糖越高越不容易修复。脚部的这一表现比以上两个变化更明显也更严重。

首先是感染的因素。受伤之后细菌极易入侵,形成炎症,伤口迟迟不能愈合,不仅细菌的数量增多,细菌的种类增多,这就使得脚部出现溃疡、红肿等。

第二是足部的血供不足、血流较差。脚属于我们的末梢循环,末梢血管,所得到的血流是不充分的,血液所带给的营养成分也是不足的,加之血管和神经的病变,会使得营养更加不足,脚部溃烂、红肿的几率就更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保护好自己的皮肤,注意每晚拿温水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糖尿病会引发足部发麻、足部皮肤发生变化、足部出现溃疡、红肿、溃烂等变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严密观察我们的足部变化,以及时做出反应,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控制血糖是很多人的必修课,如果家中有糖尿病遗传病史,或是肝脏有疾病的患者更要注重自己血糖的变化,同时关注足部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学会自己监测血糖,更要注意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的变化。

案例中刘阿姨因担心花钱一直没有将糖尿病放在心上,当脚部受伤后也没有注意到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而是简单的在诊所做简单的处理,而为时已晚,发生了很大的溃烂和严重的高烧。所以,我们不能对糖尿病掉以轻心,要关注身体的变化,有病要及时治疗。

糖尿病对于足部的变化,我们也要及时关注,足部发麻、颜色发生变化和出现溃疡、红肿、溃烂等变化,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爱红,薛婧,许樟荣.糖尿病足临床治疗进展与展望[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07):643-649.

[2]吴欣蕙,段瑞祥,梁桂花,侯文潭,程国鹏,杨兵全,姜玉峰,李秋.糖尿病足的快速转诊路径[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06):633-637.

[3]何浩韫.糖尿病足溃疡影响因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6):30-32.DOI:10.16286/j.1003-5052.2022.06.0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血糖   末梢   红肿   诊所   细菌   双脚   血管   阿姨   糖尿病   足部   血液   伤口   颜色   医生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