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重中之重》中麓山重工的“重工换金融”计划令人不可思议

电视剧《重中之重》(又名《麓山之歌》)的时代背景应是十八大以来,国家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大国制造的脊梁,是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强支撑,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

《重中之重》抓住中国制造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与工匠精神融合这一切入点,突出对大国工匠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精神的歌颂(从片尾一口一个师傅也可看出),展现了大国工匠的精神风貌,立意高远,具有生动的现实教育意义。

但片中开头鹿山重工董事长方锐舟提出的“重工换金融”计划就备受争议,引起上至公司总经理明德江下至基层员工的普遍抵制。所谓“重工换金融”计划,就是将公司的主业重工资产置换为金融资产。作为霸道的一把手,方锐舟此举可谓破釜沉舟,甚至是拿身家性命和公司命运做赌注。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后从基层干过生产,从事过销售,一步步起来到董事长位置的方锐舟,作为一个拥有12,000多人的大型国企的当家人,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国企一把手,他不知道重工换金融计划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违背吗?他又有何依据搞跨界经营?是他的学历、学识、经验还是阅历使他认为重工换金融就能使企业起死回生?他做过可行性分析吗?真是使人脑洞大开,不可思议。

重工和金融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大行业,方锐舟要搞什么金融?银行、财务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还是券商?先不说搞金融对资本金的要求,也不说申请执照有多难,单说12000多人的生产重型机械的企业搞金融,需要多少人,有多少人适合,又有多少人要被裁员、下岗,肯定不是剧中所说的6000人,2000人足够了,剩下的一万人仅唾沫就能把方锐舟淹死。

现实中大型国企有搞房地产的,甚至还有养猪的(武钢集团就曾干过)。如果能利用广场上堆积如山的卖不出去的大型机械,如起重机、挖掘机等等,方锐舟再依托现有的人力资源,成立一个人员密集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还比较现实靠谱,偏偏提出一个重工换金融计划,从事知识密集、用人较少的金融行业。从这一点说,方锐舟就不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锐意革新的合格国企掌舵人,而是一个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霸道总裁。

所以,该剧一开始就不接地气。倒不是方锐舟别出心裁,而是编导脑洞大开。是编导整出这么一个计划,以此突出裁员压力,引起矛盾,制造一个大型国企面临生存危机的氛围。

而毛卫宁导演曾谈到:“《麓山之歌》 的三位主演我都是第一次合作,说实话杨烁并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人选”,“经过几次深入交流和观察我最后下决心决定了我们的这次合作”,结果杨烁和焦俊艳的“合作不仅是火花应该是钢花四射[笑哭]”。“侯勇老师我虽然没有合作过甚至是第一次见面,但从一开始我就认定是他。”

说实话,现在真没看到杨烁和焦俊艳“钢花四射”,倒是两人交往中一个卖弄学问一个接不上茬。而杨烁仍是以往的风格,装呆卖憨,缺乏书卷气和文人气,演个村干部很合适(如其在《大江大河》中饰演的角色雷东宝),这个角色换作王凯肯定出彩。

而焦俊艳除了大大咧咧的直爽脾气和彪悍的动作,反映了工人特点外,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桃花,领如蝤蛴,还留着显眼的一绺黄头发,不时自拍卖萌,弄个巧笑倩兮,整个一个白富美、傻白甜,哪有自谓下班第二而辛苦劳作的焊工身影?

倒是侯勇可圈可点,霸气侧漏,又隐忍不发,层次感强,把一个有责任心又有爱心、既有进取精神又知适可而止的企业一把手塑造的立体饱满。

有不少剧评都说《重中之重》是奔着央视剧王来的,剧王哪是这么容易得到的?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也许好戏在后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重中之重   重工   明德   钢花   计划   金融   工匠   编导   国企   霸道   大国   把手   不可思议   电视剧   精神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